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付斌
脑卒中是健康的第一杀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脑卒中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脑卒中疾病负担日益增加。手功能康复是卒中康复的难点,如何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手功能一直都是康复工作者们需要迫切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手功能康复机器人作为近年新兴的手功能康复治疗方法之一,已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
2024年11月22日,在“第三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上,上海希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孟铭强以“脑卒中软体康复机器人”为主题,分享了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在临床上的应用。
孟铭强分享,脑卒中是第一大杀手,而我国脑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位居全球首位,因此康复需求非常迫切。
传统来说,应对脑卒中,使用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方案,不过这种方案成本高效果差。具体而言,第一代外骨骼机器人主要针对截瘫患者体积大、重量大、价格高、便携性差;第二代外骨骼机器人主要针对卒中患者价格高、重量大、被动康复、舒适性欠缺。因此,行业需要新一代的产品技术。
软体机器人是一种新型柔软机器人,便于人机融合与交互,也更安全。软体机器人本体一般利用柔软材料制作区别于传统机器人电机驱动,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方式主要有气动、介电弹性体(DE)、形状记忆合金(SMA)等,科学家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软体机器人,很多软体机器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各种软体生物,如章鱼。
与外骨骼不同,软体机器人采用创新驱动方式,取代传统机器人依赖复杂电机、编码器和传感器的驱动系统。其柔性特性不仅增强了适应性,还提升人机交互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同时制造成本仅为传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针对由脑卒中的康复需求,希润医疗自主研发了创新康复产品“手功能软体康复机器人”,它将被动康复、主从镜像康复及基于脑机接口(BCI)的运动想象康复等创新技术融入产品,可缓解指关节水肿、僵硬,提升手部肌力,促进大脑神经康复,帮助患者牢牢抓住康复“黄金期”。该产品不仅可应用于脑卒中,同时还可应用于手外伤、脊髓损伤、烧伤等神经损伤引起的肢体障碍患者。
据了解,希润医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掌握的软体机器人核心技术与领先的神经康复算法。现场,孟铭强介绍,患者使用软体康复机器人5周后FMA-hand评分平均提升30%。
值得一提的是,希润医疗在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方面,也与合作伙伴开发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帮助实现更多解决方案。
据悉,在商业化方面,希润医疗构建了“海内外市场并进+B端C端联动”的战略格局,已与多家国内外经销商建立合作,并与数十家医院达成合作,携手共建“样板医院”,实现了营收的稳步增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