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智能座舱年度新闻盘点TOP10

2022-12-20  

引言:汽车的迭代会否遵循摩尔定律?


首先抛出一个议题,大家可以共同讨论:如果新能源汽车未来以座舱和驾驶域为核心的话,其迭代速度是否会遵循摩尔定律?先看正文,作者观点见文末。


一、理想L9座舱首发国内首款双高通8155平台

今年6月,理想L9首发亮相国内首款搭载双高通8155平台。其座舱的一大亮点就是取消了现在常见的仪表显示屏,采用HUD与安全即使交互屏的组合进行替代。这一技术方案被里理想汽车称之为“五屏三维空间交互”。


点评:按照高通的说法,从芯片层面开始的变革,意味着新平台在所有应用开发层面都可以使用相同的软件架构和框架,降低了开发复杂性和新车量产上市时间,同时最小化汽车制造商的维护成本,以实现独立于硬件的统一用户体验。理想L9的座舱在硬件层面做到了最高,两颗8155芯片组使得L9的座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具备硬件性能冗余,可以很好的满足后续的软件应用升级需求。值得一提的是7月,极氪智能科技宣布极氪001座舱全面升级,将正式搭载用户期待的“8155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并对所有老车主提供免费升级服务。9月初,福特官方发布,车主需要完成好友注册福特电马会员(小程序/APP),就可以享受免费升级高通骁龙SA8155P芯片。


二、极氪免费升级高通骁龙8155芯片

2022年7月11日,在极氪进化日活动上,极氪汽车CEO安聪慧宣布将对所有极氪001的用户免费升级搭载高通骁龙8155计算平台的全新智能座舱:已交付用户可8月1日通过极氪APP进行升级预约;已下定未交付和新下定的用户,将直接升级。因为之前其他车企都是付费升级,而且价格不菲,极氪的处理方式也获得了客户的称赞,以及其它汽车品牌用户的羡慕。


点评:极氪此次对已发布车辆进行免费升级的行为透露了以下几点信息:


1.座舱的娱乐及智能化体验已经成为目前汽车消费者非常看中的购车因素之一,座舱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消费者的驾驶体验。


2.由于智能电动车的软件升级迭代非常快,所以其硬件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但硬件很难通过OTA来实现,这就需要硬件的功能和性能要适度超前,因此座舱芯片的性能参数就非常重要了。未来各大厂商进行新品发布的时候,选择的座舱芯片必须要有一定的硬件冗余。


3.高通骁龙8155芯片于2019年1月发布,是当时全球首个7nm及以下制程的汽车芯片,凭借强大的性能参数,成为了蔚来、小鹏P5、理想L9、威马W6、长城WEY拿铁、广汽Aion LX、吉利星越L、智己L7多款座舱的标配。可以说,高通在中高端汽车座舱领域已经占据垄断性优势。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4月底,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高通8155芯片新车上险量接近20万辆,如果加上上一代820A,合计搭载超过110万辆。


4.一颗8155芯片出厂定价40美元左右,但在前段时间缺货状态下,成交价格大概200美元左右,是出厂价格的5倍。除了芯片本身,还涉及到与芯片匹配的主板,以及整个系统的研发、改进成本,因此其它车企报价升级费用达到万元。


三、英伟达发布“舱驾一体”芯片Thor

2022 年9月20 日,GTC 2022上,英伟达发布2000 TOPS大算力芯片Thor,比原计划发布的Atlan高一倍,支持多计算域隔离,可实现座舱域、驾驶域融合。Thor支持多种配置模式,可以将算力全部用于自动驾驶工作流,也可以将一部分算力分配给座舱域AI和信息娱乐,Thor配置的多计算域隔离技术允许多个并发的、对时间敏感的进程无中断运行,可以同时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Linux、QNX和Android。Thor支持将辅助驾驶、自动泊车、信息娱乐、DMS等多种功能整合在同一块芯片中运行。


点评:智能座舱目前的用户体验和应用其实受到很大的局限,那就是消费者在驾驶过程中由于专注驾驶,其实很少会用到座舱功能。要解决这一点,必须提升汽车的自动驾驶水平,至少要到L3级别以上,使得座舱真正能成为“第三空间。”因此,座舱和自动驾驶两个域在未来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


