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天前曝光的模塑设计稿,到近日流出的整车设计图,小米汽车以一种“欲遮还羞”的姿态再度走到了聚光灯下。
雷军曾于去年表示,接下来两年时间里不再辟谣与披露小米汽车的最新进展。只是随着2024年预期量产的时刻表逐步逼近,市场眼光变得格外“毒辣”。猜测不断,或真或假的消息令人难以分辨。
左为曝光的模塑设计稿;右为网传的小米汽车设计效果图
对于曝光的车辆前脸模塑,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日前发文指出,确是二级供应商保密的设计文件泄密,但该供应商(北汽模塑)仅仅是为模具打样的供应商。同时泄密文件是非常早期的招标过程的设计稿,并非最终文件。
不过从网传的小米汽车设计图来看,除了前格栅和尾部设计略有出入外,整车形态与最初招标的模塑设计稿存在难得的相似之处。不仅如此,这款内部代号为“MS11”的小米汽车项目隐隐约约还有一点别家的影子。
结合之前的市场消息,小米第一款电动汽车定位为30万元级别轿跑,主要竞争对手可能包括特斯拉Model 3、蔚来ET5、极氪001、小鹏P7等。而在这些车型里面,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是两个起到决定性作用的PK要素。
小米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说法。据业内人士分析,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在信息架构上的相似程度非常高。但对于小米而言,自建工厂自主生产,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实现规模化量产,制造经验的短板就需要尽快补齐。
苹果的泰坦项目之所以停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一开始将目标瞄向了全无人驾驶,太远太高,以至于管理层人员不断流失,造车项目一遍又一遍重组。
雷军说,小米自动驾驶的目标是2024年跻身行业第一梯队。这也是小米汽车预计量产的时间。早些时候,小米公开了首支自动驾驶能力的路测视频,500天初步实现30项功能。
尽管尚不清楚真正量产时会表现如何,但自动驾驶的竞争说到底是数据、是人才之争,从后者来看,小米作为大厂的优势要更加明显。
说回到座舱,不得不提到一个话题,手机品牌努力造车,汽车厂商其实也在积极探索制造手机。
李书福认为,手机能够给车机带来更好的发展,而好的车机又能够提升智能座舱的体验。李斌也说过,手机是最主要的智能生态的入口。智能汽车的竞争焦点之一便是生态,所以吉利将魅族纳入麾下,蔚来手机团队不断扩幅。
虽然手机不是汽车生态的唯一入口,但至少眼下,是最成熟且使用频率最高的终端设备,即便是智能手表也无法替代。这是小米造车的优势,如果把手机生态移植到车上,无疑会为小米汽车构建起生态壁垒。至于是否还有其他亮点,最快可能今年晚些时候就会揭晓。
根据小米规划,第一款车型将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这意味着新车最快会在今年年底上市发布。因而关于最近网上流传的消息,有声音指出或许正是小米官方为自己预热而释放的物料,当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如今新车发布堪比选秀,造势毫无疑问是为了C位出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