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自闭症)是一种国际性话题,其病因机制和谱系特征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无法根治。全球公认的治疗目标是通过早期干预改善孤独症患者的生活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根据美国CDC的数据,孤独症的发病率约为3%,而中国约为0.7%,患者总人数接近1000万,并且每年新增患者15-20万人。
在今天召开的第三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上,上海千丘智能团队创始人侍淳博分享了他们专注于孤独症康复的数字疗法探索与实践。他们通过VR(虚拟现实)和XR(扩展现实)技术,结合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发了一系列创新康复产品,旨在为孤独症儿童提供高效、便捷的干预方式。
侍淳博介绍:“孤独症儿童的康复需求巨大,但现有医疗机构在评估和诊疗之外,往往难以提供系统的康复服务。”面对这种现状,上海千丘智能的团队以“用XR技术赋能孤独症儿童康复”为目标,尝试打破这一瓶颈,为患者提供可标准化、可推广的干预方案。
XR赋能:重塑孤独症康复场景
上海千丘智能团队通过XR技术,开发了虚拟康复场景,帮助孤独症儿童提升生活技能。例如,他们创造了一个虚拟超市的场景,目标是让孩子通过沉浸式的模拟训练,学会如何独立购物。这一设计源于家长们的共同愿景:“什么时候我的孩子能帮我去超市买东西?”侍淳博表示:“这是我们团队成立四年来一直专注的事情——用虚拟的力量帮助孩子在现实中获得力量。”
除了超市购物,他们还开发了多种基于真实生活的感知训练内容,包括行动指导、社交适应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孩子不仅能在训练中获得提升,更能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自信地应对日常挑战。”侍淳博提到。
上海千丘智能的孤独症数字疗法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侍淳博强调:“我们非常尊重循证医学对疗效的指导性要求,所有的干预效果都基于临床数据。”团队在多家三甲医院进行了超过600例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 无不良反应:所有测试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证明该疗法是安全的。
· 显著效果:经过20次左右的训练,在孤独症核心症状的多个维度上取得了临床意义的提升。部分案例显示,孩子从不敢坐地铁,到能够独立乘坐地铁;从无法与人互动,到能够进行简单的社交。
“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改善和生活技能提升是我们评估疗效的两个重要指标,美国的研究显示,这样的数字疗法有效率高达80%,我们的实践结果也逐步与国际接轨。”侍淳博补充道。
创新与未来:数字疗法的无限可能
在短短几年内,上海千丘智能团队已完成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的关键步骤。他们的孤独症康复产品已在多家三甲医院应用,并逐步实现市场化:
·2022年:团队成立,完成早期研发。
·2023年:成果转化,产品进入实际应用。
·2024年:完成A轮融资,扩大市场推广。
·2025年:计划进一步创新并将孤独症康复产品全面市场化。
未来,团队计划将康复产品从医院推广到家庭,甚至让孩子可以“带着产品走上街”。同时,他们还计划拓展更多精神类疾病的应用场景,包括社交恐惧症、多动症等。侍淳博展望道:“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将XR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精神类疾病领域,每一个领域都值得深耕。”
侍淳博在演讲的最后向与会者发出热情邀请:“XR只是我们探索的一条腿,我们也希望与更多专家、老师和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数字疗法的发展。”他相信,未来通过技术与医学的深度融合,孤独症康复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更多家庭带来希望和改变。
此次演讲不仅展示了上海千丘智能在孤独症数字疗法上的突破,也为精神类疾病的数字化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正如侍淳博所说:“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孤独症孩子都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不仅是家长的期待,也是我们团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