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发展迅速,渗透率逐年攀升。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接近40%,这意味着每十辆新车中就有近四辆是新能源汽车。这些新能源汽车涵盖了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和增程式混动汽车等多种类型,不过目前仍有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还有些抵触,主要原因便在于续航焦虑。
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问题在行业中一直备受关注,尤其在当前社会对时间和效率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续航焦虑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普及的主要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汽车厂商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采用800V高压系统,偏向技术流;二是构建换电体系,偏向服务取向。这两种方案都有其优缺点,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一下这两个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来看看800V高压快充,800V高压快充是指整车高压电气系统的电压范围达到550-930V的系统,均统称为800V系统。根据充电功率公式,要想提高充电功率,就要从电流和电压两方面入手。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电压可以增加功率。但是,如果通过增加电流来提高充电功率,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每提升1倍,发热量会变大4倍。因此,大电流超充对散热要求很高,因此这考验的是散热方法和热管理机制。
综上来看,800V系统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在不增加电流的情况下提高充电功率,缩短充电时间。保时捷Taycan是首款采用800V高压系统的车型,只需15分钟即可充电至80%,并可达到400公里的续航里程。此外,国内自主品牌如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极氪等也已推出800V高压快充车型。
不过800V高压技术也并非全是优点,由于其成本较高,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昂贵的材料。例如,为了实现耐高压和抗热性能,800V高压系统必须使用碳化硅或氮化镓等高性能半导体材料。然而,这些材料的价格远高于传统的硅材料,因此会大幅增加800V系统的制造成本。
同时为了实现800V高压技术的普及,我们需要更多的800V充电桩和充电网络等配套设施。由于800V系统的充电功率高达480KW,对当地的电网配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充电高峰期,充电站负荷与居民日常用电负荷非常相似,这会给电网带来一定的压力。
相对于800V高压系统,换电站的技术门槛较低,且无需在市区占用过多车位空间。若在低电价时段充电,可节省费用。更重要的是,建成换电站后,可提供上门换电/预约换电服务,让无车位的人也能放心使用电动汽车。
不过在换电体系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挑战需要解决。首先,扩大换电站的规模是一个必要的需求,但建设充电站的成本高达约350万元,并且还需要长期的维护和运营,这无疑增加了成本压力。这种高成本直接影响到车主的出行成本,因此需要寻找更经济的解决方案。其次,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车型的动力电池不通用,不同年限的车型动力电池寿命也参差不齐。这给换电体系的发展带来了困难,因此需要更多的汽车厂商加入进来,共同推动动力电池标准的统一。
总结: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800V高压快充技术,无疑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与换电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发展价值,它有望显著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彻底改变消费者对续航问题的担忧,带来前所未有的充电体验。然而,此技术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难题,需要更多技术突破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才能实现普及和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