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台湾电子时报4月26日报道,因终端需求不振,车用芯片设计厂商将在第2季加码砍单。业内人士指出,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德仪、瑞萨电子等国际车用IDM厂订单仍稳固,但部分车用芯片设计厂商近期针对第2季订单进行大幅调节,环比降幅约有10~20%。
台湾电子时报4月26日报道,因终端需求不振,车用芯片设计厂商将在第2季加码砍单。业内人士指出,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德仪、瑞萨电子等国际车用IDM厂订单仍稳固,但部分车用芯片设计厂商近期针对第2季订单进行大幅调节,环比降幅约有10~20%。
据了解,被点名调节订单的产品包括电源管理IC(PMIC)、驱动IC(DDI)以及MOSFET,此前传闻短缺的IGBT也在新增调节之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类别与个别所属品牌车的销售动态有更直接关系,仍无法代表整体车市,但因遍及的领域不少,显示车市情况愈偏于保守。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文章来源于:电子元件技术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文章

自主车芯突围,华为、比亚迪半导体强势领跑(2024-08-07)
还面临着产品线覆盖范围有限、工艺能力不足、高端芯片制造短板明显、应用支撑少等突出挑战。
车芯国产化,进展显著
如果从车规芯片整体市场格局来看,外资巨头毫无疑问依然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据......

内闪存厂商最新营收排名; 175亿碳化硅项目或落地山西;ADI完成收购Maxim(2021-08-29)
省商务厅网站截图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占地300亩。启动资金8000万元,建设实验室、测试中心、长晶房、办公区等约2000平方米,形成月产5000片碳化硅功率芯片制造能力。项目......

比亚迪,在风口却站不稳的矛盾体(2023-01-14)
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引领产业链发展。何曾想到全产业链模式会成为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路障。
全产业链自研自产道路充满技术包袱。在年初汽车行业出现芯片断供潮中,作为为数不多拥有芯片制造能力......

比亚迪与西门子达成战略合作,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2020-03-03)
数字双胞胎技术为其产品开发及生产运营决策等方面提供详尽洞察。将贯穿产品生命周期(PLM)的数字线程与数字双胞胎相连接,可以为比亚迪提供更快的开发速度及优化的制造能力,同时......

英飞凌宣布将为小米汽车供应SiC芯片(2024-05-07)
商英伟达早些时候表示,将深化与一系列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比亚迪,以开发专为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应用而设计的先进的下一代车载计算芯片平台。
封面图片来源:拍信网......

超70GWh!比亚迪、宝马、广汽电池项目投产、下线(2023-11-01)
巨湾技研全球首个超快充电池专业工厂投产仪式在南沙举行,年产能8GWh,配套约12万辆新能源汽车;宁德时代: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投产仪式举行
比亚迪:注资10亿 联手潍柴造电池
10月13日,据天眼查显示,潍柴......

国内首款基于自主碳化硅的汽车“芯”动力在株洲下线,各大车厂逐步加大碳化硅车规级使用(2021-12-27)
充电器和DC/DC转换器中被广泛使用,业界认为,其市场占有率将会逐步升高。
在半导体芯片领域,中车时代电气已成功深度打造汽车功率模块应用及产业化平台,拥有汽车“芯”自主设计与批量制造能力,而在......

募资20亿元,比亚迪半导体创业板首发过会(2022-01-28)
宁波中纬主要是从事6英寸芯片制造与服务。业内人士分析,王传福收购它主要是想做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主要由驱动芯片与电源管理器件组成)的研发和生产,以此来控制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
后来,比亚迪官方也表示,“收购......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全速前进,西方供应链压力倍增之下…(2024-02-27)
的激增凸显了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尤其是对西方制造商而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一直在全速前进。2023 年前 11 个月,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37%。
最近,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

启迪半导体或在安徽投资SiC外延片项目(2021-07-24)
于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拥有以GaN和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器件和模组封装测试等四条生产线。
据介绍,启迪半导体具备从芯片制造到IGBT模组和单管封测的专业化代工生产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