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您的信号源和示波器吗?上期我们主要分析了示波器触发的基本概念以及作用和分类,本期我们分享示波器触发源和耦合以及存储的关系:
触发源和耦合
触发源:通过图1可以看到,触发电路与被测信号处理电路是并行结构,所以触发电路并不会影响到被测信号的数字化处理,那就决定了触发信号不光可以从被测信号引入,还可以通过其他通道、外触发通道等引入。当被测信号过于复杂或者没有特定的特征时,我们无法通过被测信号来完成触发,这时就需要其他触发源来完成触发。
如:一组成分十分复杂的信号,其周期和特征都不明显,触发条件无法设置,这时就可以通过信号源产生一个触发信号来完成触发并显示。
触发耦合:当触发源引进的触发信号存在很多干扰和噪声的时候,我们就要通过触发耦合来净化接收的信号。使触发电路能够完成预期的工作,不出现误触发。
下表给出了一种示波器的触发偶合的方式和作用,其他种类不尽相同。注意触发耦合与垂直通道偶合有本质区别,垂直耦合将影响到被测波形。
Tektronix公司的TDS3000B系列示波器的触发耦合方式
2.触发与存储
传统的模拟示波器由于没有存储单元,触发只是示波器显示波形的一个起始信号,单单定义了波形的起点。但是新一代的存储示波器由于把模拟信号数字化,并且存储到内存之中,触发作为一个定义点也同样被存储到内存,这种模式就决定了可以把触发点放到内存中的任意一个位置。有了这个特性我们就可以看到触发之前的波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预触发。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被测信号不断地被引进到示波器,这些数字化的信号遵循先进先出的原理存储到示波器内存中去的。一般的示波器的存储长度都是一定的。当在存储器中定义了触发点的位置后,当波形点满足了触发条件,该点就被固定在存储器定义的触发点上了,这时还要参考一个参数就是触发延时,它规定了触发点到起点的时间距离,是我们事先定义好的,存储器的起点也就固定下来,这时示波器存储器变成了只进不出,后进来的信号直到填满存储长度为止,存满后再重新刷新。
如果是单次捕获就只存储刷新一次。很容易看到存储器起点到触发点这段时间记录的波形数据就是触发前的波形信息,我们称之为预触发。而触发点到存储器终点的波形称之为后触发。
当我们充分利用好触发与存储长度,就可以分析故障的原因和结果。
例:一个串行处理过程如下图,在第四个单元输出端总在一段时间出现一个跳变的错误信号,但检查输出单元电路没有发现问题,怀疑是前端某个单元出现问题,检查。
把输出端信号接到示波器2通道,把中间环节一单元存储信号接到示波器1通道,以输出端2通道的跳变信号作为触发条件进行单次触发,得到下图:
我们发现:每当中间环节一的信号出现了一个毛刺错误信号,总是伴随着输出端的错误跳变,我们找到了事件原因,问题出现在中间环节一。这是一个应用预触发的很好例子。
通过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触发配合存储器一起正确运用,可以分析事件的原因,也可以找到事件的结果。认真分析您要测量的信号,灵活运用触发和存储,才能更快更好的解决您所面对的问题。
综上所述,要利用示波器准确测量信号首先就需要了解具体信号的特征以及需要触发信号的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