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0 日消息,半导体分析师 Dylan Patel 称未来将进军 10nm 工艺,不过考虑到提到的晶圆厂直到 2026 年才能满负荷生产 18nm 工艺,实现 10nm 工艺的具体时间可能较晚。
该人士称,意法半导体将每月生产 5 万片晶圆 18nm FDSOI,后续将转向下一个节点,采用 10nm 工艺,该意法半导体晶圆厂将与 GlobalFoundries 合作生产。
了解到,今年 7 月,意法半导体与格芯宣布投资 57 亿欧元(约 418.38 亿元人民币),在法国建造一座新的半导体厂。新厂位于意法半导体法国克罗尔(Crolles)现有的 12 英寸 300mm 晶圆厂附近,将雇用 1000 名员工,会得到法国政府大量财务支持。目标到 2026 年满载生产,届时年产能将达 62 万片 300mm 晶圆。
意法半导体今年第三季度净营收 43.2 亿美元(约 313.2 亿元人民币),毛利率 47.6%,营业利润率 29.4%,净利润 11.0 亿美元(约 79.75 亿元人民币)。业务展望方面, 2022 年第四季度公司指引(中位数)为:净营收预计 44.0 亿美元(约 319 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约 1.8%,毛利率约为 47.3%。
据悉,在10nm制程工艺上遭遇波折,在随后的7nm、5nm等制程工艺的推出上也晚于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的英特尔,有了追上来的势头,他们的4nm和3nm制程工艺,都在推进量产。
英特尔在推进4nm和3nm制程工艺量产,是由他们的副总裁、负责技术研发的Ann Kelleher,当地时间周一在旧金山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Ann Kelleher在发布会上表示,他们已在采用7nm制程工艺大规模生产芯片,4n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也已准备开始生产,明年下半年将准备转向3nm。
7nm制程工艺大规模量产,4nm制程工艺准备开始量产,明年下半年准备转向3nm制程工艺,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先进制程工艺的量产时间上,与台积电和三星电子这两大代工商的差距在缩小。
Ann Kelleher在会上还透露,他们已完全走在正轨上,他们每个季度都有里程标,根据里程标他们已经领先或回到正轨。
在帕特·基辛格重回英特尔并接任CEO之后,他就承诺在生产技术上重回领导地位,领先的制程工艺是他们此前几十年在芯片行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基础之一。
如果帕特·基辛格的计划成功,就将扭转市场份额被AMD和英伟达等竞争对手蚕食的局面,更先进的制程工艺,在晶圆代工领域也将吸引更多的客户,在日益增长的代工业务上挑战台积电和三星电子。
在CPU工艺上,Intel过去30多年都是地球上最先进的,但在14nm到10nm的升级中翻车了,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初代10nm处理器“大炮湖“Cannon Lake的尴尬,2018年只出了一款酷睿i3-8121U,核显还是残废的,不得不屏蔽。
然而10nm工艺的结局并不一样,现在改名为Intel 7的10nm工艺已经成为Intel的主力,规格、性能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当初的10nm工艺不仅产能/良率极低,弱到无法制造GPU核心,CPU频率也不到4GHz,性能比14nm工艺都要差,现在的10nm工艺不仅产能/良率没问题,生产GPU没问题,而且CPU频率超过了5GHz甚至5.5GHz——13代酷睿加速频率不会低于5.5GHz。
有人对比过,现在的10nm工艺生产的酷睿CPU性能比初代10nm已经翻倍了。
不仅对比自家产品提升巨大,对比友商的产品也好不发怵,去年的12代酷睿已经逆袭了AMD的7nm锐龙5000的优势,13代酷睿即将迎战AMD的5nm Zen4架构锐龙7000处理器,从泄露来看性能上也是超过的。
当年的你对10nm工艺爱答不理,如今的10nm已经高攀不起了——不仅能战5nm工艺,明年AMD升级4nm工艺之后,或许Intel还能再战。
在2021年,Intel宣布其10nm工艺的产量超越了14nm成为出货主力,同时工艺成本大幅降低45%,为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这几年中Intel还在持续打磨10nm工艺,现在10nm工艺成本比一年前又降低了8%。
在上周的财报会议上,Intel就提到了旗下几种工艺的进展,CEO基辛格确认了10nm工艺单位成本降低了8%——这里说的10nm应该是Intel 7,也就是12代酷睿开始使用的10nm ESF增强版工艺。
根据Intel的说法,Intel 7工艺生产的处理器已经出货超过3500万。
此外,即将发布的13代酷睿Raptor Lake也会使用Intel 7工艺,随着Intel打磨愈发成熟,它不仅会升级24核32线程,频率上也会创新高,5.5GHz加速频率不是事儿,极限应该可以冲击到5.7GHz甚至5.8GHz,这也是工艺优化的结果。
如果再加上成本降低8%的优势,13代酷睿理论上应该更便宜,竞争力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