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尽头是铁岭”,那半导体科技的尽头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5-19  

3D NAND层数,越越多

2022年是NAND闪存的35周年。IC Insights最新的预测数据显示,2022年NAND闪存资本支出将达到299亿美元,增幅8%,超过2018年278亿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而299亿美元规模则占2022年整个集成电路行业资本支出1904亿美元的16%,仅落后于晶圆代工行业。

图片来源:IC Insights

下表显示了几大NAND制造商的3D NAND层数主要计划:

图片来源:Blocks & Files

行业人士预测,三星电子将有望在现有176层3D NAND的基础上,于2022年底推出200层甚至更多层的第8代NAND闪存,并借此成为第一家通过在128层单堆栈中增加96层来发布224层NAND闪存的芯片制造商。与 176层相比,224层NAND闪存的生产效率和数据传输速度将提高30%。

美光176层3D NAND闪存自2020年11月批量出货以来,在数据中心、移动设备中得到了广泛采用。该公司计划在2022年末开始量产的232层NAND芯片采用3D TLC架构,原始容量为1Tb(128GB)。该芯片基于美光CuA(CMOS under array)架构,并使用NAND串堆叠技术在彼此之上构建两个3D NAND阵列。CuA架构设计加上232层NAND,大大减少了美光1Tb 3D TLC NAND存储器的裸片尺寸和生产成本,使美光能够具有芯片定价权。

图片来源:美光

但美光没有公布232层 3D TLC NAND IC的I/O速度或平面数量,只是暗示与现有的3D NAND设备相比,新的内存将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这对采用PCIe 5.0接口的下一代SSD特别有用。而从美光公布的NAND技术路线图可以看出,在2YY层量产稳定后,美光将继续3XX架构开发,并积极探索4XX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其3D NAND路线图也被规划到了500层。

图片来源:美光

据TechPowerup报道,西部数据与铠侠(Kioxia)合作开发的第六代162层BiCS Flash将会在今年量产,届时将可实现单片晶圆100TB容量的能力,相比2020年的70TB有所增加。接下来,双方计划在2024年推出堆叠层数200层以上的BiCS+产品,主要用于数据中心,有望比目前的第六代162层BiCS Flash传输速度提高60%,每片晶圆的容量也将提高55%。到2032年,将出现500层堆叠的NAND闪存。

图片来源:西部数据

不过,铠侠方面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也许很多人觉得层数是3D闪存容量最关键的参数,但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层数增加会带来制造成本的直线上升,而业界对性价比型的闪存需求一直存在。

SK海力士最新的3D NAND是512Gb 176层堆叠的3D NAND,随着对企业存储应用的日益关注,SK海力士预计将在2023年迁移到196层。不过在2021年3月的IEEE国际可靠性物理研讨会上,SK海力士CEO李锡熙说,“通过改进DRAM和NAND各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将来有可能实现10nm以下的DRAM工艺和堆叠600层以上的NAND。”

图片来源:SK海力士

国内方面,长江存储用短短3年时间实现了从32层到64层再到128层的跨越,而近期据业内人士透露,长江存储已向少数客户交付了其内部开发的192层3D NAND闪存样品。

总的来看,闪存资本支出在2017年开始飙升,当时该行业正向3D NAND转型,此后每年都超过200亿美元。随着NAND闪存供应商准备从2022年底到2023年进入200层以上产品的竞争,一批NAND闪存工厂也进入了新建和升级名单中,包括:三星的Pyeongtaek Lines1和2(也用于DRAM和代工);三星在西安的二期投资;铠侠在日本岩手的Fab6和FabK1,以及美光在新加坡的第三家闪存工厂。此外,SK海力士为其M15工厂的剩余空间配备了NAND闪存。

晶圆尺寸,越来越大

宽禁带半导体晶圆尺寸由6英寸向8英寸升级正成为行业趋势,最新的消息包括:

——4月26日,Wolfspeed宣布其位于美国纽约州莫霍克谷(Mohawk Valley)的SiC制造工厂正式开业,这是全球首座且规模最大的200mm SiC工厂;

——5月6日,半导体材料企业Soitec发布了其首款200mm碳化硅SmartSiC™晶圆;

——5月9日,业内消息称,联电近期正大举购置新机台,加速布局8英寸晶圆宽禁带半导体制造,预计下半年陆续进厂;

