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栈,这种MCU玩法太有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2-06-21  

 

MCU生态发展大会商,小编听到一个“全栈MCU”概念!

小编印象中,MCU设计分为上游的IP供应商和下游的MCU芯片公司。IP公司专业研究各种技术复杂、较难设计的IP模块,例如处理器IP和PHY等专业模拟接口IP;MCU芯片公司则采购处理器IP并加上其它自研的UART、ADC等常规模块,实现芯片整合,类似于PC机的产业分工。大家熟知的32F103和32F407等高性能MCU多数是购买ARM处理器IP、外置PHY或者购买第三方IP授权。

 

在MCU生态发展大会商,小编听到一个“全栈MCU”概念!

小编印象中,MCU设计分为上游的IP供应商和下游的MCU芯片公司。IP公司专业研究各种技术复杂、较难设计的IP模块,例如处理器IP和PHY等专业模拟接口IP;MCU芯片公司则采购处理器IP并加上其它自研的UART、ADC等常规模块,实现芯片整合,类似于PC机的产业分工。大家熟知的32F103和32F407等高性能MCU多数是购买ARM处理器IP、外置PHY或者购买第三方IP授权。

广告

“全栈MCU”说是处理器内核自己搞、蓝牙和USB高速PHY及以太网PHY这种专业接口IP也是自家研发、连蓝牙和以太网络协议栈及驱动程序也是自有的,完全用不着第三方IP,号称能节省第三方IP的授权费和每只芯片的IP提成费若干,能更实时响应中断和降低功耗,提升传输距离和速度。

带着疑问,小编采访了沁恒微电子公司的产品总监王晓峰。

王晓峰介绍,沁恒也用第三方IP,提成费用可以接受,行业做法是这部分费用增加到芯片成本,最终由用户买单,就是觉得不够灵活,没有“内核自由”,没法针对应用进行适配和整体优化,而且多方IP整合时存在资源浪费。后来一种架构更先进的RISC-V指令集出现,沁恒遂在原8位微处理器内核研发团队基础上扩建,投入32位RISC-V微处理内核研究,并于2020年首家推出基于自研RISC-V内核的通用MCU,型号是CH32V103,当时RISC-V内核的通用MCU在全球仅有一两家,是购买第三方IP整合的。

近年来RISC-V发展势头迅猛,生态越发成熟,MCU玩家成倍增加。现阶段大部分MCU厂家已经可以实现基本外设自研、内核国产可控。下一阶段比较难,是连内核也自研。王晓峰说,沁恒早期选择了一条最困难、最费时的处理器自研路线,现在看来,是非常值得的。他说,RISC-V不在于节省第三方IP的授权费和每只芯片的提成费,而在于掌握核心技术,便于与应用结合提升专业性,实现真正的处理器内核级别的自主可控,担负起对客户的长期保供承诺。毕竟百年大厦不能建在别人的沙滩上,PC机的发展历程历历在目,组装兼容机的电脑城几乎消失在历史进程中。

小编:你们是“内核自由”了,但MCU客户具体能得到什么呢?除了省点提成费之外。

王晓峰说,换成新架构的RISC-V内核后功耗更省、响应更快,这只是基础。WCH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多年积累的连接技术,包括自研的USB高速PHY、以太网PHY、蓝牙收发器等专业接口IP,以及基带算法和网络协议栈,构建了物理层收发器+逻辑层控制器及基带+软件层协议栈的专业级垂直全链IP,加上处理器IP,打造出连接型/互联型/无线型的全栈MCU。

这种内部整合处理器、控制器、收发器、协议栈的“全栈MCU”相比多方购买IP整合、相比单提供物理层的第三方IP,具有更好的软硬件协同性,其内在结合、自成一体、各模块之间兼容性更好,表现为性能强、距离远、功耗低、响应快、体积小、成本低,具体来说。

1、全栈MCU相比外置PHY提升高频高速性能。举例来说,32F107虽然定位于互联型MCU,但是只有12Mbps全速USB、不支持480Mbps高速USB,32F107仅有以太网MAC、需外置以太网PHY;定位更高端的32F407和32F767也需外置以太网PHY和USB收发器,而且占用21个引脚。以USB为例,即使按手册加了外置的ULPI的USB收发器,实测速度仍然比全栈MCU的CH32V307低了很多。

