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区是英飞凌在全球最重要也是最具活力的区域市场之一。英飞凌在大中华区拥有超3000名员工,业务运营涵盖10个城市,1个制造基地,和7个研发及应用支持点。”英飞凌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英飞凌科技消费、计算与通讯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潘大伟日前在2024英飞凌媒体日上说道。
大中华区目前在英飞凌全球总营收中占据近三分之一的份额,成为了英飞凌最重要的区域市场之一。
就在不久前英飞凌2024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CEO Jochen Hanebeck也多次提到了中国,足见英飞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深耕中国30年
“英飞凌在大中华区市场已经深耕了近30年,持续推动本土业务增长。”潘大伟列举了英飞凌与中国本土客户和生态伙伴开展的多项合作,并通过本地化的深入运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在打造融合创新生态方面,英飞凌通过建立系统能力中心、智能应用能力中心、创新应用中心等,提升本土应用创新能力,持续为客户和合作伙伴赋能,并帮助其不断拓展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广度和深度。
在生产方面,英飞凌也有很多前道及后道的生产合作伙伴。特别是在碳化硅衬底上,英飞凌先后与天岳先进和天科合达达成了供货合作。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2003年英飞凌启动了“大中华区大学计划”,至今21年中,已与中国100多所知名高校密切合作,覆盖超过1000多名教授,3000多名学生,并与百余名教授开展深入合作。
在整合营销生态方面,英飞凌建立了多个数字化营销渠道,其中包括了微博、微信、B站等,将英飞凌的信息多触点、第一时间送达客户和合作伙伴。今年3月份,英飞凌成功在上海举办了全球旗舰活动“Techfor”,该活动旨在探讨半导体如何帮助到全球改善气候变化。该活动在各平台的累计触达受众已超 2亿;期间,英飞凌全球CMO Andreas Urschitz前来参加活动并拜访了本地客户。
在物流交付上,英飞凌中国物流中心是英飞凌全球三大物流中心之一 。2014年,英飞凌在中国(上海)自贸区设立首个物流中心,统一协调在中国及周边地区生产货物的出入境物流管理,区域内生产的货物经由中国物流中心发往全球客户,简化了订单的处理流程,同时提升了订单履行效率。在2023年,英飞凌升级了物流中心,打造一个“数字+低碳”的现代智能化仓库,引入了更多的智能化、现代化的设备,提高了出货的准确率和准点率,并缩短了货运时间。
在本地化销售服务方面,2024年1月22日,英飞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运营,这成为英飞凌全球六大区域性销售实体之一,“将为英飞凌在大中华区市场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增长战略发挥关键作用,同时满足本土客户需求并推动未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将扩大英飞凌本地业务网络,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务,更好地响应和满足客户需求,”潘大伟说道。
另外,随着2024年2月28日英飞凌宣布“重组销售与营销组织,进一步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及领先的应用支持能力”,这种变革可进一步发挥英飞凌全面、多样化产品组合的潜力;将帮助客户更便捷地获取英飞凌的完整产品组合,并通过提供来自不同事业部的互补产品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同时,还将减少英飞凌客户的接口数量,有助于缩短英飞凌方案支持的研发项目的上市时间。而中国客户也将在这一组织架构调整中获得更好的服务。
从左至右分别为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英飞凌无锡总经理范永新;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英飞凌科技汽车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曹彦飞;英飞凌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英飞凌科技消费、计算与通讯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潘大伟;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英飞凌科技工业与基础设施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于代辉;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企业传播部高级总监朱琳
无锡工厂支持本地化生产
1995年成立以来,无锡工厂已拥有超过1600名员工,6万平米建筑的生产单位,其涵盖的产品也随着中国市场的需求而不断更新。
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英飞凌无锡总经理范永新介绍道,2001年英飞凌无锡开始生产分立器件和智能卡,2015年引入TDSON封装,2016年推出EasyPACK模块,2020年推出HybridPACK DSC P12, 2021年又引入了智能功率模块(IPM)CIPOS MINI,目前正在引入EconoDUAL 3模块。这些功率器件可应用于包括汽车、风电、工业、新能源等行业。
“我们正在一步一步地把无锡工厂打造成为英飞凌在全球最大的IGBT制造中心之一。”范永新表示。
范永新提到,目前英飞凌无锡工厂正在进行“关灯工厂”的行动,利用自动化和数字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汽车正成为英飞凌大中华区的关键业务
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英飞凌科技汽车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曹彦飞说道,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充电产业链整体上下游的生态系统,它的规模也非常巨大。从技术创新角度来讲,近些年出现了非常多的领先车厂、应用级的供应商,覆盖的领域包括电子电气架构、智驾、动力总成多合一、宽禁带半导体等等,可以说在中国汽车市场涌现出了非常多创新性的技术、企业和应用。
