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宠”,近年来一直以迅猛的势头发展。然而,就在人们以为市场将继续高歌猛进之际,2024年春节后却意外掀起了一股降价风潮。比亚迪等行业龙头率先打响价格战,各大车企纷纷跟进,这一变化不仅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更让市场观察者陷入了深思。
本文引用地址:价格跳水主要在
首先,不得不关注到降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众所周知,的制造成本中,电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的推进,电池成本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铁锂动力、铁锂储能电芯以及三元电芯的价格下跌,直接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拿货价已经大幅降低,这对于那些依赖电池采购的车企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利好。因此,电池成本的降低为新能源汽车的降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电池成本的降低,车企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模块化设计也为降价创造了条件。模块化研发使得车企能够在不同车型之间共享零部件和技术,从而降低了单个车型的研发成本。随着销量的提升,研发费用的分摊效应愈发明显,进一步压缩了制造成本。此外,销量的增加也带来了零部件采购量的增长,从而实现了采购成本的降低。这种规模经济效应是大型车企能够大幅度降价的重要原因。
供需回到正常态
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芯片方面,面临的成本压力更大。“传统车大概是600-800颗,新能源车会到1300-1400颗。”中国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原诚寅透露道,“芯片单车价格方面,传统车大约需要400美元,新能源需要700-800美元,如果包含智能化配置的话,可能会超过2000美元。”
威马汽车的CEO沈晖表示,过去一定阶段内,整车芯片成本无限接近电池包,车企付出了巨大代价。“虽然原价十几、二十几元的芯片涨价到几千块钱,但大家还得用。”原诚寅称,因为每个芯片都不可替代,特别是有关操控稳定和功能安全的芯片。“以ESP芯片为例,过去从几百元涨到3500元,涨幅高达10倍。”
对于芯片价格波动的原因,原诚寅表示,此前,有企业抢购芯片占据了大量的产能,从2020年开始,新能源汽车需求量上升的时候,由于没有产能,供给量下降,引发了车用芯片涨价。此外,部分工厂停产,以及市场的恐慌心理,也进一步推高了车用芯片的价格。目前,上述几点的情况正在改观。沈晖称,芯片价格回落,只是代表了智能汽车的BOM成本正常化。
车厂产能过剩引起蝴蝶效应
然而,新能源汽车降价并非单纯的成本优化所致,市场竞争的加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新能源车不得不降价。尽管它们尚未像燃油车那样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局面,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势头依然强劲,2023年同比增长36.2%,销量高达773.6万辆。然而,另一方面,新能源车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问题已逐渐浮出水面。
过去两年间,各大车企纷纷扩大产能规模。比亚迪的新能源产能从80万辆大幅提升至250万辆,特斯拉也从60万辆扩展至100万辆。新势力代表“蔚小理”等车企的产能规划更是雄心勃勃,均设定在100万辆以上的目标。然而,据太平洋证券的预测,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产能高达1346万台,而实际销量却未能跟上这一速度。
因此,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利用率仅为57.47%,远低于产能正常的标准范围79%至83%。这意味着大量新能源汽车产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2023年大多数车企的销量远未达到预期。根据各企业的公告,仅有少数品牌如比亚迪、理想等实现了销售目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能过剩的压力,新能源车企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来刺激销量。
降价不一定是好事
在比亚迪宣布降价后,其他车企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不得不跟随降价。这种价格战的打响,使得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水平不断刷新。在消费者看来,这无疑是好事一桩,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的车型。但对于车企来说,降价意味着利润的压缩,如何在保证销量的同时维持利润水平,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市场观望情绪也在新能源汽车降价潮中逐渐升温。消费者对于降价后的新能源汽车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一方面,他们欢迎价格的下降,认为这是市场竞争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他们也对降价后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表示担忧。毕竟,价格的降低可能意味着车企在某些方面的投入减少,这可能会影响到产品的整体性能和使用体验。
此外,市场也在关注新能源汽车降价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降价虽然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升销量,但也可能导致行业的利润率下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长期来看,这可能会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面对新能源汽车降价潮,车企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市场竞争和成本控制。在追求销量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提升。毕竟,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看重价格,更看重产品的性能和使用体验。此外,车企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通过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来应对市场降价带来的挑战。
同时,行业应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标准,引导车企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避免单纯的价格战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展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时,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加入绿色出行的行列。当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比如,电池技术的突破、充电设施的完善、政策支持的持续性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