2、全栈MCU的自研PHY相比第三方IP增加传输距离。基于IP级USB技术,沁恒自研PHY并优化,合并共用模块、创建模块间快捷通道、垂直全链紧密衔接,将传输距离提升到了USB规范的两倍。自研的垂直全链IP还能确保更好的软硬件兼容性和协同性,网络协议栈和驱动程序适配了国内外各大主流操作系统和平台。

3、降低运行功耗。CH32V203与CH32F203存储和外设资源相同,但前者采用青稞RISC-V微处理器,实测运行功耗会比后者低20%,CH32V103与32F103资源差不多,实测运行功耗会比后者低30%。这种功耗优化得益于RISC-V架构更新和自研处理器时的内核级优化,不放过每一处可以优化的地方,而如果购买第三方的处理器IP,原则上不能改动,当然也不敢贸然改动那么复杂的处理器,就算想比公版设计降低5%都不容易做到。另外,动态功耗主要由高频信号线上的电容在高低电平切换时充放电造成,内置PHY的引脚电容只是外置PHY的10%以下,故整体功耗低。

4、青稞微处理器首家支持WFE低功耗睡眠指令。其实ARM架构有WFE指令,但RISC-V最初不支持,原因是官方标准没有定义,导致睡眠响应略差,睡眠功耗偏大。沁恒多年研究低功耗的BLE蓝牙MCU芯片,最早注意到这个应用需求,对自研的内核进行扩展优化,在首版青稞微处理器中就支持了WFE指令,降低了睡眠唤醒的功耗。

5、内核级优化提升实时中断响应。沁恒在设计USB3.0等高速芯片时,面对数据量大、状态和控制灵活且多的情况,前者采用高带宽多层DMA自动处理,后者则需要深入微处理器内核改进中断控制器及流程,基于HPE和VTF技术创新解决方案,最终得到更快速的实时中断响应,相比当时的第三方RISC-V提速到3倍,相比经典32位MCU提速到1.6倍。这样对于对于高性能工业应用,可以获得更快的中断响应和实时处理。

6、首创RISC-V高速2线调试接口。在CH32V103面市之前,主要RISC-V处理器IP的调试方案是低速的4线调试接口,萝卜快了不洗泥,终端用户体验不佳。而沁恒在首版青稞微处理器中就提供2线调试接口,相比当时的4线调试接口提速到3.8倍并节省一半引脚,引导了RISC-V通用MCU采用2线调试接口的潮流。

7、全栈MCU相比外置PHY节省I/O引脚,减小芯片体积和节省封装费,减少PCB走线降低整机EMI,紧密结合的单芯片架构还能明显降低整体功耗。

8、既兼容又扩展。出于生态兼容、降低学习成本、产品开发延续性考虑,通常用户会优先选择x86、ARM、RISC-V、8051等主流指令集。青稞处理器支持RISC-V标准指令集,支持业界主流操作系统和主要RISC-VIDE,用户可享受主流的RISC-V开放成熟生态。同时,WCH深入研究应用需求,扩展了一些有价值的新指令,配套MRS开发工具,发挥更佳性能。青稞处理器提供内核手册,能够长期直接响应用户的内核级需求,不至于链接到第三方IP供应商那里。类似地,USB和以太网PHY也是既支持业界标准,又扩展了距离或其它性能。结构上32V208则是基于F103、F107扩展了蓝牙。

小编:既搞处理器又搞收发器,会不会太辛苦?

王晓峰说,处理器IP和高速接口IP确实复杂,需要专业经验和多年研发,不然MCU芯片公司也不会心甘情愿向IP公司付费。做全栈MCU,得定位成IP级芯片公司,是很难,但这是沁恒工程师的专业追求。第三方IP比较成熟,标准设计,无法针对应用优化;而且各PHYIP形状不一、衔接不便、可能浪费面积增加成本。

我们有些工程师可能有强迫症,看到可以提升30%速度、看到可以降低20%功耗、看到可以帮客户节约15%成本,就坚定不移的去优化改进,谁也不忍心阻止他的进取。有个工程师在研究以太网MCU芯片时,注意到常用的网络协议栈编译后目标代码较大,分析其汇编程序,发现大量的字节和半字的读写指令,随即反馈给处理器IP设计团队,研究多种应用的共性需求,最终在青稞V4内核中扩展了字节和半字压缩指令,提升了代码密度,属RISC-VMCU业界首家。

类似情况很多,不满足于基本款,不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设计IP,而是了解并研究应用,在应用中发现新需求,再深入芯片架构底层进行适配优化和改进,让产品更趋完善,将技术创新转换为客户的价值,为客户带来便利!

