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车载激光雷达上车的大年,蔚小理代表的一众新势力们都开始在新车上装配激光雷达,甚至1颗激光雷达都拿不出手了,不放个两三颗都卷不动,而到了2023年,除了激光雷达,车企们还有什么硬件可卷的呢?
2023年车企们卷的可能还会是激光雷达,只不过是另一个门类,也就是补盲激光雷达,这种产品在既可以有不错的有性能,同时可以兼顾成本,这可能真的会让那些一下就放三四颗大号激光雷达的车型,犯了难。但是有了这种新硬件,真的能提升安全性,成为保证安全的救命稻草吗?
补盲激光雷达效果如何?能把其他雷达都干掉
在2023 CES中,国产厂商纷纷亮出了自己最新的补盲激光雷达产品,这种方形的设计并非我们常见的那种激光雷达的设计,与目前主要的车规级激光雷达不同。
目前奔驰、奥迪、蔚小理以及华为系车型使用的都是不同样式的半固态激光雷达,或者称为混合固态激光雷达,造型通常会有呈现一定的弧度,激光雷达整体呈现出又宽又扁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们其中都有一些类似于转镜的活动机构,整体并没有摆脱自动驾驶测试中使用的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的设计思路,其内部多多少少都会有活动部件,所以成为半固态,当然其中又可以拆分为以禾赛科技AT128为代表的一维或二维转镜方案,以及以速腾聚创M1为代表的MEMS微振镜方案。
但是半固态激光雷达中依旧会有活动组件,在车辆的日常行驶振动,以及激光雷达自己的工作运转,都会多多少少影响半固态激光雷达的寿命,特别是MEMS微振镜的方案,而到了固态激光雷达这里,由于完全没有活动组件,使用寿命理论上和更久。
目前市面上固态补盲激光雷达有两款,一款是禾赛科技的FT120,另一款是速腾聚创的E1,当然它们背后的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两家也一起占据了中国车规级激光雷达市场的半壁江山。
两款产品的激光发射与接收完全通过芯片完成,这使得它们的发射和接收硬件可以做到足够的小,而且在一块芯片板上就能发射出足够密集的激光线束。既然它们的体积小于传统激光雷达,那么它们的究竟能有什么用呢?又是一个搞噱头的东西?
目前我们看到几乎所有采用多激光雷达的车型,全车都统一使用了一种激光雷达,而且规格都是完全一致,比如搭载华为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车型,它们都是使用了规格完全一致的等效96线半固态激光雷达,而其中起到最主要作用的,就是那颗布置在车头部位的激光雷达,其他布置在侧翼子板和尾部的激光雷达,则是为了增强冗余和补盲而使用的。
其实这就会造成一种浪费,本来激光雷达就是为了辅助视觉感知以外的冗余而使用的,而侧向后向这些占到感知比重更低的激光雷达,就更有些大材小用了。所以,使用成本更低,性能只要够用的补盲激光雷达,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些补盲激光雷达大多布置在侧向位置,最小外露视窗尺寸仅为70mmx50mm,有100米左右的探测能力,拥有100°x 75°广角视场和零盲区的优势,它能够感知到高处的路牌、栏杆、立体车库夹层等,也可以探测到低矮的孩童、宠物、锥桶、斑马线等。
虽然这种固态补盲激光雷达的尺寸小,但是芯片化的设计也能让它发射出比较密集的线束,可以增强对于垂直方向上物体识别的点云密度。
这种补盲激光雷达在增强侧向冗余和识别能力的同时,最有可能把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干掉,虽然同样是雷达,而且后面这两位还是目前辅助驾驶和自动泊车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们俩都只能探测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在垂直方向上超声波雷达感知能力为0,毫米波雷达的感知很模糊,而固态激光雷达则是能够显示出比较清晰的点云,而且在一些算法的加持下,甚至可以直接靠点云来成像,这一点是其他雷达不可比拟的,而且这种补盲固态激光雷达目前已经量产,虽然成本是比毫米波雷达还会高不少,但是一颗的能力大过几颗其他雷达的能力之和,这种技术还有着不错前景的。
在路口和泊车过程中,会有大用处?
这种补盲激光雷达,一般会布置在车辆的侧面,增强侧向冗余,特别是对于保证自动变道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主激光雷达+多个补盲激光雷达,就能保证不撞了吗?
视觉和超声波雷达对于静态物体的识别,是一个目前自动驾驶面临的大问题,在加入了前向激光雷达之后,这一问题其实是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视觉和超声波雷达对于移动物体更感兴趣,静态容易被杂波过滤掉,或者主动过滤掉,大家试想一下,你在周边移动物体的数量很多,你会去主动关注那个静态物体吗?
再加入了侧向的补盲激光雷达之后,在泊车或者并线转弯时,可以更好地加强对于静态物体的识别,因为激光雷达的点云对于各种状态的物体都很感兴趣,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像特斯拉自动泊车过程中那样撞到别人的车辆,或者刮到墙壁的情况。而我认为它更大的作用可以发挥在路口的无保护左右转中,多数城市路口环境极其复杂,视觉盲区会很多,不确定因素也会很多,而补盲激光雷达在垂直方向上的感知能力,可以进一步增强视觉以外的感知冗余度。由于传统激光雷达在较近的距离内,其实不能做到很好地识别,这部分工作往往是要靠超声波雷达来实现的,而在经过了对于桩桶、石墩、栏杆这些静态物体有了专门的优化之后,整体的辅助驾驶安全性会进一步加强。
总结:
当然,这种补盲激光雷达还是有弱点的,它们目前还没有经过市场的验证,成本依然是车企们要考量的问题,车企们已经在用L4级自动驾驶的硬件规格,在做L2了,而要多部署几个单个就有半颗车规激光雷达价格的补盲激光雷达,那么成本会让不少车企望而却步的,在目前这个新势力们依然在巨亏,行业们大打价格战的时期,这种硬件虽然千好万好,但还是太贵了,而传统车企们很有可能用它来大做文章。
激光雷达这种看似是在实现自动驾驶过程中,帮助车企们抄近道的产品,又演化出了这种新产品,这会让更多车企涌入激光雷达的赛道,360°的激光雷达探测变得更加唾手可得,但是在自动驾驶寒冬的大背景下,各家都在想降成本的方式,而且已经有很高冗余度之后,这种产品还有必要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