英伟达发布的Thor直接将自动驾驶和座舱域整合到一起,超高算力和性能参数将竞品高通的已发布产品远远甩到了身后。这下高通坐不住了,在日前举行的高通汽车投资者大会上,高通汽车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纳库尔·杜格尔正式宣布,推出“业内首个集成式汽车超算SOC”,名字叫做SnapdragonRide Flex。据透露,SnapdragonRide Flex确切的说是一个SoC产品家族,其包括Mid、High、Premium三个级别。RideFlex Premium SoC单颗芯片的AI算力在600TOPS以上。最高级的RideFlex Premium SoC再加上外挂的AI加速器(可能是NPU,MAC阵列)组合起来,就可以实现2000TOPS的综合AI算力。


从某种角度来说,给高通引入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四、Steam游戏平台引入特斯拉


2022年2月份,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就表示,特斯拉目前正在努力将Steam平台上的游戏库引入其车辆。7月中旬,埃隆·马斯克公开表示:在Steam游戏平台引入特斯拉上取得了进展,最早在8月就能出展示效果,而网友以近3万的点赞量表示支持。


目前,特斯拉在北美推出了Model S和Model X的Steam测试版,作为其“假日更新”的一部分,适用于大多数特斯拉汽车,但Steam只适用于过去两年生产的新的Model S和Model X,这是因为特斯拉的两款旗舰车型配备了专为视频游戏设计的更强大的AMD Ryzen处理器。


点评:如果你以为特斯拉将Steam平台引入特斯拉座舱仅仅是为了让用户能在车上玩游戏,或者认为马斯克是3A大作游戏迷,那就是你肤浅了。这个新闻最大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是在车机采用PC级别的处理器,另一个是让虚幻引擎上车。比如英伟达基于Drive Orin芯片开发的自动驾驶工具链,就是使用UNREAL ENGINE虚幻引擎渲染。而Lotus Hyper OS,则是全球首款基于UNREAL ENGINE虚幻引擎实时渲染的座舱操作系统。在此加持之下,汽车不仅仅是一个移动游戏房,而将有很多其它的可能性,比如做数字孪生,或者实现元宇宙的应用。


五、蔚来成立移动公司,将于明年推出首款手机


2022年8月4日,蔚来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蔚来移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蔚来移动科技”),注册资本1亿美元,注册地址为蔚来上海市嘉定区总部大楼。蔚来移动科技将是蔚来公司手机业务的经营主体。除了研发智能手机产品之外,还会研发相关软件和人工智能硬件。


今年2月,传闻原美图手机总裁尹水军已经加盟并牵头负责蔚来的手机业务。同时,蔚来大量关于手机项目的招聘公告被曝光;今年3月,蔚来CEO李斌再度透露,蔚来手机正处于调研阶段。7月底,据微博用户爆料称,在常州蔚来车主面对面活动上,李斌透露了蔚来手机的更多细节:7000元以上的旗舰机型,非曲面屏的直板机,会是和匹配度最好的手机,预计明年上市。另据知情人士的爆料,蔚来手机将只做一个型号,和蔚来汽车完美匹配,外观同色。


点评:李斌在微信群里透露了蔚来造手机的部分理由:“苹果现在对汽车行业很封闭,比如蔚来第二代平台的车标配UWB,苹果又不开放接口,搞得我们很被动。从用户利益和体验出发我们也要好好研究手机和以车为中心的智能终端设备。”


随着智能座舱体验逐渐成为用户体验的核心,但是硬件迭代速度却跟不上软件的升级速度。这种情况下,华为、苹果都希望通过手机的carplay来让座舱体验跟上升级速度。因此,汽车厂商开始感觉到危机,未来手机将成为智能汽车的兵家必争之地。


六、吉利收购魅族手机


酝酿了大半年,吉利收购魅族终于在2022年7月4日尘埃落定。 吉利控股的星纪时代正式获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曾表示:“手机业务对整个吉利汽车工业来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手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带来车机更好地发展;车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够推进智能座舱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能够帮助智能电动汽车竞争力不断地提高。”


点评:当前车载Android与手机端Android系统基本上是同一套系统架构,它与手机Android使用相同的代码库,因此,汽车厂商在Android系统定制与优化层面的能力自然比不上历经近十年迭代的Android厂商。吉利收购魅族,自然也是看重魅族在Android开发上积累的经验,去年3月,魅族把Flyme for Car车载系统作为Flyme的新生态发布,彼时已经在做定制化车机系统,为此次收购埋下了伏笔。这也是为何车企也愿意与手机厂商合作推进智能化。比起拯救处于手机红海的魅族,拯救在智能化领域领域落后的吉利自己,或许才是“吉魅联姻”真正的醉翁之意。


