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最新: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2024-03-01)
最新: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最新消息,昨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人工智能、量子、天文、化学能源等科学......

攻关核心技术,湖北大学团队存储器成果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2022-06-28)
高性能低功耗阻变存储器研制。
目前,相关研究已得到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的支持。团队针对高k栅介质薄膜的可控生长以及阻变存储器应用开展的系统研究,为集成电路存储芯片研发提供科学......

北大集成电路学院PEALD设备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示(2022-05-17)
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设备,货物品牌为PicosunOy,中标金额328.98万元。
据该项目招标公告,所采购的设备用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于......

清华大学电子系崔开宇等研制出国际首款实时超光谱成像芯片(2022-06-02)
作得到了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量子信息前沿科学中心、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支持。
同时,研究成果还以“基于......

国家自然基金“十四五”规划公布,集成电路多个细分领域被划重点(2022-11-22)
国家自然基金“十四五”规划公布,集成电路多个细分领域被划重点;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全文,共计二十一个章节,明确“十四五”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杭氧顺利通过“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中期检查(2024-07-30 09:38)
杭氧顺利通过“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中期检查;日前,“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液氢加氢站关键装备研制与安全性研究”项目中期检查会议在杭氧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进展!北大深圳研究院锂离子电池放电循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024-08-21)
英国剑桥大学王睿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广东东莞松山湖大科学......

国内研究团队在EDA硬件仿真编译领域取得系列重要学术成果(2024-07-19)
,CCF A类)和EDA领域国际顶级会议(ICCAD、DATE)接收和发表,是该校作为第一作者单位第一篇被ICCAD会议收录的论文。相关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项目......

登上《Nature》,南大团队在二维半导体领域取得新突破!(2023-01-13)
Electron., 2, 563 (2019))、三维异质集成(Nature Nanotech., 16, 1231 (2021))等方向取得多项重要进展,2022年荣获第四届“科学探索奖”,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字节跳动布局全固态电池!(2022-12-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固态电池重点项目负责人。
联合创办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海钠科技有限公司、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长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发展直写高性能原子级厚二维半导体薄膜新策略(2022-11-10)
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DOI:10.1002/adma.202207392)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科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在忆阻器电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2024-09-14)
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11计划、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等项目支持。
封面图片来源:拍信网......

加速智能自动化变革,共筑美丽健康新世界(2023-03-10 13:42)
博士后工作站等各种模式与国内高校和研究所合作。比如镁伽科技与清华大学联合申报的科研项目——“高通量自动化连续定向进化平台筛选纳米抗体的研究和应用”正式获批2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镁伽科技与中国中医科学......

中国科大在集成光子芯片上实现人工合成非线性效应(2022-10-25)
)。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王家齐、杨元昊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明副研究员、邹长铃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微系统所等在超导芯片中量子态制备中取得进展(2023-10-17)
维超导量子芯片上实现了薛定谔猫态的快速制备、测量和储存,为可扩展化的量子纠错提供了新的薛定谔猫态制备方案。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的支持。
图1......

如何高效平衡触觉传感界面的灵敏度(2024-06-06)
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文章第一作者为博士生林万胜,通讯作者为陈忠教授和廖新勤副教授。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朱颢研究团队实现低功耗负量子电容场效应晶体管器件(2022-12-12)
来高速低功耗晶体管器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负量子电容晶体管器件结构与器件性能图
封面图片来源:拍信网......

福州大学张艺明教授:电动汽车有线充电系统与无线充电系统的集成技术(2024-09-09)
出审稿人,福建省一流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优青项目、青年项目和福建省杰青项目等。
报告摘选
为了满足汽车“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研究......

上海微系统所等在超导芯片中量子态制备中取得进展(2023-10-16)
维超导量子芯片上实现了薛定谔猫态的快速制备、测量和储存,为可扩展化的量子纠错提供了新的薛定谔猫态制备方案。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上海市科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自旋分子存储器方面取得新进展(2022-03-19)
究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项目及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

两大集成电路学院,“芯”突破!(2024-08-19)
一概念的多功能性也反映在可替代沟道和阈值开关材料的选择上,未来有可能在硅基CMOS芯片得到推广应用。
据悉,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群体)的资助。
封面图片来源:拍信网......

