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面看,覆盖多个城市生活领域。当前智慧城市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正在不断丰富,数字政务、、医疗、教育等领域正加快融入居民生活。
①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力方向,通过对交通各要素之间的全面感知、协同互联、动态调控,实现下游公路、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多场景的管理运营,根据36氪研究院公众号,预计到23年智慧交通规模或接近1万亿。②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方面,社会治理数字化涵盖数字政务,智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等多方面,主要通过封装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灵活调度服务资源,提升社会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政策支持下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提升。以数字政务为例,根据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援引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数字政府行业趋势洞察报告(2022 年)》,预计23年政务云市场规模将达到1203.9亿元,22-23年复合增速为22.4%。
技术层面看,智慧城市产业辐射硬件-软件-服务商等多基础要素。智慧城市产业链涉及软硬件开发制造、通讯网络接入、系统集成、管理运维等环节,因此我们可将智慧城市产业链划分为硬件设备制造、软件平台开发、数据和内容服务、系统集成以及运营服务商等组成部分。
智慧城市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福利。技术为城市发展模式带来的变革,包括低成本的信息流通和互动模式、动态实时的全局信息和响应能力、新的基础设施投 资模式与建设模式、新经济与新产业的崛起等。有研究表明,智慧城市相关的应用能够使城市中的袭击、抢劫和偷窃率降 低30-40%,使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和不可回收垃圾减少10-20%,使市民通勤时间减少15-20%,使城市就业数量提升1.0- 3.0%,使城市GDP增长率提升0.7%。从智慧交通到智慧医疗,从节能环保到便民生活,新技术为城市社会带来的价值提升空间仍然巨大。
智慧城市提供覆盖公共和商业领域的应用,提升并创造价值智慧城市在基础设施和“操作系统”的基础上,生发出多种应用类型。其中,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智慧城市应用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应由城市政府主导;在此基础上,随着城市场景中的服务需求不断复杂化,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且需要由市场以更高的效率和品质提供。在实际建设中,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特征、需求、资金等情况,有选择、阶段性地发展智慧城市应用。
2013-2015年间智慧城市数量经历爆发式增长。因此,2010年以后,智慧城市理念在中国经历了短暂的概念普及,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这种爆发,在国家层面表现为 2013-2015年间相关政策、指导意见、试点的密集发布;在地方层面表现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 务项目得到积极推进。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智慧城市数量已经超过500个,居全球之最。
抓住大数据和信息流量,就抓住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机遇。智慧城市是数字经济的主要载体。目前智慧城市在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物流、智慧办公多领域开花结果。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智慧交通领域相关专利从300余项上升到了500余项;2019-2021年,行业融资金额逐年上升,2021年融资金额已超过180亿元。与此相关的智慧物流市场规模也呈高速增长状态,2021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达6477亿元,同比增长10.9%。
在智慧办公领域,从2017-2021年智慧办公新增注册企业数量来看,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达到9200余家,5年内最高,市场蕴含巨大潜力。
结合目前智慧城市的成果来看,智慧城市正在构建城市发展“新形态”。
既为大势所趋,那么对于想要入局智慧城市的皇庭国际而言,如何在智慧城市的“大潮”中看见产业应用、城市功能的真正机遇,并实现转型目标?
早前,皇庭国际执行总裁史立功表示,的基础就是万物互联,核心是数据收集、处理、应用,考虑到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这个巨大市场,所以成立了瑞豪高科,日后将展开多项与物联网应用资源、科技专家团队及顶层科技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聚合大型科创资金、央企等众多协作资源组成联合梯队,携手打造“天地一体化智联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