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又称集成电路)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也包括被动组件等)小型化的方式,通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
在应用角度上,从胎压监控系统TMPS,摄像头到整车控制器再到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都离不开各类芯片。可以这样认为:汽车智能化是芯片智能化。
如果说手机芯片是手机的“大脑”,那么车载芯片就是汽车的大脑。汽车芯片可分为三大类“功能芯片”、“功率半导体”和“传感器”。
功能芯片(MCU)也称为“微控制单元”,汽车内部的电子控制系统、信息娱乐系统、动力总成系统、车辆运动系统等系统功能,都需要使用这种功能芯片才能实现,最流行的“自动驾驶系统”也离不开功能芯片。
汽车功率半导体在汽车的动力控制系统,照明系统,燃油喷射以及底盘安全系统中都有应用,传统的燃油车通常应用于起动与发电以及安全方面;新能源汽车对车辆电压要求很高,可以经常改变车辆电压,另外电动车很多零部件也加入功率半导体。
汽车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其功能是将车速的速度、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等各种发动机运转工况的信息转化为对计算机的电信号,使汽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例如氧传感器、胎压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电子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等。
总之,汽车芯片对于汽车而言至关重要,而传感器占功能芯片,功率半导体以及传感器最多种类市场份额最低,没有传感器的汽车连加速器都无法踩下,我相信你已经明白了为什么没有芯片就不能制造汽车。
一辆汽车需要多少芯片?
以往制造一辆传统汽车一般需要用到500-600颗左右的芯片,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今的汽车逐渐由机械式转向电子式的方向发展,汽车越搞越聪明,那要求芯片的数目自然也越大。据悉,2021年每辆车平均需要的芯片数量已超过1000片。
除了传统汽车以外,新能源汽车才是芯片“大户”,这种车需要大量的DC-AC逆变器、变压器、换流器等部件,而这些对IGBT、MOSFET、 二极管等半导体器件的需求量也有大幅增加,一台好些的新能源汽车需要芯片可能达到2000颗左右,需求量十分惊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李邵华副秘书长表示,世界半导体行业芯片规模从3000亿美元到4000亿美元不等。其中车用芯片约400亿美元,比例不足10%,这显然将导致车企排产或争夺订单的疲软。
从技术要求上来看,车规级芯片着实令大多数芯片企业望而却步。消费电子芯片技术迭代非常快,而车规级芯片几乎都是十多年前的技术,可技术虽然“过时”,但门槛却并没有因此降低。相反,车规级芯片对于性能指标、使用寿命、可靠性、安全性、质量一致性的要求之高,是消费电子芯片难以匹敌的。
相比于消费芯片及一般工业芯片,汽车芯片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温度范围可宽至-40℃~155℃、高振动、多粉尘、电磁干扰等。由于涉及人身安全问题,汽车芯片对于可靠性及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一般设计寿命为15年或20万公里。“车规级”芯片需要经过严苛的认证流程,包括可靠性标准 AEC-Q100、质量管理标准ISO/TS 16949、功能安全标准ISO26262等。
车规级芯片高标准,严要求和长周期把入行门槛反复抬高,也就直接造成只具备综合能力或者垂直整合能力很高,并有本事将规模优势发挥到极致的芯片企业,才能将车规级芯片纳入生产清单。放眼世界,如此车规级的芯片企业还只有恩智浦,英飞凌,西门子等少数,僧多粥少是造成汽车芯片紧缺的又一个因素。
我国正着力构建完善汽车芯片产业创新生态以破解中国汽车行业下一步发展存在的不足。国内车企比亚迪,上汽等众多半导体企业纷纷进入车企规级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