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失意“上半场”

发布时间:2023-06-02  

小米汽车的官方消息不多,但“进展超预期”5个字,却占了很大部分。


无可厚非,有小米集团持续输血,说小米汽车的进展超出预期,值得去相信;然而在如今巨浪滔天的市场环境之中,小米汽车并没有表现出“超出预期”的一面。甚至恰恰相反,属于小米汽车的声量,正在慢慢变小。


小米汽车,失意“上半场”


日前,小米集团披露了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总营收594.77亿元,同比下滑18.9%;经调整净利润32.33亿元,同比增加13.1%;集团整体毛利率提升至19.5%,创历史新高。


尽管今年Q1季度,小米集团的总营收有所下降,但其挣钱能力却有所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集团状态之下,小米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却花费了11亿元的巨款。


而真正令人疑惑不已的地方在于,小米汽车在“烧钱”,却听不到响。


对此,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在电话财报会议上轻描淡写地表示道:小米造车进展一切顺利,已进入研发加速阶段,今年夏、冬季将分别进行夏测和冬测,小米汽车将按照原计划在明年上半年上市。


小米汽车,失意“上半场”


不难猜测,小米汽车主打的战略就是一个韬光养晦;而“少说多做不犯错”,更是小米汽车奉行的一种发展方式。估计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才有了去年8月份,雷军公开宣称“2年内不再辟谣”的无奈之言。


但市场,真的会如此简单吗?


时至今日,小米汽车官宣成立已经2年零2个多月,期间确实有不同的谣言,亦有不同程度的爆料。但就产品本身来说,“年轻人第一台智能车”的面纱,依旧遮掩得严严实实,而所有的问题也就汇集于此——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小米汽车究竟能否后来居上,进而占据到消费者心中有限的空间?


01


上半场,小米惜“小米”


此时此刻,经历2年多的时间,说小米汽车已经度过了造车“上半场”,可能还为时尚早;但不难推测的一点,在明年小米汽车正式亮相之前,骇人听闻的“幺蛾子”,大概率不会出现。


毕竟与华为类似,小米汽车也很爱惜“小米”的品牌形象。


回顾雷军喊出“为小米汽车而战”之时,坊间的质疑声不在少数,尤其是车圈大佬王传福的“规劝”,更是让更多的异样眼光,聚焦在雷军以及小米集团身上。


同样也是在那个时候,大家还会把小米手机市场业务的疲软,当成小米汽车势在必行的前提条件。尽管彼时的小米,还谈不上什么内忧外患,但行业内外的叫衰声,带来的压力必然不小。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雷军亲自上“前线”,不仅亲自招聘人才,而且还呼朋唤友,与各大车企打成一片;更是强化自身,从零到一,研究起整个汽车行业的变化兴衰。


“外行”指导内行之类的话不必多说,把时间线拉长,马斯克也不是汽车行业的“老人”,李斌、李想、何小鹏等,也说不上严格意义上车圈人。


相对比而言,雷军本人的IP,反而更加出彩。只不过,此时此刻,小米汽车暴露出来的问题,可能更在于时机。


小米汽车,失意“上半场”


小米造车究竟晚不晚?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只不过必须承认的事实,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再也不可能回到曾经那个无序扩张的状态。而这也意味着,小米等一批更新的造车新势力,如何也绕不开,那个客观问题——造车资质。


事实上,年前自游家的无奈烂尾,已经说明了许多问题。


“过去拿个PPT就造车了,有的甚至拿个样车就说我将来就造这个车型,然后在社会上募了很多资,最后形成了烂尾,还有的跑到美国逍遥法外,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再出现了。”


今年年初,原工信部部长苗圩说过这样一段话。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前车之鉴,官方在新能源汽车的造车资质问题上,开始了慎之又慎、愈加收紧。


小米汽车,失意“上半场”


平心而论,小米汽车未来最大的变数,恐怕就是造车资质。而且据坊间传闻,华为继续坚决不造车,也是与生产资质相关。


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的是稳中向好的发展,而不是将“泡沫”鼓吹得更大,更浮于表面,更不会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况。


站在小米汽车的角度,开弓没有回头箭,也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


一方面,承受着监管方的压力,尽管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但造车资质的“发放权”,却还是在工信部、发改委的手中;另一方面,小米汽车可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无论是工厂建设,还是人才资源积累,都是“一去不回头”的成本。


枪打出头鸟,这样的大环境下,小米汽车并不能毫无顾忌地大肆营销宣传;相对应的,如果小米汽车开始大肆宣传了,那可能就意味着,其造车资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无论是收购、还是自我申请的方式。


02


下半场,谁主沉浮?