中国庞大汽车市场的形成是有很多原因的,其推动因素包括从政策到技术,到所有业内企业等在内的多种多样的因素。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消费者对于新技术、节能减排都有非常积极开放的态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TechInsights的数据显示,目前英飞凌在全球汽车半导体领域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我们业务的成功建立在超过 300 个汽车产品系列的广泛产品组合之上。过去两年中,我们在中国赢得新设计的速度明显超过了市场增长率。凭借数十亿欧元的收益,我们有信心在未来几年继续发展我们的中国汽车业务。小米汽车的合作就是一个例子。”Hanebeck也如此说道。
如图,在小米SU 7 Max中,共采用了英飞凌超过60颗器件,涵盖MCU、PMIC、功率模块、PROFET、MOSFET以及SBC等等。
曹彦飞也说道,英飞凌汽车生态圈涵盖了整车厂OEM,Tier 1、Tier2、IDH、工具厂商、大学、科研院所等所有机构。而面对目前行业发展和变革,英飞凌也利用创新应用中心开拓深层次的合作,满足OEM研发整合、技术布局的新需求。
提到中国汽车市场“卷”的现状,曹彦飞认为,作为产业链中的一员,英飞凌也要适度进行改变,以适应行业的变化。“我们的出发点是为客户提供增值的服务或产品。通过在技术层面领先的丰富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系统级优势。“卷”不只是看单器件层面,更多的是看系统效率、性能的提升。在价格方面,不止是要看采购价,更应该考虑质量成本,以及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效益。”
以主驱逆变器参考设计为例,英飞凌的产品可以涵盖95%以上的板级BOM。
电能价值链全覆盖
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英飞凌科技工业与基础设施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于代辉,以“深耕全链条,行稳每一步”为题,介绍了英飞凌覆盖全电能价值链的产品组合,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储能—用电的全环节。
他强调,英飞凌专注低碳并不是为了抓眼球、蹭热点、吸引资本等,而是本着长期发展的思路进行。“我们基于对功率半导体的了解,以及对先进技术和行业的深刻理解,推出系统级的方案,”于代辉说道。
于代辉用一组数据介绍了英飞凌在赋能我国电能价值链上的成果。在风电领域,国内有超过 90000 台风力发电机使用英飞凌的产品,可满足4.5亿人口的用电需求;在光伏发电机组中,英飞凌的产品应用在总计超过220GW的光伏发电机组中,装机容量相当于10个三峡水电站装机量的总和。在储能领域,英飞凌的产品应用在总计约15GW / 30GW的新型储能系统中,装机容量约等于1个白鹤滩水电站装机量;在高铁中,英飞凌驱动了2800列列车,每天陪伴400万人出行。
于代辉认为,目前新能源尽管存在着高库存的问题,但在碳达峰碳中和的长远目标下,一定是螺旋上升的市场。同时,面对市场需求大幅波动的局面,英飞凌也正在构建稳定的供应链。
英飞凌全方位的系统解决方案,可以给用户带来诸多好处,包括:缩短开发周期、提升功率密度、系统稳健可靠、提升电能质量等等。
随着引入碳化硅,太阳能逆变器在效率和功率密度方面的进步显而易见。
广阔的消费、计算与通讯业务
潘大伟表示,消费、计算与通讯 (C3) 业务部相关的应用跨度很大,目前英飞凌重点关注的应用包括:机器人,智能家居,电池电源,AI服务器,数据中心,通讯和电源供应等。他也列举了各领域的主要合作伙伴,包括在消费领域的海尔、海信、荣耀、歌尔,在计算领域的浪潮、字节、腾讯、阿里以及在通讯领域的台达、中兴、光宝等。
此外,潘大伟还列举了英飞凌在C3领域的两大优势。其中就包括,针对AI服务器,英飞凌有完整的电源方案,包括控制器、驱动器、分立器件以及功率模块在内的广泛产品组合,用途涵盖从AC/DC到DC/DC,再到AI加速卡、主板的POL应用。
英飞凌在AI服务器上的产品组合,潜在市场机会超过850美元/服务器
另外,在如今大火的低空经济方面,英飞凌早已与美团开展合作开发无人机,提供从电调电控、电池管理、电源管理、充电、存储、安全加密、到环境感知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应用包括了V4无人机、遥控器、自动停机坪、充换电柜等各个子系统中。“美团配送无人机采用英飞凌MOSFET电调方案之后,相较于上一代机型,有效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损耗,使无人机配送距离更远,飞行速度更快且载重能力更强,”潘大伟介绍道。
在功率半导体方面,潘大伟特别提到了2023年英飞凌完成对GaN Systems的收购,这使得英飞凌在碳化硅之外,还构建了广泛的氮化镓产品组合,能够以满足从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到移动充电、数据中心电源、住宅太阳能逆变器在内的更宽广需求。
氮化镓、碳化硅与硅的潜在市场机会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除推动业务发展之外,英飞凌还积极地承担了企业社会责任,致力于实现有效益的可持续增长。”潘大伟说道。作为全球首家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半导体公司,英飞凌正在大中华区和更多的产业伙伴一起,共同推动数字化和低碳化的发展。
此外,在大中华区,英飞凌还开展了涵盖多种类型、横跨多个领域的CSR项目,其中包括与SEE基金会合作,在阿拉善种植约6万棵梭梭树在内的植物,打造英飞凌生态保护林 (整体面积约2165亩)。此外,还有英飞凌大熊猫栖息地修复计划。2022年,由英飞凌捐助的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修复与碳汇项目——“四川申果庄英飞凌大熊猫栖息地恢复造林项目”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的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内正式启动。该项目计划种植 2万多株以云杉、冷杉为主的本土树种,按30年期计入做估算,预计可增加碳汇量约 2千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固碳、降碳做出积极示范。聚焦下一代教育,英飞凌还开展了创新STEM教育项目,在英飞凌大中华区6个业务所在地开展创新STEM教育,覆盖500名以上的学生。
写在最后
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科技公司,英飞凌能够在大中华区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其长久以来的耕耘。正如英飞凌数位高管所言,从深入的市场布局、全面的产品线,到对新兴技术的积极投入,再到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英飞凌都展示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和坚定信心。通过持续助力中国市场,英飞凌不仅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贡献了力量,也为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