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规级MCU赛道掀起投资热潮,国产替代要把握这些趋势

发布时间:2023-06-16  

【导读】近日 ,芯擎科技正式宣布,已于2022年四季度顺利完成总额近5亿元的A+轮融资,这已经是其在一年内的第三次融资了,甚至此前的一轮打到了10亿元,还有一汽、红杉等产业资本和财务投资。


9.jpg


无独有偶,在车规级MCU赛道,芯擎科技并非个例。


前有粤芯半导体六月完成45亿B轮融资,年底再融一轮;后有芯驰科技两年融20亿,成立四年累计融资金额超27亿元;又有 曦华科技 两年四轮,新老股东持续加注。


而且更加值得指出的是,这些被众多机构追逐的企业,大多都在几轮融资后,投资人都涵盖了来自汽车和半导体领域全产业链的资本。


“融资多,金额大”的故事正在这个赛道频繁上演。


融资多,金额大


去年下半年以来,车规级MCU赛道投融资进入了高潮期。据投中网不完全统计,共达到了二十起。


总结一下这些投资的特点,基本都集中在A轮、B轮等初始轮次,资方背景多样,肯加注,不乏多笔大额投资,还有不少企业在一两年内拿到多笔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芯擎科技由亿咖通科技、安谋中国公司等共同出资成立,主要业务为开发、产销高性能车规级芯片及提供汽车电子芯片整体解决方案。背靠李书福,去年一年融资飞速,日前福布斯中国披露了2022年新晋独角兽名单,芯擎科技赫然在列。


它并不是个例。


去年十一月,芯驰科技宣布完成近10亿元B+轮融资,时隔一年再次拿到近10亿元融资,去年7月,其已完成10亿人民币B轮融资。这家于2018年成立的企业如今已经融资7轮,累计融资金额已超27亿元,资方中不乏经纬中国、红杉中国、华登国际、联想创投等机构,也有宁德时代等产业资本。


天眼查显示,上汽金石为上汽集团孙公司,上汽与芯驰现已展开深度合作。去年7月份,上汽首款搭载芯驰芯片的车型已正式落地。


去年九月,定位于“MCU+”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辉芒微电子完成5亿人民币Pre-IPO轮融资,日前获得了SCG授予的AEC-Q100 认证证书。据了解,这是由美国汽车电子协会AEC所制定的规范,目前已经成为汽车电子系统的通用标准,含金量较高,认证周期需要1-2年。


而细数背后的投资方,除了专业投资机构,以上汽、广汽、北汽、奇瑞等为代表的产业链企业,过去一段时间都在积极推进车规级MCU的纵深布局。一众车企也开始选择与芯片厂商联手,布局芯片赛道,还有一部分车企谋求和芯片商的深度绑定,以维持供应链稳定。


原因是受芯片产量、进口限制等影响,车企不得不开始自谋出路。


以比亚迪为例,旗下的比亚迪半导体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但在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领域的芯片仍然存在缺口。


到2022年,比亚迪开始跟英伟达、 Momenta 、 地平线 、百度这4家业内知名的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启动了合作,其多数自动驾驶零部件,预计到2023将开始大规模生产。


上汽集团 规划部总经理潘吉明也曾公开表示, 上汽集团 当前应用了11大类1600款汽车芯片,其中九成以上需进口。为持续提升车规级芯片自主率, 上汽集团 已做好了高算力、高规格芯片及车规制造等重点领域的攻关规划,并已战略投资约30家芯片上下游企业。


消费向左,汽车向右


从营收来看,经历了两年时间的高速成长之后,步入2022年之后国产MCU企业的营收开始下滑,包括兆易创新、中颖电子、国民技术以及芯海科技在内的几家国产MCU企业的营收都在环比下降。


纵观整个2022年的营收,从目前各家企业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中颖电子全年的营收在3.6~3.8亿元之间,同比变动-2.9~2.5%;国民技术净亏损2300万元至3300万元,由盈转亏;扣非净亏损1.05亿元至1.15亿元,原因是集成电路下游市场需求阶段性萎缩,产品销售价格承压,导致集成电路业务销售收入和毛利同比下降;芯海科技2022年的净利润为1100万元,同比下降88.50%左右。兆易创新虽还未公布全年营收区间,但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7.69亿元,同比+6.94%,营收增速放缓。


