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交出2022年度亮眼成绩单。临港新片区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值348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1.3%;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360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汽车目前是临港主要产业,占到新片区60%的规模。2022年全年临港汽车产业突破2400亿产值,并已集结200多家汽车企业,最具代表性的有5大主机厂——特斯拉、上汽智己、上汽飞凡、上汽荣威、陕汽德创。
由全球电子技术领域知名媒体集团AspenCore主办的“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于2023年2月23日正式拉开帷幕。会上,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高科处副处长李向聪分享题为《临港新片区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思考与展望》的主题演讲,并透露:“2022年全中国每八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临港造’”“上海临港将用5年时间完成其它汽车城20年不曾实现的梦想”。
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高科处副处长李向聪
上海临港的区位优势:临空港,临海港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位于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总面积873平方公里, 于2019年8月20挂牌成立。“临空港,临海港”是临港新片区最显著的区位优势,因此临港近三年的发展可以总结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开放,一个是自主创新。
首先是“开放”,产业要国际化,制度要国际化,人才要国际化。据李向聪介绍,去年临港发布了自动驾驶的立法,今年将启动氢能立法,进一步推进生物医药数据跨境等项目,并且继续深化人才国际化战略,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驻留临港。
其次是“自主创新”,其核心是让更多有创业梦的企业在临港本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临港目标到2025年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到2035年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届时不仅是一个宜居宜游的城市,还是一片创业创新的热土。
“过去三年,临港新片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李向聪表示,2022年,临港新片区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值3482亿元,同比增长21.3%;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360亿元,同比增长25.7%;完成签约前沿产业项目104个,涉及总投资额1389.5亿元,切实发挥出了全市经济发展“发动机”“增长极”的作用。
“到2035年,临港将成为一个1万亿GDP、250万人口的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李向聪展望道,“在这里,企业坐享国内最佳产业政策,坐拥国内最优产业生态;在这里,拥有全国最开放的法律法规环境,拥有公平、包容、高效的营商环境;在这里,政府官员不单单是‘店小二’,还很专业、懂企业所想;在这里,能重视研发、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在这里,能够与资本市场‘零距离’;在这里,半个小时车程可抵达高铁、机场、甚至是港口;在这里,邻居就是上下游客户,每周都能有‘产业沙龙’;在这里,能招聘到芯片、网联、电子、算法等人才;在这里,可以招聘到性价比极高、适配性极强的人才,并能解决户口、住房问题……”
临港新片区全力打造“6+2”产业生态
临港新片区聚焦的“6+2”产业生态包括: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智能汽车、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并且每一领域都已取得显著进展。
人工智能:目前实现从底座到系统,再到终端到应用场景;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自动驾驶、系统部件软件、制度创新。
集成电路:目前临港已有200多家芯片相关企业,规划到2025年每月的12寸晶圆厂做到50万片,“东方芯港”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张名片,也是全中国的一张名片。
生物医药:成为国际创新药集聚地,特别是国家实验室推动的南北联动和东西联动。
民用航空:去年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这是我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民航大飞机。今年目标是生产8架,交付6架。到2025年,临港民用航空将达到500亿的规模。
智能汽车:汽车目前是临港主要产业,占到新片区60%的规模。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围绕芯片、SoC、IGBT、碳化硅、汽车软件操作系统;并且创新汽车电子硬件,推进自动驾驶的全域放开。
高端装备:可总结为“空天陆海能”五个字,包括航空动力、微小卫星与卫星互联网、汽车动力与工程机械、船舶动力与海洋装备、以及能源动力装备。
新能源:主要指氢能。氢能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时间转化、空间转化的重要媒介,它不单单只用于车领域,目前临港已经实现了从产业链、场景链、创新链、服务链的四链融合,聚力打造“国际氢能谷”。
新材料:规划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孵化大量的独角兽企业,成为国家级的新材料战略赋能引领区。
每8辆就有1辆 “临港造”,5年要走20年的路
“汽车目前是临港主要产业,占到新片区60%的规模。”李向聪强调道,“临港新片区拥有浓厚的汽车产业氛围,能够对标国际一流汽车城规划,允许法规条例的创新突破。”
2019年至2022年,临港汽车产业聚焦以电动化为核心的“上半场”,做大整车规模,引入核心三电,并取得拾级而上的成长。截至2022年底,临港汽车产业突破2400亿产值,并已集结200多家汽车企业,最具代表性的有5大主机厂——特斯拉、上汽智己、上汽飞凡、上汽荣威、陕汽德创。2022年全中国每八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临港造”!
而“下半场”,临港汽车产业将以智能化为核心,推进以芯片为核心的超算平台、以软件为核心的OTA升级、和以数据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发展“芯屏器核盘数云网”,全力打造世界级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我们充满信心,未来临港将用5年时间完成其它汽车城20年不曾实现的梦想!”李向聪最后表示,“这靠的是临港在战略、规模、成本、效率、创新、电动、芯片、车联网、软件等方面的深度积累和持续创新!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行。让我们期待临港的每一天,让我们期待上海汽车电子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