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高科处副处长陆瑜
演讲内容从五个方面展开:临港新片区的目标定位、规划范围、总体方案、制度体系和集成电路产业政策。
1、目标定位:两大目标,打造“产城融合”专区
临港新片区有两大发展目标:经济目标、城市目标。
经济目标——临港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城市目标——临港将打造成一个“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两大目标并驾齐驱、同步推进!临港新片区将通过特殊经济功能区和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和人才导入,从而实现这一伟大愿景。
2、规划范围:873平方公里,“大中小”区位并进
从地理位置来看,临港新片区位于上海东南角,是东南角最耀眼的明珠。
先从大区位来看,它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东部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区域,离浦东机场仅25公里,离洋山深水港35公里。依托这两大国际性港口,临港新片区可以跟世界零距离接轨。
再从中观区位上来看,临港位于长三角海上通道的中心位置,向北贯通江苏,向南贯通宁波、舟山等海上大通道的大半区域。海上通道一旦贯通,整个长三角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最后从小区位上来讲,新片区范围为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共约817平方公里的面积外,浦东机场南侧26.7平方公里及小洋山港28.8平方公里的加入,总共构成临港新片区873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
3、总体方案:5个自由+1个便利,凸显差异化
目前,中国已有18个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有哪些差异化特色?
陆瑜表示,其它自贸试验区更多通过制度、政策创新实现便利化。而临港新片区的发展目标不仅是便利化,更是实现自由化。
另外,其它自贸区的发展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而临港新片区并没有这样的要求。“我们要做的是不可复制、不可推广,我们做的是‘特区’的事情!”陆瑜说。
可见,临港新片区不同于其它自贸区的关键词是“自由”“特殊”。自由体现在5个方面: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运输自由、资金自由和人员从业自由。
其实除了5大自由,还有1大“便利”,即信息便捷联通,这将会成为临港新片区未来支持新基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手段。
4、产业体系:实施“754”战略
临港新片区的产业体系可概括为“754”。“7”指的是7大前沿产业,即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新能源汽车、绿色再制造;“5”指的是5大服务业,即新型国际贸易、现代航运服务、跨境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专业服务。
通过“7+5”构成整个产业体系,最终形成离岸经济、智能经济、总部经济、蓝色经济“4大经济”的产业大生态。
在政策优势方面,临港奉行“从优”“适用”原则。
“从优”指在上海市内,新片区可始终处于全市政策高地,但凡其它区县有一项政策比临港更优,临港都可以直接使用;“适用”指国家其它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创新和突破,若对临港的产业发展有借鉴作用,也可第一时间在新片区使用。
5、集成电路政策:资金、土地、人才、住房“全面开花 ”
在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政策体系十分健全。
陆瑜介绍称,项目落地之后企业可获得购买设备的补贴,包括支持流片、购买IP等。土地方面有空间优势和成本优势。在人才政策方面,临港新片区是上海落户条件最优的一个区域,并针对重点企业推出“七转三”的优惠政策。
对于已入驻的特优项目,临港可以申请重点机构清单,直接解决企业的人才落户问题。在住房政策方面,临港提供了很多针对产业人才的专项购房政策,比如定向微调人才政策、社保满三年即可购房、先租后售房以及人才公寓等相关政策。
媒体采访: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产业区公司副总经理王麟(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高科处副处长陆瑜(右)
在媒体采访环节,临港新片区领导重点分享了新区的主要战略规划和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并再次强调人才对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相信,随着临港一系列人才补贴政策的出台,一定会吸引到国际顶尖技术型人才的入驻,同时也相信在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一定会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