当前大部分8位MCU并没有用第三方微处理器IP,我们认为全栈MCU不算是新玩法,当条件成熟,业界都打算自研32位微处理器、自研PHY等高速接口IP并提供协议栈时,自然就都是全栈MCU,现阶段下,全栈MCU只是一种基于趋势的选择!

小编独白:太卷!

 

“全栈MCU”说是处理器内核自己搞、蓝牙和USB高速PHY及以太网PHY这种专业接口IP也是自家研发、连蓝牙和以太网络协议栈及驱动程序也是自有的,完全用不着第三方IP,号称能节省第三方IP的授权费和每只芯片的IP提成费若干,能更实时响应中断和降低功耗,提升传输距离和速度。

带着疑问,小编采访了沁恒微电子公司的产品总监王晓峰。

王晓峰介绍,沁恒也用第三方IP,提成费用可以接受,行业做法是这部分费用增加到芯片成本,最终由用户买单,就是觉得不够灵活,没有“内核自由”,没法针对应用进行适配和整体优化,而且多方IP整合时存在资源浪费。后来一种架构更先进的RISC-V指令集出现,沁恒遂在原8位微处理器内核研发团队基础上扩建,投入32位RISC-V微处理内核研究,并于2020年首家推出基于自研RISC-V内核的通用MCU,型号是CH32V103,当时RISC-V内核的通用MCU在全球仅有一两家,是购买第三方IP整合的。

近年来RISC-V发展势头迅猛,生态越发成熟,MCU玩家成倍增加。现阶段大部分MCU厂家已经可以实现基本外设自研、内核国产可控。下一阶段比较难,是连内核也自研。王晓峰说,沁恒早期选择了一条最困难、最费时的处理器自研路线,现在看来,是非常值得的。他说,RISC-V不在于节省第三方IP的授权费和每只芯片的提成费,而在于掌握核心技术,便于与应用结合提升专业性,实现真正的处理器内核级别的自主可控,担负起对客户的长期保供承诺。毕竟百年大厦不能建在别人的沙滩上,PC机的发展历程历历在目,组装兼容机的电脑城几乎消失在历史进程中。

小编:你们是“内核自由”了,但MCU客户具体能得到什么呢?除了省点提成费之外。

王晓峰说,换成新架构的RISC-V内核后功耗更省、响应更快,这只是基础。WCH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多年积累的连接技术,包括自研的USB高速PHY、以太网PHY、蓝牙收发器等专业接口IP,以及基带算法和网络协议栈,构建了物理层收发器+逻辑层控制器及基带+软件层协议栈的专业级垂直全链IP,加上处理器IP,打造出连接型/互联型/无线型的全栈MCU。

这种内部整合处理器、控制器、收发器、协议栈的“全栈MCU”相比多方购买IP整合、相比单提供物理层的第三方IP,具有更好的软硬件协同性,其内在结合、自成一体、各模块之间兼容性更好,表现为性能强、距离远、功耗低、响应快、体积小、成本低,具体来说。

1、全栈MCU相比外置PHY提升高频高速性能。举例来说,32F107虽然定位于互联型MCU,但是只有12Mbps全速USB、不支持480Mbps高速USB,32F107仅有以太网MAC、需外置以太网PHY;定位更高端的32F407和32F767也需外置以太网PHY和USB收发器,而且占用21个引脚。以USB为例,即使按手册加了外置的ULPI的USB收发器,实测速度仍然比全栈MCU的CH32V307低了很多。

2、全栈MCU的自研PHY相比第三方IP增加传输距离。基于IP级USB技术,沁恒自研PHY并优化,合并共用模块、创建模块间快捷通道、垂直全链紧密衔接,将传输距离提升到了USB规范的两倍。自研的垂直全链IP还能确保更好的软硬件兼容性和协同性,网络协议栈和驱动程序适配了国内外各大主流操作系统和平台。

