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12月3号,华尔街日报爆出重大消息:计划将生产移出中国,并积极寻求在亚洲其他地区生产产品,尤其是印度和越南。在有着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这里不仅是软件外包的天堂,还是印度的信息化产业中心,消费电子制造业如野火燎原般崛起。像是、和硕和印度Tata集团这样的巨头雇佣着几十万印度人7*24小时组装代工,还有数不清的小公司正在疯狂涌入。
本文引用地址:
第一工厂何去何从?
是由中国台湾商人郭台铭在1974年创立的,1988年富士康来到内地投资建厂,目前已经在内地有40个研发和生产园区,比较著名的是深圳、武汉、成都和郑州工业园区,
郭台铭曾经说过,他到哪里建厂,就是给谁赏饭。话说得有些夸张,但富士康比起其他企业还是略有底气的。在2020年中国的出口百强中,台企占了1/3,郑州富士康更着凭借绝对优势高居榜单第一。巅峰时期,富士康在内地有超过100万名员工,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外,以富士康为核心的产业群内有众多上下游企业,为产业群提供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的服务业企业,它们同样带来了数量庞大的就业岗位。
然而近两年富士康的情况并不算好,疫情和用工难的问题让生产线变得不稳定。但最看重的是什么?自然是代工企业的高效和稳定。郑州富士康鼎盛时期占据了iphone85%的产能,现在的份额虽有下滑,但全球一半的iphone也是河南富士康造的。
如今订单交付出了问题,苹果的Plan B也就应运而生了,苹果方面正在加快在全球分散建厂的进度,并要求供应商们也积极响应搬家的号召。同时中国制造业正在转型期——从人口红利时代转到技术红利时代的窗口,普通工人不满足于重复单调的组装电子产品,而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用机器代替人力。
无论是客户要求,还是富士康内部问题,这都在无形中将低端制造业推向等劳动力更加低廉的地区。但无论是苹果还是富士康,想离开中国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生产线真的能代替中国吗?
苹果想离开中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康奈尔大学的弗里德曼表示:“越南和印度不是中国。他们无法以这种规模、质量和周转时间以及基础设施的可靠性进行生产。”。
而供应链专家也同样认为,除非印度和越南等地也可以进行NPI,否则这些地区将继续处于次要地位。
印度电子组装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排队交接班(图源:Google)
与此同时,当下正值全球经济下行,苹果公司的招聘正值放缓,很难为新的供应商和新国家的NPI工作分配人员。数十年来,Apple和中国一直紧密联系。目前,大约95%的iPhone供应仍来自中国。而国内生产iPhone的工厂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所以短时间内苹果和富士康不可能会摆脱对于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毕竟现在中国的电子行业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善且庞大的产业链。
话虽这么说,无论是富士康还是国内其他,想要不被订单牵着鼻子走就要抓紧时间转型升级,与其他智能设备企业建立合作,不然一旦大客户撤出中国就会面临利润和员工的损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