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从未像今天这样处于如此危险且复杂的环境之中。很多时候,更便捷的生活意味着要提供更多的个人信息,并交给可能安全也可能不够安全的服务商手里。
为了获取更好的服务,人们愿意牺牲更多隐私吗?银行和知名互联网公司之间,中国网民更信赖谁呢?
近日,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四成多的智能手机网民在网上公开过自己所在城市和自己的照片。两成多智能手机网民公开过自己某一时刻的定位、生日、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公布自己形象视频和工作单位的人相对最少,分别为13.6%和9.5%。仅有14.7%的受访者,未公布过上述信息。
人们在不同领域对于隐私的看法有着天然差异,比如公共场合的监控。63%的人不拒绝在办公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也不反对公司使用这些视频资料。
整体来看,基本上每种场景下都有两成多的人选择“看情况”而不是直接同意或拒绝。这个现象说明了用隐私来置换更优质的服务对于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仍然心存顾虑。这部分人比较谨慎,会三思而行,尽可能地降低交易未知性。
银行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是更受信任的平台。人们对于知名互联网公司的信任名列第三,尽管比前二者的比例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是远远超过了外资企业、创业公司和普通民企。公众对于向机构提供个人信息的信任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征信体系不可避免的要向互联网信息平台扩展的时代里,知名互联网公司在获取信息和获取信任两个维度上,都拥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影响力。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