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组数据比较有意思,截止7月底,理想L系列空气悬架车型累计交付量将突破20万辆。
这是什么概念,在2022年全年国内销售的带空气悬架车型才23.8万辆,按照完整年来算理想汽车单一品牌就能够达到这个数量了。
就目前主流SUV的悬架配置来看,能做到空气悬挂和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标配的就只有理想L系列车型了。
理想算是凭借一己之力实现了空气悬架的技术平权,让这个配置能够覆盖到30万到50万区间的车型。
但是提起理想汽车,大家对于它的印象是奶爸车、屏幕多、配置高的标签,对于技术层面大家对它的感知不强,而这次理想也是趁魔毯空气悬挂技术日活动介绍了空气悬挂OTA升级情况以及其背后的研发故事。
魔毯2.0升级了什么,效果如何
先来说说大家关心的魔毯空气悬挂2.0的升级情况,这次升级是增加了运动魔毯功能,和舒适魔毯一起提供了两种选择,具体推送时间相信也会在近期了。
为什么新增运动魔毯模式,这个问题就得从理想L系列的定位说起,从研发开始它就被定义为家庭用车、奶爸车,所以整体悬架的调校取向就是家用舒适。
不过理想L系列的整体产品力较强,所以吸引了不少非奶爸用户也成为了理想车主,用户画像的扩增也就导致目前的悬架风格难以满足另一部分车主需求。
这次的魔毯空气悬架2.0就是为了改善它的运动感,主要是增强纵向车身控制,包括加速和刹车时候车身的前后俯仰幅度,另外就是在过弯和变道时候的车身侧倾幅度。
升级的效果从理想公布的数据来看是比较明显的,运动模式下最大俯仰角度降低30%,最大侧倾幅度降低35%,从数据来看是比较大的提升了。
在技术分享会后,我们也在现场试驾了一下新的运动魔毯模式,不过这里得给大伙打个预防针,运动魔毯模式虽然在数据上提升明显,但是实际的驾驶感受可能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实际体验来看,这两种模式的区别是有的,但是仅限于正常驾驶节奏情况下过弯、变道的支撑变强,直路行驶时,动态提速和减速中空气悬架对于前后俯仰角度的抑制,如果你对驾驶动态感受不敏感的用户那么还真不容易感受到区别。
在激烈驾驶情况下,无论是连续的绕桩还是极速起步和刹车,运动魔毯模式并不会给你很强的支撑,开起来也就和舒适魔毯区别不大了。
电哥在现场试驾时也是陷入了误区,以为它的感受会像数据上那样带来大的变化以及颠覆性体验,这里就需要回到理想L系列整体取向了,家用和舒适是它的主要使命,舒适和运动是两个极端,总不能又要极致的舒适又要极致的运动吧。
这次运动魔毯的升级最主要还是给大家在中高速路况中切线、变道提供更强的支撑,在正常制动减速和加速时(不超过0.4g)时提供更好的俯仰抑制。
可以OTA的空气悬架
如果对汽车相对了解的话就知道,在过去或者说在传统车企中,它们推出的带空气悬架车型在装车后都是不可以升级更新的,底盘调校相对固定。
新能源车的发展给不少传统汽车部件都带来了创新,像车机系统的OTA更新、辅助驾驶的OTA再到底盘空气悬架OTA,可谓是常用常新。
要实现底盘悬架的OTA更新,那么电控、芯片、传感器就缺一不可了。
以理想L系列为例,它硬件层面采用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结构、空气悬架、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全自研的XCU中央域控制器。
传感器部分,配有1个六轴陀螺仪传感器、2个前轴加速传感器、4个车身高度传感器。
全自研的XCU中央域控制器可谓是整个空气悬架实现智能化的大脑,它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实时的对空气悬架进行调整,这个控制大脑也是整个空气悬架能够实现OTA更新的关键。
当然,除了控制的大脑,整个悬架中直接反馈体验感受的就是空气悬架了,它包括空气弹簧、CDC减振器、空气压缩机、空气分配阀、储气罐等。
其中,空气弹簧是一个核心的关键部件,空气弹簧就像一个“气球”,在其充放气时,车辆高度也随之上升或下降,可以为车辆提供支撑力和减震效果。
一般来说,空气弹簧刚度越高,车身稳定性就越高,但舒适性会随之下降,这里需要平衡耐久性和舒适性的矛盾里找到平衡。
在耐久性方面,理想的空气悬架质保时间是最长的,8年16万公里,并且它测试验证历程也是最多的,空气弹簧高低温动态疲劳耐久试验680万次,做到了1.5倍于行业水平;整车级验证大于1000万公里,高于行业水平两倍;空悬专项强化耐久最长34万公里。
除此之外,理想还自研了空气压缩机支架隔振装置,实现车辆静止时、空气压缩机工作的状态下,车内一二排的用户基本感知不到工作声音。
底盘调校上,理想汽车的目标是“做到极致的舒适”,针对国内路况覆盖了从城市到高速、从道路到桥梁到桥面大起伏、从柏油路到水泥路方砖路、从正常路面到破损路补丁路接缝路、到减速带和井盖等上百种典型路况。
研发背后的故事
在技术日活动现场,理想汽车的研发人员也分享了不少关于理想空气悬挂研发的故事,个中曲折也奠定了理想自研的绝心。
在研发初期理想研发人员带着自己的诚意和要求找欧洲顶级供应商谈过,包括大陆、威巴克等,但不是拒绝专车定制就是缺乏研发人员。
例如,德国大陆集团拒绝了定制化要求,理想只能购买现成的产品,威巴克则人手不足,研发进度赶不上,另外也不愿意在国内设置工厂,即便理想愿意出钱建立专门生产线。
说白了就是不相信理想能有1万台的月销量,不愿承担风险,现在来看显然打脸了。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理想需要的是高度定制化、并且是可以OTA升级,这些大厂都不愿意适配和改变,过份傲慢了。
参考目前BBA的空气悬挂那都是不可以OTA升级,装车怎么样就怎么样了,而国内目前都是可变,随时可以更新最新的算法。
再之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理想找了国内供应商,算是相互扶植,包括孔辉科技和保隆科技,直接按照自己的标准制定了研发目标、生产标准,自动化率、生产精度、耐久性都直接吊打国际一流大厂。
写在最后
理想如今的月销量可谓是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但却又在情理之中,任何一家车企如果不是依靠自主研发、过人的品质要求,那是不可能卖的好的。
理想目前热销的车型走的都是增程路线,在大家看来可能觉得技术简单粗暴,没啥技术含量,但是细看理想汽车的每一项功能配置,它都是花了不少功夫的,所以今天的销量反映的都是过去的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