此外,在硅基氮化镓领域,泰科天润湖南生产线建设了全球首家8英寸硅基氮化镓IDM量产线,目前已经大规模出货。公司计划投资60亿元扩建苏州8英寸氮化镓研发生产基地,全线投产后将形成年产78万片功率控制电路及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的产能。而全球最大的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制造商英诺赛科在完成30亿元的D轮融资之后,计划在2025年之前将月产能由当前的10000片/月提升到70000片/月。

与半导体行业发力12英寸硅晶圆的目标类似,由6英寸向8英寸的升级将有利于宽禁带半导体大幅降低成本。以碳化硅为例,和传统的硅器件相比,碳化硅生长缓慢,尺寸小(6英寸为主,少量8英寸有商业化,而硅则是12英寸),因此成本居高不下。加之目前应用领域有限,而且是最近一两年才开始爆发式增长,因此产能的扩张明显落后于需求的增长,规模效应还没有发挥出来。

当前,宽禁带半导体制造商科锐、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罗姆等SiC头部企业大多采用IDM模式,积极扩充产能是行业发展“关键词”。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化合物半导体分析师龚瑞骄指出,“SiC衬底具有极高的产品附加值,另外其制程技术复杂,它的晶体生长速度也非常缓慢,是SiC晶圆产能的关键制约点。未来我们认为取得SiC衬底资源将是进入下一代电动车功率器件的入场门票。”

稍早之前,2022年2月,英飞凌宣布斥资逾20亿欧元,在马来西亚居林工厂建造第三个厂区。建成之后,新厂区将用于生产碳化硅和氮化镓功率半导体产品,每年可为英飞凌创造20亿欧元的收入。

ST也在继续投资扩建在意大利Catania和新加坡的SiC产能,计划到 2024年将SiC晶圆产能提高到2017年的10倍,以支持众多汽车和工业客户的业务增长计划。

罗姆在日本阿波罗筑后和宫崎新工厂将于2022年投入运营,预计可提高SiC器件产能5倍以上。此外,罗姆还将在2023年8月把马来西亚的半导体工厂产能扩大1.5倍,计划到2023年8月建成。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IDM企业、晶圆代工企业与本土新兴势力的共同参与,宽禁带半导体的制造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扩大,继而引发连锁效应,提升上游晶片、原材料、设备需求量的同时,大幅降低规模化生产成本。

PMIC芯片,8英寸转向12英寸

据台湾电子时报报道称,多个采用8英寸晶圆制程工艺的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已转向12英寸,且高通、苹果、联发科等大客户进入12英寸制程后已陆续放弃此前争取到的8英寸产能。

消息人士称,随着高通和联发科等寻求转向12英寸制造电源管理芯片,二三线晶圆厂将在2023年释放更多可用的8英寸产能,虽然今年晶圆代工产能不会松动,但2023年二三线代工厂有望空出更多8英寸产能。

根据集邦咨询的调研,大部分PMIC基于8英寸0.18-0.11微米工艺制造。早在疫情之前,8英寸产能的紧缺就暴露了出来。2016前后,电动车等新应用刺激出大量包括PMIC在内的“小芯片”需求,让本该被12英寸替代的8英寸产能落入紧缺。2020年缺芯潮爆发,加剧了这一结构性短缺,导致包括PMIC在内的一系列小芯片严重缺货涨价。

芯片厂对于8英寸晶圆的扩产,主要是用“去瓶颈化”的方式增加少量产能。据集邦咨询预测,2020至2025年全球前十大晶圆厂8英寸等效晶圆产能复合年增长率仅3.3%,相比之下12英寸的年增量是10%。由此可见,各厂扩产重心早就放在12英寸之上。

制程工艺,越来越小

3nm工艺是2022年晶圆代工业竞争的重点。

台积电在最新的3nm工艺上继续选择采用FinFET晶体管架构,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希望通过研发团队的不断创新,用新的方式持续提升FinFET的性能;二是希望客户能够尽快的无缝升级技术和产品以获得更优的体验。与5nm相比,预计将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的3nm工艺速度提升10%-15%,功耗降低25%-30%,逻辑密度是前者的1.7倍,SRAM密度提升20%,模拟密度提升了10%。

图片来源:台积电

而三星电子的计划是在2022年上半年开始生产首批3nm芯片,第二代3nm芯片预计将于2023年开始生产。三星电子3nm GAA工艺将采用MBCFET晶体管结构,与5nm工艺相比,面积减少35%,性能提高30%,功耗降低50%。根据规划,三星将于2025年推出基于MBCFET的2nm工艺,而台积电的规划则是在2025年如期量产2nm晶圆。

