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并不是红外摄像技术,而是对于隐私安全性的思考。近日,一加手机因隐私问题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反应,OnePlus 8 Pro的“秋意”滤镜具有透视能力。随后一加作出回应,表示在规划OnePlus 8 Pro的滤光镜头时,希望利用这颗镜头感知红外光的特性,提供给用户一种独特质感的摄影风格效果。但近期,根据用户的反馈,发现在非常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滤光镜头在非常近距离时对特殊的材质可能会出现轻微的透视效果。为了消除消费者的担忧,一加决定通过软件升级暂时禁用该滤镜功能。
据了解,这款8 Pro手机带有滤镜摄像头,能够提供一些红外摄影功能。这项功能能够使摄像头透视某些材料,包括塑料甚至是薄衣服,从而形成了一种“X射线视觉”的粗略形式。
红外摄影功能并不是一项旧的技术,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塑料设备内部组件的镜头上,例如网络摄像头和手持遥控器。当然,实际上它并不涉及任何X射线,这种“功能”只是彩色滤光镜相机内置“彩色模式”的副作用。与大多数家用相机不同,彩色滤光片相机不会滤除红外光,而是会使用红外光来增强各种视觉效果。
但由于红外光可以穿透可见光无法穿透的材料,因此具有红外功能的相机能够透视某些人眼无法穿透的材料。
这类透视问题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1998年,索尼被迫重新设计了一款当时颇受欢迎的便携式摄像机,因为它被发现在夜视模式下,只要通过添加一个简单的外部过滤器就能显示出人们衣服下的相当多细节。
而在22年后,陷入了“透视风波”的变成了一加。有网友认为透视功能被夸大其词,红外摄像头已经是几十年的老技术了,也有网友称该功能不应被安装在手机上,这会引发一系列的隐私问题。
那么,普普通通的红外摄像技术为什么却在这次变得“轰轰烈烈呢”?
近年来,各种针孔摄像头、尾随偷拍现象防不胜防,偷拍甚至已经形成了一条巨大且隐蔽的产业链,这是科技所带来的阴暗面之一。不断升级的手机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个黑色产业链提供了便捷。
从手机摄像头的百倍变焦功能,到此前某米高层的不当文案,再到眼下的透视风波,不断发展的科技正展现出一种趋势——隐私安全性越来越难以控制,而这次的手机透视效果则让这种趋势变得更为显著。
“轰轰烈烈”的并不是红外摄像技术,而是对于隐私安全性的思考。
科技飞速发展所带来的隐私问题并不仅限于个人肖像,个人数据、身份信息等同样面临着泄露的风险。
去年,Facebook曾被爆出,因安全系统漏洞而遭受黑客攻击而导致3000万用户信息泄露。后又被再次爆出因软件漏洞可能导致6800万用户的私人照片泄露。
谷歌曾宣布其旗下社交网站Google+在长达两年多时间里存在一个软件漏洞,导致最多50万名用户的数据可能暴露给了外部开发者。
问答网站鼻祖Quora称公司的计算机系统遭到恶意第三方的未授权访问,大约有1亿用户的账户及私人信息可能已经泄露,包括姓名、邮箱地址和加密处理的密码。
此外,包括IT信息企业、电信运营商、软件公司等在内多个领域的企业都曾遭遇过信息泄露事件。
在我国,用户隐私权被肆意侵害的问题更加严重。前有360摄像头以免费鼓励商家偷拍用户,后有百度李彦宏称中国用户愿意用隐私换便利。再加上此次一加的“红外透视”功能,反正拥有用户数据的各主流厂商脑子里从来没有隐私这个概念,不然一加在这款产品定义时怎么可能堂而皇之地放入“透视”功能?
根据Risk Based Security的最新报告,公开报告的2020年第一季度数据泄露事件与2019年相比大幅下降42%。但是,本季度泄露的数据量猛增至84亿,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了273%,创下至少自2005年详细报告开始以来的同期记录。
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2020年一季度泄露的数据数量增加了48%,平均每次入侵会导致850,000条记录泄露,并且大多数入侵来自组织外部。
如今,数据安全性已成为科技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公司在研发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产品安全性能的升级。如何正确应用技术、如何解决产品所携带隐私问题、如何保证产品足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科技公司需要思考并解决的。
当然,不断发展的科技既然能使隐私保护技术升级,也能为那些隐私窃取者提供更多的手段。保护隐私就像是一场与窃取者对抗的游击战,想要取得胜利非常难,但也必须坚持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