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借助这些新技术体系的“”正在改变着城市管理的传统模式。
近日,《2022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专利数据与市场规模数量,与智慧城市发展阶段呈现正相关,2017-2021年,智慧城市相关专利信息数量复合增长率达62.7%,2021年智慧交通融资金额超180亿元,为5年来最高。
截至2020年12月,已有900余个城市展开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其中广东、湖南、安徽三地,智慧城市相关企业数量位列全国前三。长沙和北京、上海、杭州、成都一起,被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典型区域进行分析推介。
《报告》显示,自2019年启动5G建设以来,长沙已累计建设基站超4.2万个,基本实现长沙核心城区和重点区域、典型场景以及长望浏宁主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
岳麓区引领长沙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企业830家,数量位列第一。“2021智慧城市案例TOP10”榜单中,“长沙城市超级大脑”排名全国第四。目前,长沙“城市超级大脑”已在政务、旅游、 医疗、党建等重点领域均已有较为成熟的应用,使“智慧愿景”从理想照进现实。
其实在2021年,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长沙凭借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丰硕成果获得“2021中国领军智慧城市”称号。
实际上,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现代城市重塑发展新优势、抢占制高点的战略选择,长沙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我们将以‘乐游秦皇’平台为抓手,着力将其打造成为秦皇岛的全旅游总入口,统筹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游客,整合涉旅资源、营销推广资源、政策资源、数据资源等,建设市域最具公信力、最便捷、最经济实惠的一站式旅游生活平台。”梁桥说。随着科技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智慧旅游在提升行业监管效能方面将逐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也必将在推动旅游业态、产品创新及提升旅游体验、优化营销效果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智慧旅游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在城市管理、交通、医疗、环保等领域,不断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并使其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让广大市民感受最深的就是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
海港区迎秋里实验学校门前立着多根电线杆,影响了学生和周边居民的出行。今年10月初,在收到学校方面的问题反映后,我市智慧城管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度,仅用两天时间就移除了这些电线杆,并将线缆移至地下,消除了安全隐患。政民沟通顺利,问题及时解决,这得益于“秦皇岛指尖上的城管”微信公众号。市民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上报城市管理问题,实时跟踪城管部门处理进度,还可以获得公共厕所、菜市场地图服务,城市易积水点、积水信息查询等一系列便民、惠民功能。
智慧城市的智慧交通是新基建的重点领域。同时,随着物联网、云计算、5G、AI、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成熟与普及,智慧城市和轨道交通也受益于新技术而不断升级与发展。
据了解,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在轨道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综合监控系统、乘客资讯系统、综合安防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方面。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抢滩数字经济的新高地,除了传统城轨交通领域制造商、运营商与智慧交通技术服务商的资本积累外,百度、华为、阿里、腾讯等巨头正竞相从城轨云、车路协同、智慧城市等多个角度布局,以此争夺在轨道交通的制高点。
“通过数字化手段减少电力能源损耗、减少人员重复劳动已经成为各大地铁公司的共识,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的创新应用已经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型城市落地,无感支付、自助客服、远程运维、节能调控等实用技术将成为未来轨道交通数字化热点。”贾建平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