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解放市民的“体力”,第二个层次是增强市民的“智力”,第三个层次是让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安心安全安逸,达到“身心愉悦”。
智慧交通以及智慧建筑、智慧医疗、等,都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硬件”基础设施,与此同时,数据的监测感知和实时捕捉等“软件”也同样重要。
既要充分发挥现有的人才优势,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又要利用资源禀赋,引进和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为建设更加智慧的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12月10日下午,首届科技协同国际创新论坛在成都举行。在围绕“建设智慧城市”展开的圆桌对话中,这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老话”,却成了大家首先达成的共识——建设智慧城市,应聚焦美好生活,让城市更“安逸”。
围绕这个话题,宜宾市副市长薛庆、内江市副市长陈建军,同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继、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维荣、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发展咨询部主任肖国华进行了探讨,既有新理念,也有新招数。
“让环境更优美、城市更宜居,也应该是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薛庆说,宜宾市正在为此努力,“我们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断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他介绍,动力电池产业在当地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建成了这个领域的全球首个“零碳工厂”,正在积极建设“零碳园区”,未来还要努力向“零碳城市”迈进。
根据IDC《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IT总投资达259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5%。亚洲数据集团总裁朱东方表示,智慧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呈现出面向全域、感知、网联化管理和体验优先等特点。同时,治理效果、创新协同、为民服务、数据共享、产业赋能、安全保障、绿色低碳等,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导向。
“无论智慧城市怎样发展,其根本目标是明确的,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相互协调,居民即用户、城市即平台,要实现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居民的智慧服务相统一,使得人与自然更加协调发展”。朱东方表示,“新IT技术+全程服务”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新抓手。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从打造“中国式智慧城市”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他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要将面向平时的状态转向“平急”结合,从过去的稳态系统转向未来的敏态系统,从单一的物理空间向网络空间、社会空间延展,“也就是说,未来的智慧城市架构一定要从过去比较倚重‘大脑’,向‘大脑’与‘神经末梢’相联动的智能体结构转型,从过去人力密集型转向未来的人、机、物多元融合发展”。
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用于改善城市的生活质量。例如,通过使用实时数据来优化交通流量,可以减少交通拥堵。
通过使用传感器监控公共空间并快速响应事件,可以提高公共安全。通过使用智能技术来跟踪个人健康数据并提供个性化护理,可以改善医疗保健结果。
简而言之,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城市更加宜居和高效。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发展,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创新地使用智能技术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必须克服哪些挑战才能变得“智能”?
随着我们的世界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对智慧城市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智能究竟意味着什么?
简而言之,智慧城市使用技术来提高城市服务效率和市民的生活质量。然而,这绝非易事。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城市必须克服几个挑战,包括数据孤岛、缺乏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威胁。
数据孤岛是指市政府内部经常存在的孤立数据库。为了有效利用数据,城市官员需要能够轻松访问和共享数据。
缺乏基础设施可能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另一个障碍。例如,如果一个城市的道路和建筑物不是最新的,则可能难以实施新技术。
网络安全威胁也是智慧城市的主要关注点。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连接到互联网,黑客有更多机会访问敏感数据。因此,城市必须投资于强有力的网络安全措施,以保护公民的隐私。
虽然城市在变得智能这个方面面临许多挑战,但很明显,收益大于成本。通过使用技术来提高效率和生活质量,可以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榜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