在2021年引入新制程节点命名之后,英特尔的Intel 4将在2022年下半年投产,并于2023年出货,这些产品包括面向客户端的Meteor Lake和面向数据中心的Granite Rapids;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量产的Intel 3,凭借FinFET的进一步优化和在更多工序中增加对EUV使用,较之Intel 4将在每瓦性能上实现约18%的提升,在芯片面积上也会有额外改进。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台积电宣布启动1.4nm芯片制程工艺的开发,将在今年6月将其3nm工艺研发团队转为1.4nm工艺研发团队。而与此同时,有消息称,三星对此也将采取相应措施。

不过,相比之下,英特尔的规划则更为激进,将在2024年推出的Intel 20A和将于2025年初推出的Intel 18A将标志着半导体制造业“开启埃米时代”。

文章来源于:国际电子商情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文章

    在二线。你的钱是第一,第二,第三个位置是 100%,然后是 100%或者 100%。第二行的最后一个位置叫循环位。不管是在哪里 S3 矩阵还是 S 在 6 矩阵中,所有循环 BT 都有......
    汽车雷达传感器分类 汽车雷达传感器在哪个位置;   在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发展过程中,汽车对周边环境的感知与理解,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基本前提。传感器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础,只有......
    中电朗忆携绿电乾恒与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政府签署100MW飞轮储能独立调频项目战略合作协议;5月22日,“沈阳中电朗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朗忆”)董事长苏宁携中电朗忆控股公司“绿电乾恒(沈阳......
    以看到整块代码都跟着右移了一定距离 3.2 快速定位函数和变量的定义 大家在调试代码或编写代码的时候,一定有想看看某个函数是在那个地方定义的,具体里面的内容是怎么样的,也可能想看看某个变量或数组是在哪个地方定义的等。尤其......
    年产绿氢1230吨 华电25兆瓦制氢项目预计4月底投入试生产;3月4日,春寒料峭中,辽宁华电铁岭25兆瓦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工程现场,50余名工人已经复工返岗,投入到项目的设备联动调试工作中,拉弓......
    米的位置,那么这个 100 米就是一个绝对位置,我们不管在哪一个位置,都能通过走到这条街 100 米的位置找到这家咖啡店。 在定位指令里,就分为增量式的 INC 指令和绝对式的 ABS 指令。 2......
    ; 或者 2个16位过滤器,包括:STDID[10:0]、IDE、RTR和EXTID[17:15]位。 上述的不同 配置可以产生下面的情况; 共有两个接收邮箱FIFO0和FIFO1,通过下面的寄存器决定数据存储在哪个......
    图2.2.1的流向,假如这几个中断源都没被屏蔽,并且都是IRQ模式,因此就要判定哪个中断源的优先级最高,使其在INTPND寄存器中对应位置1,CPU转向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让中......
    STM32引脚中的BOOT1在哪里;STM32是ST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导体)推出的一系列32位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关于STM32的BOOT1引脚,它主......
    路:      当内部触发中断后,SUBSRCPND相应的位置1,代表某个中断发生。并且SRCPND的相应位也置1。      对于普通中断IRQ,当同时发生几个中断的时候,我们要通过优先级来决定哪个先执行,哪个......

我们与500+贴片厂合作,完美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为品牌提供定制化的推广方案、专属产品特色页,多渠道推广,SEM/SEO精准营销以及与公众号的联合推广...详细>>

利用葫芦芯平台的卓越技术服务和新产品推广能力,原厂代理能轻松打入消费物联网(IOT)、信息与通信(ICT)、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及工业物联网、装备及功率电子...详细>>

充分利用其强大的电子元器件采购流量,创新性地为这些物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我们的高效数字营销技术,不仅可以助你轻松识别与连接到需求方,更能够极大地提高“闲置物料”的处理能力,通过葫芦芯平台...详细>>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半导体产业生态系统。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互联网生态公司。目前,我们已成功打造了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大健康医疗、机器人和材料等五大生态领域。更为重要的是...详细>>

我们深知加工与定制类服务商的价值和重要性,因此,我们倾力为您提供最顶尖的营销资源。在我们的平台上,您可以直接接触到100万的研发工程师和采购工程师,以及10万的活跃客户群体...详细>>

凭借我们强大的专业流量和尖端的互联网数字营销技术,我们承诺为原厂提供免费的产品资料推广服务。无论是最新的资讯、技术动态还是创新产品,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迅速传达给目标客户...详细>>

我们不止于将线索转化为潜在客户。葫芦芯平台致力于形成业务闭环,从引流、宣传到最终销售,全程跟进,确保每一个potential lead都得到妥善处理,从而大幅提高转化率。不仅如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