3、降低运行功耗。CH32V203与CH32F203存储和外设资源相同,但前者采用青稞RISC-V微处理器,实测运行功耗会比后者低20%,CH32V103与32F103资源差不多,实测运行功耗会比后者低30%。这种功耗优化得益于RISC-V架构更新和自研处理器时的内核级优化,不放过每一处可以优化的地方,而如果购买第三方的处理器IP,原则上不能改动,当然也不敢贸然改动那么复杂的处理器,就算想比公版设计降低5%都不容易做到。另外,动态功耗主要由高频信号线上的电容在高低电平切换时充放电造成,内置PHY的引脚电容只是外置PHY的10%以下,故整体功耗低。

4、青稞微处理器首家支持WFE低功耗睡眠指令。其实ARM架构有WFE指令,但RISC-V最初不支持,原因是官方标准没有定义,导致睡眠响应略差,睡眠功耗偏大。沁恒多年研究低功耗的BLE蓝牙MCU芯片,最早注意到这个应用需求,对自研的内核进行扩展优化,在首版青稞微处理器中就支持了WFE指令,降低了睡眠唤醒的功耗。

5、内核级优化提升实时中断响应。沁恒在设计USB3.0等高速芯片时,面对数据量大、状态和控制灵活且多的情况,前者采用高带宽多层DMA自动处理,后者则需要深入微处理器内核改进中断控制器及流程,基于HPE和VTF技术创新解决方案,最终得到更快速的实时中断响应,相比当时的第三方RISC-V提速到3倍,相比经典32位MCU提速到1.6倍。这样对于对于高性能工业应用,可以获得更快的中断响应和实时处理。

6、首创RISC-V高速2线调试接口。在CH32V103面市之前,主要RISC-V处理器IP的调试方案是低速的4线调试接口,萝卜快了不洗泥,终端用户体验不佳。而沁恒在首版青稞微处理器中就提供2线调试接口,相比当时的4线调试接口提速到3.8倍并节省一半引脚,引导了RISC-V通用MCU采用2线调试接口的潮流。

7、全栈MCU相比外置PHY节省I/O引脚,减小芯片体积和节省封装费,减少PCB走线降低整机EMI,紧密结合的单芯片架构还能明显降低整体功耗。

8、既兼容又扩展。出于生态兼容、降低学习成本、产品开发延续性考虑,通常用户会优先选择x86、ARM、RISC-V、8051等主流指令集。青稞处理器支持RISC-V标准指令集,支持业界主流操作系统和主要RISC-VIDE,用户可享受主流的RISC-V开放成熟生态。同时,WCH深入研究应用需求,扩展了一些有价值的新指令,配套MRS开发工具,发挥更佳性能。青稞处理器提供内核手册,能够长期直接响应用户的内核级需求,不至于链接到第三方IP供应商那里。类似地,USB和以太网PHY也是既支持业界标准,又扩展了距离或其它性能。结构上32V208则是基于F103、F107扩展了蓝牙。

小编:既搞处理器又搞收发器,会不会太辛苦?

王晓峰说,处理器IP和高速接口IP确实复杂,需要专业经验和多年研发,不然MCU芯片公司也不会心甘情愿向IP公司付费。做全栈MCU,得定位成IP级芯片公司,是很难,但这是沁恒工程师的专业追求。第三方IP比较成熟,标准设计,无法针对应用优化;而且各PHYIP形状不一、衔接不便、可能浪费面积增加成本。

我们有些工程师可能有强迫症,看到可以提升30%速度、看到可以降低20%功耗、看到可以帮客户节约15%成本,就坚定不移的去优化改进,谁也不忍心阻止他的进取。有个工程师在研究以太网MCU芯片时,注意到常用的网络协议栈编译后目标代码较大,分析其汇编程序,发现大量的字节和半字的读写指令,随即反馈给处理器IP设计团队,研究多种应用的共性需求,最终在青稞V4内核中扩展了字节和半字压缩指令,提升了代码密度,属RISC-VMCU业界首家。

类似情况很多,不满足于基本款,不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设计IP,而是了解并研究应用,在应用中发现新需求,再深入芯片架构底层进行适配优化和改进,让产品更趋完善,将技术创新转换为客户的价值,为客户带来便利!