与消费市场的低迷相对应的是汽车市场的火爆。从Infineon最新的财报可以看出,其2022年来自车用MCU的营收为15.73亿美元,同比增长88%;NXP来自汽车的营收为68.8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且NXP在财报中提及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迅猛,其在中的汽车芯片订单存在积压情况。此外,Renesas来自汽车的营收为49.35亿美元,同比增长42.93%。


从国内市场来看,根据四维图新在投资者平台的表示,其下属子公司杰发科的MCU经营良好,截止到2022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近3倍。作为黄金赛道,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国产MCU企业在加速布局车规级MCU。


拥抱新能源红利,国产车规级MCU加速


国产MCU企业此前的赛道主要是以消费电子为主,在车规级MCU领域布局不多。但进入2020年下半年之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对车用MCU的需求也急速增加。


一方面是受到需求爆发的因素,国产企业加速布局车规级MCU,仅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就有将近20家企业推出了车规级MCU产品,有些已经通过认证,有些还在认证之中,另有少部分企业的车规级MCU产品已经上车。


除了需求爆发导致的车用MCU供不应求为本土MCU企业带来了发展之外,国产替代也为国产车用MCU发展提供了契机。


国内车企开始主动接触国产MCU企业,尤其是那些具有量产能力的MCU企业。一方面是为了保障供应链安全,提升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可控,另一方面也是在产能紧缺的大背景下锁定部分产能,对以NXP和Renesas为主的供应体系进行一个补充。


而对于国产MCU企业来说,此时是进入车用MCU市场的黄金窗口期,同时,也是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把握汽车MCU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汽车电子信息架构向域控制器方向发展,汽车EE架构从分布式走向集中式,对MCU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单车的MCU价值量还会持续不断增加,MCU的产品形态将向着域控主节点和智能边缘节点两个方向发展。


在一些大的汽车域控制器中需要MCU集成更多的内核、更高的算力、更大的内存以及网络通讯接口等等。针对这样的需求,企业应做好打持久战且具有竞争力的规划。在这方面,曦华科技的下一代多核域控MCU产品已在定义开发中,新产品将采用更高级别的ARM-Cortex R系列内核,满足ASIL-D的功能安全标准,片内集成HSM信息安全模块,可应用于车身域、动力域、底盘域控制器,以及通用型网关和区域(Zonal)控制器等场景;目前曦华科技正在与头部客户进行紧密的配合,搜集下一代产品的需求,以更好的满足中国市场的客户需求。


在智能边缘节点应用领域,曦华科技创新的提出了MCU+的应用解决方案,将MCU与传感电路,CAN/LIN通讯接口,以及驱动电路都集成在单芯片上,形成MCU+的概念,能更好满足车载智能传感/执行器产品对小体积,低功耗,和智能化的要求,可广泛应用在车内外人机交互,智能车载屏,通用小电机驱动等场景。这也将成为曦华科技的一大特色。


汽车MCU国产化前路上的挑战


从长远来看,汽车MCU国产化是一场持久战,除了芯片设计这一环外,还面临一些挑战:一个是晶圆制造;另外一个是人才问题。


在生产制造这一环,欧美的MCU厂商如恩智浦、英飞凌等均采用IDM模式,他们在代工紧缺时可以更有效保证产能。全球主要的外包MCU代工厂集中在台积电、联电、格芯、中芯国际和华虹等,去年MCU产能不足,国内MCU厂商深受其害。汽车MCU所采用的工艺相对成熟,也并非是传统代工厂的核心业务,在产能紧缺时,其优先级有限。这点从去年缺芯的教训中我们已意识到。如果国产MCU要想供应链安全今后势必要转向国内生产,国内晶圆代工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打造汽车芯片国内生态方面,如曦华科技这样的厂商积极加入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旨在建立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生态,打破行业壁垒,补齐行业短板,实现我国汽车芯片产业的自主安全可控和全面快速发展。曦华科技还派出代表参加“汽标委国标功能安全工作组”,为车辆功能安全在半导体的实施,和中国汽车芯片行业标准制定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人才是芯片企业发展核心,也决定了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的发展定位。曦华科技能开局即从高端MCU入手,主要得益于曦华科技强大的研发团队。曦华科技目前研发团队约100人,超过65%以上为硕博学历,平均芯片研发工作经验年限超过10年,大部分都来自国内外知名芯片设计公司,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和过往业绩。曦华科技也是一家清华系创业公司,公司股东和员工中有多位清华校友,深耕汽车和半导体产业,为公司带来丰富的行业资源和人脉。这就保证了曦华科技从一开始确立高端产品定位,对标国际一流大厂,而不是跟国内友商去拼价格、做替代。