七、美国加码技术管制,7nm国产座舱芯片量产恐受限


2022年10月7日,美国政府陆续公布多个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新规,被称为自19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技术出口政策的最大转变。将迫使使用美国技术的美国和外国企业切断对中国部分领先工厂和芯片设计机构的支持。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除了GPU出口管制的技术限制设定为A100的指标,还包括针对中国大陆工厂,用于开发、制造14nm及更先进工艺所需要物项,如果该工厂为中国实体,需要申请许可证;如果非中国工厂,许可证一事一议。


点评:这次美国将逻辑芯片的管控范围调整到16/14nm或更先进的制程,而28nm及以上制程的扩产也需要获得许可。未来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或将被锁死在16/14nm之内,无法流片更高级别工艺的芯片。目前包括PC、拼版、车机、自动驾驶算力平台以及可穿戴领域的芯片,都在加速迈向先进制程。特别是座舱和自动驾驶平台,高于10nm已经被称为上一代产品了。据了解,海思之前预告了(至少一年前)会发布一颗7nm的智能座舱芯片,但目前迟迟没有公布,预计受到制裁影响时间延后。而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美国对中国IC设计公司的限制主要在7nm,14/16nm的限制主要针对中芯国际这些Foundry厂,中国设计公司还是可以找台积电流片。


这样看来,国产的7nm工艺座舱芯片接下来要量产流片估计会有不少困难。


八、大众ID深陷车机“黑屏门”


2022年12月,一封《致上汽大众的一封信》被广泛传播。不少车主在大众车主社区和第三方投诉论坛反映,上汽大众ID系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包括车机频繁断网与重启、大小屏幕双黑屏、车辆无法正常行驶等。据悉,涉及的具体车型包括上汽大众ID.3、ID.4、ID.6等。车主们认为,上述故障严重影响了车辆的行驶体验和驾驶安全,而上汽大众反应迟钝,未给出实质性的解决措施。


ID系列作为大众新能源转型的关键产品,在推出之初便被寄予厚望,但本次车机故障涉及包括上汽大众ID.3、ID.4X、ID.6X,及一汽大众ID.4 CROZZ、ID.6 CROZZ等多款车型,无疑让消费者对大众ID系列车型的信心大受打击。


点评:新能源车如今已经成为上汽集团销量增长支柱之一。上汽集团发布的2022年10月产销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上汽集团整车累计销量427.3532万辆,同比增长1.72%。其中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为80.0269万辆,同比增长43.96%。不过,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没有想象中容易,除了传统包袱太重,在涉及到座舱相关的开发和设计中,迭代速度已经落后于“新势力”车企。以往由于产品更新周期过长,因此产品的稳定性被传统车企当成卖点,而这次出现“黑屏门”实在有点不应该。


九、特斯拉黑屏门


2022年5月,特斯拉(Tesla)宣布在美国召回约13万辆汽车,因为它们的触摸屏可能会过热而导致黑屏。 召回范围包括2021 年和2022年的一些Model S 轿车和Model X SUV,以及2022年的Model 3汽车和Model Y SUV。而在2021年的2月,特斯拉就曾经宣布,由于触摸显示屏存在导致某些安全功能缺失的问题,将召回约13.5万辆Model S/X。2021年2月5日,特斯拉(中国)也宣布召回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电动汽车,共计约3.6万辆。


点评:


所以黑屏的不光是上汽大众,特斯拉也早就有了“黑屏门”,而且召回了好几次,网上有许多与特斯拉维权相关的文章或帖子。在某汽车论坛,《死机、黑屏、锁车,特斯拉车主必看求生指南》的帖子被顶到最高。对于特斯拉这样的造车新势力来说,速度胜过完美,快速迭代是其优势也是其饱受诟病的一点。毕竟汽车最终是要来开的,安全和可靠性才是第一位的。


十、微软首次发布了面向汽车和移动出行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


2022年8月28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微软首次发布面向汽车和移动出行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微软智能云与智能边缘技术为基础,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两大领域关键性创新,同时结合微软从中国到全球的安全能力与覆盖广泛的合规认证体系,帮助汽车行业企业高效、安全、合规进行全球化布局。


