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10日就欧盟诉苹果公司巨额逃税案作出终裁,判决爱尔兰政府利用税收这一国家资源向苹果公司提供不当优惠,苹果公司应向爱尔兰政府补缴130亿欧元税款。
总部设在卢森堡的欧洲法院当日公布终裁结果,确认推翻2020年欧盟普通法院“苹果公司无需补缴税款”的裁决,支持2016年欧盟委员会“苹果公司应补缴税款”的决定,即苹果公司利用与爱尔兰政府达成的税收协定大肆逃税,苹果公司应向爱尔兰政府补缴130亿欧元税款。
欧洲法院在裁决中称,2020年欧盟普通法院的裁决存在错误,如欧盟委员会“未能充分证明”苹果公司利用与爱尔兰政府达成的税收协定逃税、欧盟委员会对适用于本案的税率“评估有误”、对苹果公司爱尔兰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认定有误”等,因此推翻欧盟普通法院的裁决,支持欧盟委员会的决定。
欧洲法院终裁为苹果公司与欧盟的多年缠斗划上句号。2016年,身为监管机构的欧盟委员会认定苹果公司利用与爱尔兰政府达成的税收协定大肆逃税,要求苹果公司补缴130亿欧元税款,对此苹果公司和爱尔兰政府均表示不满,将官司打到欧盟普通法院。
2020年,欧盟普通法院裁决欧盟委员会未能充分证明爱尔兰政府利用税收这一国家资源向苹果公司提供不当优惠,据此欧盟委员会的决定无效,苹果公司无需向爱尔兰政府补缴130亿欧元税款。事后欧盟委员会认为欧盟普通法院的裁决存在多项“错误”,将官司打到欧盟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
对于欧洲法院终裁,苹果公司发言人10日称,苹果公司并未达成特殊协议,欧盟委员会试图“追溯性调整”税法。爱尔兰财政部称,爱尔兰未向任何公司提供税收优惠,又指苹果公司已将130亿欧元税款存入托管账户,欧洲法院终裁仅具有“历史意义”。
近年欧盟委员会不时援引“禁止国家援助”条款,打击跨国巨头在欧洲的逃税行为。除苹果公司逃税案,欧盟委员会还对菲亚特与卢森堡政府、星巴克与荷兰政府、宜家与荷兰政府、耐克与荷兰政府等达成的税收协定展开调查,结果要求星巴克和菲亚特分别补缴2000万至3000万欧元税款,目前宜家和耐克逃税案尚在调查之中。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