总得来说,营销也好,供应链体系建设也罢,以小米汽车的体量,都不会存在太大问题。但重要的一点在于,小米汽车究竟如何才能打好开局第一枪,更在于其怎样以一家车企的身份,讲好小米造车故事。


退一步讲,小米汽车上半场“猥琐发育”,无可厚非;但接下来下半场,可真不能“缩着脖子”了。


小米汽车,失意“上半场”


汽车行业里一直有“上半场竞争是电动化,下半场竞争是智能化”的说法,而且暂且可以肯定的是,在此前这场电动化的竞争之中,比亚迪和特斯拉已经优先拔得头筹。


所以,如今的大部分汽车品牌,包括蔚小理在内的造车新势力们,都在积极备战下半场的智能化竞争。


毫无疑问,对于汽车产业而言,技术永远是核心竞争力,而智能化技术的上限,短期内不会形成所谓的瓶颈。小米汽车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将自动驾驶作为首个突破点,并表决心道“在2024年进入第一梯队”。


但对于小米汽车而言,下半场可不只是智能化。就像那句话所说,江湖不止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


小米汽车,失意“上半场”


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距今发展了19年;蔚来、小鹏、理想均成立在2015年,也刚刚度过7年之痒的阶段。与他们相比,小米汽车就是一个后来者,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做市场适配、消费者认可、沉淀品牌等。


而自今年以来,国内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却开启了新的“变革”,平添了许多变数。价格战、碳酸锂价格过山车、商业互诉等各类事件的发生,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市场需要更实用的产品,车企们铁了心要卷。


显而易见,曾经第一批乐于尝鲜新能源的韭菜已经被收割殆尽,而今各大车企所面对的,是那些情绪十分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刚需人群。他们没有那些天马行空的激进想法,只想求稳,求性价比,求标配。


小米汽车,失意“上半场”


所以,面对这一系列需求,后来者小米汽车又能做些什么?亦或者说,难道真的如业内媒体所爆料的那样,小米汽车想要走豪华高端路线,置小米“性价比”天然标签于不顾?


综合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造车资质、产品定位、发展节奏等,似乎都是小米汽车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在时间上,时不我待,距离明年小米汽车上市交车,已经触手可及。


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好消息也有:自原营销负责人周钘离职之后,传“长城干将”文飞,即将加盟小米汽车,负责营销版块。而且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属于小米汽车的谍照,再次更新了一版。


小米汽车,失意“上半场”


“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将亲自带队,相信总有一天小米汽车会成功。我愿赌上人生所有声誉,干年轻人第一款智能汽车。”


雷军说过的话,不会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剧变,就黯然失色、没有说服力。恰恰相反,深蹲是为了更好的起跳,后退也是为了更有力反击。


虽然表面上看,小米汽车在造车的“上半场”,各个方面都略显失意,甚至表现得有些畏手畏脚;但属于小米汽车的“下半场”,其已经做出了不少准备,包括技术储备、人才储备……


诚然,此时去说小米汽车能够成为世界前五,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就像小米官网上标注的那句话,“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小米汽车也没有那么脆弱不堪。


至于小米汽车究竟如何?是否能够内卷过特蔚小理?能否赢得消费者青睐?新能源汽车市场“大转折”时刻正式到来,时间会给予答案。


文章来源于:电子工程世界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我们与500+贴片厂合作,完美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为品牌提供定制化的推广方案、专属产品特色页,多渠道推广,SEM/SEO精准营销以及与公众号的联合推广...详细>>

利用葫芦芯平台的卓越技术服务和新产品推广能力,原厂代理能轻松打入消费物联网(IOT)、信息与通信(ICT)、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及工业物联网、装备及功率电子...详细>>

充分利用其强大的电子元器件采购流量,创新性地为这些物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我们的高效数字营销技术,不仅可以助你轻松识别与连接到需求方,更能够极大地提高“闲置物料”的处理能力,通过葫芦芯平台...详细>>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半导体产业生态系统。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互联网生态公司。目前,我们已成功打造了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大健康医疗、机器人和材料等五大生态领域。更为重要的是...详细>>

我们深知加工与定制类服务商的价值和重要性,因此,我们倾力为您提供最顶尖的营销资源。在我们的平台上,您可以直接接触到100万的研发工程师和采购工程师,以及10万的活跃客户群体...详细>>

凭借我们强大的专业流量和尖端的互联网数字营销技术,我们承诺为原厂提供免费的产品资料推广服务。无论是最新的资讯、技术动态还是创新产品,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迅速传达给目标客户...详细>>

我们不止于将线索转化为潜在客户。葫芦芯平台致力于形成业务闭环,从引流、宣传到最终销售,全程跟进,确保每一个potential lead都得到妥善处理,从而大幅提高转化率。不仅如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