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车外气囊”刷屏?号称全世界最安全轿车问世?

2022-12-11  

上星期,有一张图片在车友群里涮了好几天:画面中一台“钢架车”即将撞击到另一台轿车,就在千钧一发,快要撞上时,轿车的底盘处,突然蹦出一个超大号气囊。于是“钢架车”就一头撞到了气囊上,避免了“硬碰硬”,保护了轿车。



对此大家都觉得很“哇塞”,纷纷表示没想到汽车还能这么设计。以前人们只见过在汽车内部有安全气囊,可从未想过气囊还能用到车外。难不成车企又发明新的黑科技了?




“车外安全气囊”了解一下?


其实,画面中的这种“在车外的气囊”就叫做“车外安全气囊”。——画面中位于车身侧面的“车外安全气囊”,如果从设计发布时间前后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属于德国著名的ZF公司的技术。



据说,这种位于车身侧面的“车外安全气囊”,可在汽车侧面受到碰撞冲击之前展开,起到缓冲效果,同时配合车内的气囊,为车内乘员创造一个大面积的缓冲区,从而达到同时为前、后排乘客提供保护的目的,最高可将受伤害程度降低40%。



其实从原理来说,“车外安全气囊”和传统气囊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因为气囊体积很大,所以需要更多“炸药”去产生更多的气体。根据ZF的说法,气囊可在100毫秒(0.01秒)的时间内完全充气涨开。




研究企业多不胜数


“车外安全气囊”有啥好处?


那这事儿除了ZF还有别的企业研究么?——其实啊,国外研究“车外安全气囊”的企业多了去了。什么奔驰、沃尔沃、奔驰、通用、本田……当然他们各家的技术路线、保护思路略微有些区别。下一个问题:是什么让这些企业想到“气囊外置”的?




在以前的科普中,我们提到过:在汽车被动碰撞安全的世界里,是有“缓冲距离”一说的。比方说:车头和车尾,因为长度很长,所以可以很方便的布置各种“吸能区”,碰撞时,这些部位变形、扭曲、碎裂,从而达到吸收能量的效果。



但是汽车的其他部位却压根没空间设置“吸能区”,比如车门:车门的厚度就十几厘米,距离乘员的身体距离也就十几厘米。车门如果一旦变形,就会直接砸到乘员身上。因为没有“缓冲距离”,所以车门就必须设计的足够“硬”才行!(只能硬抗)




如果对方车辆也搭载这种技术


碰撞损失或能降至最低!


这时候,如果你硬要设计出一个“缓冲区”,那么似乎“车外安全气囊”就成了唯一能想到的方案了。和传统车内的气囊不同的是,这种“车外安全气囊”还多了一项“附赠好处”:除了保护自己之外,还能降低对方的损伤程度。



这就好比:我们两个人“肚子对肚子”撞一起,如果我们之间隔着一层很厚的海绵垫子,也许我们两人都屁事儿没有……显而易见,如果2台车都有“车外安全气囊”,撞一起的时候,缓冲效果就必然会更好!




这种黑科技有没有


量产车已经在使用了?


那么目前有没有量产车使用这种特殊思路的气囊呢?沃尔沃V40车型(2016年)的发动机舱盖下面,就有类似的特种气囊存在!(当然和上述的“侧面外置气囊”不一样)。沃尔沃管它叫“行人安全气囊”。



车头撞上行人后,传感器探测到碰撞信号,瞬间给发动机舱盖下的气囊充气,气囊爆出后,会挡在车辆前挡玻璃前面,如此一来,行人倒下后,头部就会被气囊接住,而不是硬生生砸向玻璃。据称这项技术能将行人受伤害程度降低20%~45%。



当然,除了气囊之外,部分车企还有“另类方案”,比如本田公司的“主动弹开式机盖”目前就在 雅阁 ( 参数 | 询价 ) 车型上运用。当车辆不幸撞到行人后,引擎盖就会主动弹开,如此一来,机盖和发动机舱之间就凭空出现了一段“缓冲空间”,行人对车辆的撞击力道瞬间被削弱,减轻行人的伤害。




可靠性如何一直都是关键!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主动式碰撞保护装置被发明出来,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实际运用。但这也意味着车辆的复杂程度变得越来越夸张。至于这些复杂而精密的电子系统可靠性如何,目前怕是没人敢下定论。



就比如上面提到的雅阁,部分车主反馈说,“主动弹开式机盖”存在误触可能,一只猫跳到了自己的爱车引擎盖上,结果被引擎盖直接弹飞。还有车主称“高速行驶中撞到一只低飞的鸟,结果导致引擎盖弹出”……这反而造成了动辄上万的维修成本。



如今的汽车碰撞安全设计,是依靠靠古老成熟的“结实、结实、更结实”的车体设计,还是依靠“复杂、复杂、更复杂”的电子系统?如果只能两选一,您投票给谁?


文章来源于:电子工程世界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