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偏远农村,孩子们坐在村小课堂,也能通晓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新奇趣闻;
扎根基层党组,党员干部来到村委会,就能了解最新的中央精神和惠民政策;
家中劳力缺乏,农户依靠土地入股分红,仍能确保一家数口温饱无虞……
9月21日,记者来到中国移动湖北公司精准扶贫点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排市镇排市村、龙口村,亲身感受“互联网+”的智慧扶贫给当地村民生活带来的转变。
孩子足不出户看世界
龙口村地处阳新西南,距县城约15公里,10余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上生活着405户村民。因农村教学点合并,村里的适龄儿童多被划到邻村上学,只留下十岁以下的幼年儿童就近在村小就读。
作为一所村级不完全教学点,龙口村中心小学现有学生76人,教师6人,开设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教学课程。“学校办学条件差,年轻有能力的教师留不住,教职人员平均年龄超40岁。”校长张丙杨介绍。
师资力量的老化短缺,令这里的孩子接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显得捉襟见肘。“平时主要上语文、数学,英语发音没个准儿,美术、音乐、劳技课也多是照着课本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职人员透露。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情况在本学期得到根本好转。今年暑期,湖北移动精准扶贫工作队为排市村、河北村、龙口村分别搭建了一套多媒体数字教学平台。通过移动和TV技术,教师可适时参加在线素质培训,开展多媒体教学;学生则能坐在教室里收听观看世界各地风情、探寻自然宇宙奥秘,更有名师、明星在线教他们学习、唱歌、绘画。
采访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龙口村小三年级正运用多媒体平台开展音乐课教学,多媒体电视里播放着卡通歌曲配乐,老师跟着音乐带领学生们跟唱,一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唱得激情昂扬。
党员直播学习新政策
除了教学条件的改善,在龙口村村民活动中心,记者更是看到了一套“一体两用”的互联网设备,不仅关爱着孩子成长,还影响着当地村民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思想。
这套设备也是湖北移动的智慧结晶。精准扶贫工作队依托该设备,在排市村、龙口村、河北村累计投入40余万元建成了党员电教中心和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湖北移动青年志愿者更是踊跃捐钱捐物,为中心配备了空调、座椅以及各类儿童读物。
采访当天,在龙口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该村留守儿童张振宇正利用午休时间跟远在江浙地区务工的爸爸视频通话,电视屏幕上闲话家常的场面令人动容。村支书、主任张德高展示并介绍了设备使用方法,及扶贫队进驻前后村里的巨大变化。“电教平台上贮存着中央、省、市各级文件,还能视频直播开展党员学习培训,村委会办公文件及村民情况也都在电脑上分类建档;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则主要在节假日开放,孩子们到这里不仅可以观看学习娱乐,还能通过摄像头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通话。”他说。
在此基础上,湖北移动扶贫工作队还与当地镇政府达成共识,共同承担设备运营和维护费用,确保中心使用全无后顾之忧;今年上半年更筹资60余万元在排市村建设起全省第一个百兆级村级入户光纤宽带,村民只要开通高速光纤互联网服务,就可享受上网冲浪、购物娱乐、学习交流的乐趣,将“互联网+”扶贫落到实处。
农户入股分红奔小康
配套设施改善了,村民荷包不暖和,扶贫工作依旧不到位。如何让资源产生效益,提高农户尤其贫困户年收入,是湖北移动精准扶贫工作队同志们日思夜想的难题。
多次交流考察后,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袁培新同志了解到湖北众合茂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众合茂业”)在武汉经济开发区某工业园项目采用村集体入股、贫困人口电费分红模式。排市镇资源匮乏、劳动力外流,如果以农民手中的土地入股,让农户参与企业分红岂不一劳永逸?
明确思路后,袁培新积极与湖北众合茂业主要股东和发起人王成先生取得联系,共同开展集扶贫、生态农业、光伏电站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企业利用资本优势和建设管理经验全额投资项目,村集体以梯地入股参与分红,农户有组织地在项目土地上种植黄莲等经济作物。
“通过农光互补扶贫产业模式,在确保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户使用权的基础上,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土地利用率,收益是单纯的土地出租或种植的四倍以上,电站的建设及后期管理还能带动就业。”袁培新介绍。据初步测算,光伏电站预计年发电收入2000万元,村集体按3%参与电费分红,所得全部用于扶贫。
排市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总投资1.6亿,装机规模19.8兆瓦,一期选址阳新县排市镇排市村、石坑村,建设周期6个月,投产当年受益。目前已完成企业迁入的工商税务注册手续,预计年内破土动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