当前大部分8位MCU并没有用第三方微处理器IP,我们认为全栈MCU不算是新玩法,当条件成熟,业界都打算自研32位微处理器、自研PHY等高速接口IP并提供协议栈时,自然就都是全栈MCU,现阶段下,全栈MCU只是一种基于趋势的选择!

小编独白:太卷!

 

文章来源于:电子工程专辑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文章

    一到立刻就曝光了新机,代号D1C。 ,看得出是一款低端产品,不过内存达3GB,系统直接预装安卓7.0,也是挺感人的配置。 不过根据最新消息,这款手机将不会出现在中国市场,原因不明,可能是诺基亚也知道,国内手机竞争太......
    OLED 电视面板太亏,LGD 暂不退出液晶业务; 液晶面板竞争太激烈,三星电子眼见无利可图,重心......
    大众中国三季度销量大跌15% 高管:中国市场竞争太激烈了; 10月11日消息,汽车发布了今年三季度的销量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大众全球交付量652.4万辆,同比下滑2.8......
    了在美国、印度和加拿大经过验证且经验丰富的PHY工程团队,进一步扩大了Cadence领域丰富的人才基础。 Cadence高级副总裁兼IP集团总经理博伊德•菲尔普斯表示:“内存和SerDes IP设计......
    重用我,让我到销售公司当总经理去了。因为我这件事解决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所有人要以制度为标准,这是一个大的问题,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处理的时候起到了震憾性作用。 倒闭不是因为竞争太激烈,而是“一把手”脑子......
    人士怀疑任何单一的欧洲国家都无法抵挡这种压力。“ASML对荷兰来说太大了,”海牙战略研究中心创始人罗布·德维克说。“这是一场权力游戏,包括德国在内的各个国家对这个游戏来说都太小了。”相反,他是日益增长的一支力量的一部分,包括......
    科技将研发部门转移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分析人士认为是中国市场竞争太激烈了,这些外国公司不得不去寻找没那么激烈竞争的市场来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仅仅是该公司内部的一些组织架构调整,没有......
    靠一己之力做成一个自研系统绝非容易的事,看看华为的鸿蒙,毕竟安卓和iOS领先幅度太大了。 ......
    编码 我们为什么要编码呢?原因很简单,因为 YUV RGB 形式的视频数据太大了。编码的目的就是为了压缩,让各种视频的体积变得更小,有利于存储和传输。 视频编码的作用:将视频像素数据(RGB,YUV等......
    上很难发挥应有的功能。 图注: 车顶是行李厢,大家可以自行脑补行李厢换成电池的模样 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电池的重量太大了,因此它的电池肯定不是一体式的,而是分成了若干模块,每个......

我们与500+贴片厂合作,完美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为品牌提供定制化的推广方案、专属产品特色页,多渠道推广,SEM/SEO精准营销以及与公众号的联合推广...详细>>

利用葫芦芯平台的卓越技术服务和新产品推广能力,原厂代理能轻松打入消费物联网(IOT)、信息与通信(ICT)、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及工业物联网、装备及功率电子...详细>>

充分利用其强大的电子元器件采购流量,创新性地为这些物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我们的高效数字营销技术,不仅可以助你轻松识别与连接到需求方,更能够极大地提高“闲置物料”的处理能力,通过葫芦芯平台...详细>>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半导体产业生态系统。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互联网生态公司。目前,我们已成功打造了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大健康医疗、机器人和材料等五大生态领域。更为重要的是...详细>>

我们深知加工与定制类服务商的价值和重要性,因此,我们倾力为您提供最顶尖的营销资源。在我们的平台上,您可以直接接触到100万的研发工程师和采购工程师,以及10万的活跃客户群体...详细>>

凭借我们强大的专业流量和尖端的互联网数字营销技术,我们承诺为原厂提供免费的产品资料推广服务。无论是最新的资讯、技术动态还是创新产品,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迅速传达给目标客户...详细>>

我们不止于将线索转化为潜在客户。葫芦芯平台致力于形成业务闭环,从引流、宣传到最终销售,全程跟进,确保每一个potential lead都得到妥善处理,从而大幅提高转化率。不仅如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