氮化镓微波毫米波无线能量转换芯片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获得立项(2024-01-12)
平教授团队有二十多年的GaN器件及电路研究经历,先后牵头/参与完成了科技部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多项GaN基电子器件相关的科研项目。团队研发了多款氮化镓微波整流芯片,其微波-直流转换效率达到90%以上......

中国自主研制的太赫兹探测设备在南极成功运行(2023-03-14)
后在南极深入开展下一代通信技术研究和实验验证奠定了基础。
本次实验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组织实施。相关工作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以及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通力协作。
......

中科院在半导体所硅基外延量子点激光器研究取得进展(2023-06-26)
半导体行业杂志Semiconductor Today以专栏形式报道并推荐了这一成果。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图1.硅基......

梅生伟教授: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电力系统建模、感知和调控(2024-10-24 15:09:55)
内外期刊编委。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1)、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2), 省部级科技一等奖7项(均排1)。
(文章来源:南方......

中科院微电子所在先进工艺仿真方向取得重要进展(2024-11-08 14:06:34)
& Technology A》等期刊上,微电子所李俊杰高级工程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A类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千课题组合作在半导体中子探测晶体研发领域取得进展(2023-05-12)
师范大学吴宇宁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论文的其他重要合作者还包括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付恩刚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化学研究院刘芸教授、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刘锴副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郑强研究员等。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Lab, VIP Lab)主要从事图像处理、视频编解码、多媒体SoC系统的算法、硬件和芯片设计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面上项目......

总投资约152亿元,杭州晶盛研发中心等47个半导体设备项目开工(2022-03-24)
高新技术企业,由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韩一石领衔。将建设核心器件制备产线,研发实验场及生产、销售中心。
鑫镗科技矢量传感模块研发项目
项目由中国国家......

615公里!我国首次实现开放式架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2023-03-10)
降低相位参考光的噪声影响,有助于光纤量子密钥分发距离向千公里级别突破。基于光频梳的开放式架构有利于未来构建多用户多节点的城际量子保密网络,并对基于单光子干涉的分布式量子网络具有重要意义。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

中科院化学所在印刷制备单一取向有机半导体单晶阵列方面取得进展(2022-04-06)
筑新型多功能光电器件阵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支持。
图1.单一......

“第五届软件定义晶上系统技术与产业联盟大会”即将召开(2022-12-01)
名院士作具有前瞻性的主旨报告。11日,与会嘉宾将围绕晶上系统体系架构设计、晶上系统工艺与集成、晶上系统软件与工具等话题展开智慧交流,同时,大会还将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科院物理所科学家发现里德堡莫尔激子(2023-08-01)
中科院物理所科学家发现里德堡莫尔激子;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174439、11974263、12174291)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杨课题组和武汉大学袁声军课题组合作,在二......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在氮化镓—金刚石异质集成方面取得新进展(2022-03-15)
: 10.1016/j.jallcom.2022.164076)。刘新宇研究员和盐见淳一郎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母凤文研究员,许斌助理教授,王鑫华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

SDSoW聚力“破壁”,助中国芯片“逆境突围”(2022-12-01)
士作具有前瞻性的主旨报告。11日,与会嘉宾将围绕晶上系统体系架构设计、晶上系统工艺与集成、晶上系统软件与工具等话题展开智慧交流,同时,大会还将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动设置未来半导体、微纳......

20多位中科院专家把芯片价格打到10元,我国又一领域逆袭世界第一!(2023-03-06)
院半导体所河南研究院在鹤壁成立,其所在团队负责的PLC型光分路器芯片项目先后得到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
现如今,经过十余年锲而不舍地研发,该团......

首届凌鸥创芯开发者大会圆满落幕(2023-04-03)
同步电机电磁振动分析与优化设计》,他主持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973项目2项、863项目1项;曾为神舟7号航天员舱外航天服等国家......

国内首创 洛阳牡丹壳造出钠电材料(2023-11-30 09:30)
国内首创 洛阳牡丹壳造出钠电材料; 用牡丹壳制造钠电池负极材料在洛阳获得成功,该技术系国内首创,已申请两项发明专利,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南省科技厅立项支持。
11月29日......

上海有机所在阻转异构类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取得进展(2022-03-21)
),这为新型温度传感器的研发提供了研究思路。
图1 阻转异构类有机半导体的化学结构及其热刺激-响应型OFET器件性能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上海市科委的项目......

