后疫情时代,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发生深刻变化。一是“逆全球化”,从原来的优势为重、效率为先的全球分工合作模式,朝着产能本土化、供应链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第一的方向改变。二是供应链中断风险,虽然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经营情况不同,疫情影响程度也不同,但是厂商普遍面临因物流不畅导致的零部件短缺、生产资料难以转移等问题,任何中间环节的意外停产和运输不畅都将对全球供应链的交付产生影响。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还远未结束,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已经凸显。供应链安全若要得到保障,作为衔接上下游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分销企业可以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将邀请数位中国本土元器件分销商的高管,探讨供应链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数字化供应链是安全基石
信息化、数字化是现代企业提高运营效益的一个有效手段。供应链作为企业内部运作的关键一环,包含原料供货商、供应商、制造商、仓储商、运输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终端客户等多个主体,更需要数字化的加持。如今,许多供应链正从原本的刻板线性结构转变成动态互联的系统,这些系统更容易将合作伙伴整合到一起,还能随时间推移不断优化。
分销商是处于元器件流通领域的中间层,链接上游原厂和下游终端用户,承担库存备货、账期、技术支持、物流配送、产品线管理与推广的职责。但如今的分销商应该不仅限于进销存、财务、客户或公司管理,而是将这一系列产品物料数据、库存数据、报价成本数据、行业数据、交易数据、客户数据等通过智能化大数据分析,而有效地帮助企业及时掌握供需变化,快速响应,减少风险。如今,分销商的数字化改造已有成效。
首先是传统分销商,他们的数字化转型在于业务方面,包括ERP、OA、BI等IT系统,更多是将数字化工具应用于企业内部运营环节,向精细管理要效益。
其次是传统电商,他们的数字化升级更有经验,在数据库、替换选型方面都有众多成功案例,未来或将在大数据中心、元器件交易平台升级、电子产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智能共享仓储等方面进行持续投入,以期通过不断深化多层次、多场景业务中的应用。
还有全能型分销商的数字化转型,其涵盖了更多的附加价值,是“集大成者”。
天河星副总裁助理魏瑜指出,数字化势必令分销商的商业模式发生变化。首先是业务模式的转型,最常见的是从以产量决定销量转型到以销量决定产量,从库存生产模式转型为订单生产模式、建立“需求计划”的计划体系、建立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等等。比如,客户按需求提前下单、分销商将结合库存及客户需求备料,原厂备料订单要回复预计交期、建立“客户需求预测驱动备料、成品库存驱动客户生产”的计划逻辑。天河星作为综合型分销商必须具备风险预测能力,要准确的判断客户真实需求订单,特别是在客户恐慌性下单之际,要利用数字化手段帮助客户做准确的需求预测和订单管理,同时向原厂反映客户真实有效的需求。
芯智控股发言人表示,数字化带来的直接效益是是系统效率的提升,因此分销商应该积极拥抱数字化供应链。公司长期以来持续迭代自己的数字化运营体系,这不仅包括核心ERP/WMS系统升级,还包括诸如OA、CRM、企业微信等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同时集团也在2022年升级了自营电商平台“芯智云城”。
中电港副总经理、亿安仓总经理刘聪表示,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必选项,但应用创新能力和资源运营能力将是分销商的竞争焦点。“2021年中电港‘新分销’平台中多了一个产业数据引擎板块——“芯查查”,其核心是通过数据+算法,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帮助上下游企业精准决策、科学决策,优化资源配置,稳定畅通供应渠道。基于此,未来中电
港将持续升级应用创新、分销服务、供应链协同配套、产业数据引擎等各板块服务能力。”
本土化供应链正加速形成
长久以来,半导体产业链以全球分工合作的模式平稳增长。美国在前端EDA/IP、芯片设计等领域占据显著地位;欧洲在全球芯片设计-DAO、半导体制造设备、半导体材料等贡献了重要力量;日本在半导体制造设备、材料等重要环节提供了核心技术,韩国则在存储领域和半导体材料上具有优势,中国(特别是台湾地区)在全球晶圆制造领域一骑绝尘。而近年来东南亚地区也欲在晶圆制造领域分一杯羹。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衰退,给半导体产业基本面带来压力:制造工厂暂时关闭、日常业务受到干扰、供应链出现危机、芯片供给失衡,涨价缺货此起彼伏……同时疫情期间亦有一些海外供应商受所在地疫情的影响,被迫停产或是暂停出口,拥有本土替代方案的厂商具备先发优势。可以说,后疫情时代半导体产业链本土化有望加速。
根据IC Insights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的芯片自给率仅为16.7%,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21.2%。设计环节,澜起科技、韦尔股份、晶晨股份等国产厂商持续在内存接口芯片、CIS、AIoT芯片等领域发力,逐步实现从成长到引领的跨越。制造环节,以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为代表的本土晶圆代工厂也不断取得技术和工艺上的突破。设备环节,刻蚀、PVD、热处理等均已实现20%以上的国产化率,涂胶显影等环节纷纷取得零的突破,CVD国产设备产业化持续推进,随国内产线扩产国产设备占有率有望加速提升,同时设备产业的崛起也带动了国产零部件的需求。半导体材料方面,本土厂商技术、产品覆盖等层面纷纷突破,国产大硅片、CMP材料、靶材等迎来快速放量机遇。
分销领域,包括力源股份、好上好控股、英唐控股、天河星、南京商络等在内的本土分销商表示,将在今后继续开拓国产半导体品牌的代理线,把握住国产优质品牌崛起的机遇,为国产品牌走向全球市场助力。
当然,分销商支持本土品牌并不意味着“逆全球化”,分销商需要国际领先和本土优势原厂“两手抓”,精准匹配下游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务。
魏瑜表示,在“缺芯”“涨价”困局之下,天河星转变思路,拓宽国际领先半导体资源,引进本土优势品牌,由被动转为主动,重视客户项目的挖掘,加大提升技术支持服务,发展热点领域市场。
好上好控股预测,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会持续一段时间;一方面欧美芯片厂离不开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本土的国产化进度还需要时间。公司继续支持本土芯片产业,加强本土芯片的市场落地;同时加强与海外大厂的合作,保证中国制造所需的芯片供应。
发展电子制造业生态系统
从英特尔、苹果、三星等国际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他们建立了具有活力和创新力的产业链生态,形成了从产品设计、制造到销售的全闭合生态链。而本土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闭合国产产业链。
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国际半导体巨头的发展路径,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战略合作与利益绑定,鼓励本土产业链上下游加强沟通联系、互通有无,形成产业联动。
芯智控股的发言人表示,供应链安全是产业界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长期问题,除了市场供需因素外,疫情、地缘政治等因素也会严重影响到供应链的安全。对供应链安全的管理,需要尽量避免供应链被“击穿”的极端情况出现,因此有针对性地建立安全库存储备是需要的,同时考虑到半导体行业的特殊性,行业协会应该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而科通芯城正在促进发展服务电子制造价值链的生态系统,开拓服务电子制造价值链的相关业务,例如供应链融资、保险和云计算服务,让客户和供货商的业务营运从中得益。此外还将收集来自客户和供货商的大量数据营利化,数据导向服务包括营销及宣传规划、销售、设计定制产品、履约管理及第三方数据服务,将有助凝聚客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