针对智能座舱场景,基于语音语义及数据架构的底层平台,微软推出智能语音对话解决方案,让用户体验更智能的驾驶座舱交互感受。该方案支持超过70个语种、超过140个地区语言及方言,服务范围可覆盖全球;支持完全定制化的跨语种神经元网络语音,实现快速开发与部署,在跨设备、跨场景进行应用;结合微软广泛的汽车行业应用与客户自主的生态与客户体验,将助力车企打造全球、互联、安全的智能座舱系统。“微软并没有造车计划,微软在汽车行业的原则是不直接参与竞争,而是专注于服务汽车行业客户。”微软中国副总裁、微软中国区企业商用事业部总经理袁以拓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重申了微软在汽车产业中的定位。


点评:作为全球科技巨头,微软一直以来都游离于汽车之外。此次的汽车和移动出行方案发布,标志微软终于开始进入汽车赛道,目前微软已经与多家车企或自动驾驶公司等展开了深入合作。小鹏、现代、大众、博世、采埃孚等都是微软服务的对象。微软还是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基因,坚决不碰汽车制造,这个是对的。相对来说,苹果造车的新闻层出不穷,但仅仅在6月6日2022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展示过一套能接管整个车机系统、控制车内所有屏幕的全新CarPlay。


点评:汽车的迭代会否遵循摩尔定律?


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汽车的迭代会否遵循摩尔定律?


一个从事座舱行业的朋友告诉笔者,尽管你说的这个观点目前来看越来越正确。但这句话“外行听不懂,内行很忌讳”。


是的,随着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逐渐成为智能汽车的核心体验,其更新迭代速度就会取决于最核心的芯片迭代速度,从这个角度来看,汽车的迭代周期将开始追随摩尔定律。这一点从今年理想ONE的退市就可以看出来。


2019年12月,理想ONE启动交付,2021年,理想ONE改款,2022年,理想ONE停产,不到三年,理想ONE这条产品线经历了量产-迭代-停产,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丰田卡罗拉已经存在56年历史,在这56年间,根据时代变化和技术发展,丰田卡罗拉也才实现了12代的产品革新。


没有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束缚,电动车的竞争转移到了智能化、辅助驾驶、续航等层面,发动机五年、十年都不会有变化,但是芯片、屏幕、软件迭代周期比汽车短很多。


因此,车企是焦虑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产品就落后了,只能一直推新,一直迭代。


此外,今年包括极氪、福特在内的多家新能源车厂都在升级自己的座舱芯片。这种快速迭代会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座舱硬件的升级会增加额外成本,消费者也不可能像换手机一样,每年都换新车,或者换新主板。


智能化打破了原有的秩序。很多原有的界限被打破,诸如汽车迭代速度被从40-50个月缩短至12-15个月的时间。事实上,在智能化的推动下,汽车越来越像数码产品,智能汽车的这种迭代方式,更像是手机行业的节奏。某车企发布了一款新车,搭载高通8155芯片,第二天,高通发布新旗舰汽车芯片——高通8195,这意味着哪怕你是昨天发布的新车,也能在一夜之间变成“落后”产品。


这种状况之下,车厂如何能跟上摩尔定律的迭代?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手机。通过carplay,实现车机联动,这种情况下手机厂商貌似掌握了汽车座舱的未来发展方向。苹果、华为、OPPO都在今年推出了自己的车机模式。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也就可以理解蔚来、吉利都要造手机了,可以理解为一种战略性防御。


所以,换手机还是换芯片,成为未来智能座舱升级换代的重点。而手机迭代的背后,还是离不开芯片厂商。


最后,凭借先发优势、技术积累和先进工艺,高通和英伟达两家分别在智能座舱领域和智能驾驶领域取得垄断地位的对手将要会师,开始双雄竞争。而在美国重重打压下的国产车载芯片如何在强敌环伺的竞争下破局?


对智舱芯片来说,随着车内元宇宙、非触摸式交互,舱泊一体等一系列智能座舱场景落地,智能座舱SoC的算力发展整体向PC看齐趋势,当前市场上主流的座舱芯片未来将会被更高算力的SoC所取代,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追求极致算力的智舱SoC芯片将会获得市场青睐。


思来想去,如果国产芯片被迫无法用7nm流片。国产芯片的机会在于满足客户需求和解决痛点,尽管算力竞争白热化,但功耗、成本和面积的大幅提高也在增加,算力的增加不会是无限的,与动辄上千TOPS的算力相比,精准高效的AI算力以及更好的软件是培训显得更为重要。


在新型电子电气架构变革的过程中,车载SoC市场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那些围绕用户需求为中心,深耕技术的芯片企业,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


文章来源于:电子工程世界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