中国科大实现通讯波段的按需式量子存储(2022-11-28 10:23)
的共同第一作者是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刘端程和博士后李佩耘。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安徽省的资助。周宗权得到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

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团队在小尺寸晶体管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首次实现亚1纳米栅长晶体管(2022-03-11)
)、《自然·电子》(Nature Electronics)、《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知名期刊以及国际电子器件会议(IEDM)等领域内顶级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清华“太极-Ⅱ”光芯片面世:成果登 Nature,首创全前向智能光计算训练架构(2024-08-08)
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之江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的支持。
Nature 审稿人在审稿评述中指出“本文中提出的想法非常新颖,此类光学神经网络(ONN)的训......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在Nature Electronics报道晶圆级范德华接触阵列研究重要进展(2022-05-26)
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狄增峰研究员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胡伟达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是论文工作的第一完成单位。研究工作获得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委等项目......

SDSoW聚力“破壁”,“第五届软件定义晶上系统技术与产业联盟大会”即将召开(2022-12-01)
,与会嘉宾将围绕晶上系统体系架构设计、晶上系统工艺与集成、晶上系统软件与工具等话题展开智慧交流,同时,大会还将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动设置未来半导体、微纳电子、信息光子、先进......

“第五届软件定义晶上系统技术与产业联盟大会”即将召开(2022-12-01)
嘉宾将围绕晶上系统体系架构设计、晶上系统工艺与集成、晶上系统软件与工具等话题展开智慧交流,同时,大会还将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动设置未来半导体、微纳电子、信息光子、先进计算、多模态网络、人工......

最新进展!中国芯片研发乘风破浪(2024-05-15)
有望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浙大学者在可水显影的光刻胶创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225004)等资助下,浙江......

国内端到端自动驾驶落地取得重大成果!(2024-04-22)
科技团队主要工作在于自动驾驶仿真平台的开发,三家单位共同完成了系统功能集成、性能评估迭代等后期任务。该研究获得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支持。 ......

“第五届软件定义晶上系统技术与产业联盟大会”即将召开(2022-12-01 14:48)
系统软件与工具等话题展开智慧交流,同时,大会还将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动设置未来半导体、微纳电子、信息光子、先进计算、多模态网络、人工智能等共计9个分论坛。附以下信息:1.大会......

半导体所在激子-声子的量子干涉研究中获进展(2023-03-07)
了声子振动方向以及激子对称性对激子-声子耦合的重要影响。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创新交叉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厦门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图卢兹大学等的科研人员参与研究。
图1......

张德清课题组发展了有机高分子半导体高效图案化的新策略(2021-09-24)
器件在全溶液加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多种材料对非正交溶剂的耐受性较差,上层材料的加工过程往往会破坏下层材料。通过分子设计实现有机高分子半导体的可控光化学交联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之一,而设计合成高效的化学交联剂至关重要。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企业
;武汉华威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华威科创业团队于2001年开始致力于RFID标签制造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项目、863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拥有
南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50万元。公司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高科技项目资助的成果基础上,依靠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的高科技人才,从国外引进关键设备,建成了目前中国国内规模最大、技术
光敏电阻生产工程研究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公司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专用设备和制造工艺,建起了光敏电阻机械加工、外观精饰、先进装配、高效
,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化工新材料等重要科研项目。公司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宗旨,注重技术创新,愿与国内外用户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拓展合作领域,竭诚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支持。
;深圳爱多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爱多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气体传感器。有数名国内外知名的传感器专家教授进行研发,有国家气敏委员会委员委员指导,陆续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时
863材料专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撑的项目改进提升。有完整的磁电材料合成、成型、器件制造的现代化制造线和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在手机等终端中使用的低频、宽带、微型
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申请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合作企业。企业内设立了“南光工程勘察测试仪器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近年来推出了多项科技含量较高的勘察测试仪器。 南光公司奉行“信誉第一、以人为本、以质
健康监测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投资成立了深圳泰达尔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技术依托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健康监测与控制研究中心”在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西部交通科技项目、国家高新技术发展项目
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任务,内容涵盖了晶体生长、后处理、加工、检测、应用、器件设计与制作等方面。联合
为我国培养高新技术领域各层次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 自动化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研前沿领域。 5 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 项、国家 863 项目 6 项、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 2 项、中科院重点研发基金 1 项、总装和总参预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