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成功制造了第一台轮毂电机驱动汽车,虽然他先后制造了两驱、四驱与混合动力构型,但是由于三电技术不成熟,轮毂电机驱动技术没有得到推广。
1940年轮毂电机被应用于矿卡等大型特种车辆。近20年,轮毂电机在皮卡、轿车上得到了初步应用,验证了轮毂电机在分布式控制与效率方面具备巨大的潜力,其主要应用障碍在于在保证轮毂电机转矩输出能力与能量转化效率前提下减低重量与体积,即提升转矩密度。
图1 轮毂电机发展阶段
转矩密度是决定轮毂电机应用的关键因素。通过设计大直径外转子电磁拓扑,增加稀土永磁体用量等手段,轮毂电机转矩密度得到显著提升。随着电机多物理场设计软件的成熟以及电机优化方法逐渐普及,多种不同总体构型、电磁拓扑的轮毂电机设计方案得到了发展,电机设计细节得到优化。目前,径向磁场轮毂电机额定转矩密度可达19Nm/kg以上。单方面追求轮毂电机的转矩密度会影响其散热和结构强度。虽然转矩密度在大多数轮毂电机研究中是优先考虑的,但转矩密度与其他设计要求之间的权衡增加了设计难度。轮毂电机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效率与汽车动力性能指标兼顾困难;轮毂电机零件与轮毂结构件集成困难,热源集中,簧下质量大;轮毂电机批量应用受其转矩密度限制。
图2 轮毂电机总体构型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前沿技术之一,凭借其直接驱动车轮、结构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实现更精准的车辆控制等优势,正逐步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成为推动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与此同时,角模块技术作为轮毂电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成了电机、制动、转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动态性能和能效,还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提供了更为灵活和高效的硬件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轮毂电机与角模块技术的融合应用正加速推动着汽车产业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来源:AEE汽车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