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子商情从中国执行消息公开网了解到,7月2日,德科码(南京)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苏01破12号的案件中,被提交强制清算与破产申请。这是自5月以来,该公司第二次被公开提交破产申请。
资料显示,今年5月,德科码(南京)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德科码”)已被提交强制清算与破产申请,案号为(2020)苏01破申23号,申请人为王婷婷,办理法院为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时间为2020-05-13。
自2017年起就相继被爆出欠薪丑闻,在去年6月遭到员工、供应商、工程商陆续向法院起诉后,撕下了这一家号称投资30亿美元,成立不足4年却早已国内“名声鹊起”的晶圆厂的层层伪装,实际上只是个诉讼缠身、拖欠供应商货款、欠薪、还欠税的空壳公司。
2019年11月5日,因销声匿迹过久,南京德科码被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正式公布为失信被执行人。国际电子商情从中国执行消息公开网了解到,单南京德科码就有54条被执行信息。
借“造芯”之名,回内地“画饼”
资料显示,南京德科码成立于2015年12月,法人代表为李某。据悉,在公司注册成立前几日,德科码“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CIS)产业园”项目就已经签约落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南京开发区”),总投资号称约25亿美元。而李某 ,在成立德科码之前,曾在中国台湾地区成立Tacoma公司,后兼任主要经营LED、CMOS相关产品的TM Link国际分支机构总裁。
2015年,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开始倾力投资集成电路产业,鼓励科技创新,看到机会的李某开始与TM Link筹谋借助国内政府资源进行投资建厂,先后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注册成立了南京德科码和淮安德科码。
当时的媒体报道中,对于德科码,大都是诸如“建成后将填补中国 CIS 产业的空白”、“弥补南京电子信息产业‘缺芯’的不足”、“将填补国内相关产业的空白”等诸多溢美之词,谁能想到后续这三个围绕CMOS图像传感器布局的项目都未能善终。
1.南京
2016年6月,南京市政府、南京德科码以及TowerJazz宣布合作在南京建设晶圆厂,宣布的总投资额已经达到30亿美元,金额和南京当年3月签约的台积电项目体量相当。
据前期规划,项目将分期建设。一期项目为一座8寸晶圆厂,以电源管理芯片、微机电系统芯片生产为主,预计投产后产能为4万片/月。二期项目规划为8寸晶圆厂1座和12寸晶圆厂1座,预计总投资不低于25亿美元。其中,8寸晶圆厂以电源管理芯片、射频芯片生产为主,投产后产能为6万片/月,12寸晶圆厂以自主开发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生产为主,投产后产能为2万片/月。该项目还将建设封装测试厂、设备再制造厂、科研设计中心、IC设计企业和配套生活区。
不过,随着项目的推进,很多问题开始显现,本身没有融资能力、完全依赖政府财政的“空壳”项目,迅速“烂尾”。
此前的报道指出,一名在德科码工作约两年的员工介绍称,南京德科码在2016年5月底开始动工,同年年底开始大规模招人。不过“最初规划招满2000人,但招到100多人的时候就开始出问题了”。
“德科码早期运营资金均靠政府投资,不过工程建设费用、供应物料费用,最终全部由中建二局以及供应商垫付。”据他描述,南京市政府总计向德科码投资约2.5亿元,资金是分批到账,所以“烧钱”速度超过投资时,问题就爆发了。
2017年8月,德科码向TowerJazz一次性支付1800万美元作为技术授权费直接耗光了德科码的现金流。“2017年9月,德科码开始欠薪,其后长期处于‘时常欠薪、偶尔部分补发’的状态。”
“2018年底,政府又到了一笔资金,给员工补发了两个月薪水,但没补全,还欠着不少。从这次补钱之后,德科码再也没发过一笔钱。”2019年2月,德科码又向TowerJazz支付了900万美元的技术授权费,政府资金再次耗空。3个月后,德科码发布了等同于破产公告的“全体休假”通知。
2.淮安
比起南京,李某在淮安的“造芯”进展似乎比较“顺利”。
2016年1月,李某通过码扬(上海)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出资4000万与江苏淮安市政府合作,投资成立了淮安德科码,并于2016年3月开工建设。但是在淮安德科码开工之后,因为承诺的投资并未到位,李某最终宣布退出。刚刚开工的德淮项目也因两家德科码出现经济纠纷停滞,直到2017年淮安政府出资后该项目才重新启动。
当时有报道指出,由于承诺投资但并未投资的李某踢出淮安项目后,在2017年1月也退出了码扬上海公司,法人变更为淮安德科码夏某。据悉,李某之后还要求夏某不得使用“德科码”作为公司名并要求赔偿,同年8月,淮安德科码正式更名为德淮半导体。
3.宁波
深知淮安和南京的项目已经“玩砸”,李某并未消停,到2019年初又召集部分德科码人前往宁波注册了承兴半导体。
同年8月,据宁波市奉化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显示, 承兴(宁波)半导体设计中心项目,投资额687.59万美元,在奉设立项目设计中心,主要从事新能源芯片、5G射频芯片、感应芯片、图像传感芯片和机器人应用芯片等方面的研究。
据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李某从宁波拿了700万投资之后又不管了,现在这个项目(大概 )也黄了。”
国内半导体产业切勿“浮躁”
近几年,由于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国产替代”需求加速,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力度与日俱增,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尤其今年以来力度更大,国内多地相继宣布有百亿级甚至千亿别体量的半导体新项目落地,国内半导体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产业受益的同时,此前试图“讲故事”圈钱 的半导体项目相继爆雷,折射出当前国内半导体产业“浮躁”的一面。
湖南创芯停摆
成立2010年8月,注册资本3100万美元的湖南创芯曾是湖南首家开放式集成电路工厂,6英寸晶圆设计产能为3.5万片/月。其8英寸及12英寸晶圆产业园项目被列入2016年河北省重大项目。但同年,该公司逐渐出现各种经营问题,比如拖欠300多位员工工资长达一年之久(保守估计700万),并已处于停产状态,员工均已放假。
2016年11月,创芯的部分被中创环球2.35亿港元收购。今年1月,比亚迪半导体以3.96亿元拍得创芯的土地使用权。
陕西坤同爆雷
成立于2018年7月,坤同半导体落户陕西沣西新城,其项目计划总投资400亿元,意向总占地2000亩。立项之初预计项目建成后年产值不低于人民币260亿元,可带动柔性半导体产业链产值超180亿元,直接吸收就业人员超5000人。项目核心是产能规模为30K片/月大片基板的第六代全柔性AMOLED示范量产线,基板尺寸为1500mm×1850mm,产品以中小尺寸柔性AMOLED显示屏模组为主。
但如今,坤同的处境艰难,甚至发不起工资。据报道,该公司自2019年12月26日拖欠全员工300多员工薪水,预计总额约千万元。但坤同董事长表示“不管有多少困难都会做下去”。
据悉,坤同的3家股东中,北京坤同科技为董事长所有,GSF Global来历不明,而沣西发展集团则代表政府出资。但迄今为止,除政府以实缴资本出资之外,另外两家股东出资额均为零。
“现在呢,有东西(技术实力)的人,往往因为口才不好,拿不到投资;一些人又借漂亮话拿了钱,最后让政府收拾残局”,有业者建议:“国家政策扶植国内半导体产业力度的同时,应建立核查制度,避免让不法之徒趁机‘圈钱’。虽然半导体行业投资周期长,也存在进展不佳的可能,但为了避免‘有心人’钻了空子,投资各种支出用途都应查清楚,查明白。让那些并非脚踏实地搞技术创新望而却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