但人才缺口巨大是业界共识,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我国设计业企业数量达到2810家,比2020年增长592家,同比增长了26.7%。对于创业初期的芯片创企来说,其招募往往以有丰富经验的人才为主。但是未来随着芯片产品的不断迭代,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更多的人才加入。所以今后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是汽车MCU国产化乃至芯片国产化的必由之路。企业也需要重视文化及价值观树立,未来吸引更多潜在的人才加以培养留用。


来源:贤集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文章来源于:电子元件技术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文章

    示波器双通道和四通道有什么区别;  普通的示波器一般分为双通道和四通道。所谓的通道主要是指可以测试的输入点,示波器双通道也可以叫做双踪。   示波器双通道和四通道的区别是,通道越多,可比......
    PLC西门子S7-200smart和S7-1200的区别?;西门子S7-200 smart和S7-1200是西门子公司推出的两个PLC产品系列,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虽然它们都属于西门子的S7系列......
    整车一体式开发三到五年的周期,采用上下分体式开发的方式,一辆车最快可以在12个月之内完成工装调整和工艺验证。 第二是成本优势。商用车与乘用车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商用车量要小得多,乘用车单款车型可能就卖到10万、20万辆。商用......
    hifi功放能做家庭影院吗 家庭影院功放和hifi功放的区别是什么;hifi功放有什么用 HiFi功放是用于高保真音频系统的功率放大器,它在音频系统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用途: 1. 音频......
    aux是单声道还是双声道 单声道双声道和立体声的区别;aux是单声道还是双声道 aux并不是音频信号的格式,而是表示音频输入输出接口的一种常用名称。因此,它既可以是单声道,也可以是双声道,具体......
    则是将虚拟信息置入真实世界的环境中,让使用者能够在真实世界中感知虚拟信息。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体验方式不同。VR体验的是完全的虚拟世界,而AR则是将虚拟信息融入到真实世界中。因此,VR需要......
    和 B760 芯片组全面接管。 IT之家发现,英特尔 600 和 700 系列芯片组之间的区别主要集中在 PCIe 通道和 USB 支持上,以及外观不同,但对于不少用户来说,升级......
    ADC都支持20路采样通道。其中有6路快速通道和14路慢速通道,慢速和快速的区别主要是支持的最高采样率不同,慢速通道要比快速通道低。 支持单独输入和差分输入,其中差分输入不支持负压测量。 支持......
    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的区别 哪个才是自动驾驶感知的最优选择?;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是自动驾驶车辆感知系统中常见的传感器技术,它们在实现自动驾驶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的区别......
    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运动控制器的区别;在流场测控中,除了需要气动探针等“受感部”试验器材用于接触气流,还需要有运动控制器、电动位移机构等辅助设备器材,用于控制受感部器材在指定的轨道和方向上移动,收集......

我们与500+贴片厂合作,完美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为品牌提供定制化的推广方案、专属产品特色页,多渠道推广,SEM/SEO精准营销以及与公众号的联合推广...详细>>

利用葫芦芯平台的卓越技术服务和新产品推广能力,原厂代理能轻松打入消费物联网(IOT)、信息与通信(ICT)、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及工业物联网、装备及功率电子...详细>>

充分利用其强大的电子元器件采购流量,创新性地为这些物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我们的高效数字营销技术,不仅可以助你轻松识别与连接到需求方,更能够极大地提高“闲置物料”的处理能力,通过葫芦芯平台...详细>>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半导体产业生态系统。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互联网生态公司。目前,我们已成功打造了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大健康医疗、机器人和材料等五大生态领域。更为重要的是...详细>>

我们深知加工与定制类服务商的价值和重要性,因此,我们倾力为您提供最顶尖的营销资源。在我们的平台上,您可以直接接触到100万的研发工程师和采购工程师,以及10万的活跃客户群体...详细>>

凭借我们强大的专业流量和尖端的互联网数字营销技术,我们承诺为原厂提供免费的产品资料推广服务。无论是最新的资讯、技术动态还是创新产品,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迅速传达给目标客户...详细>>

我们不止于将线索转化为潜在客户。葫芦芯平台致力于形成业务闭环,从引流、宣传到最终销售,全程跟进,确保每一个potential lead都得到妥善处理,从而大幅提高转化率。不仅如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