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名单

2022-12-27  

【导读】TrendForce近日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名单(如下图),前十晶圆代工厂第三季度总营收为352.05亿美元,总体增长6%,占据97%的市场份额。据TrendForce研究,产能增长与苹果新系列产品的推出有关,但经济回暖慢、疫情反复、大陆防疫政策等原因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晶圆代工整体市场表现仍低于预期。


1672116603198158.png

(图源TrendForce官网,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名单)


从营收来看,台积电以201.63亿美元的营收位居全球晶圆代工榜首。同比增长11.1%。与二季度相比,三星、力积电、世界先进、晶合集成四家晶圆代工企业营收缩减,三星业绩略微下滑0.1%,晶合集成业绩下滑最明显,降低22.5%。同时,高塔半导体在第三季度超过晶合集成,位列晶圆代工第九;其他六家晶圆代工厂实现了营收正增长,大多增速放缓,增长最快的晶圆代工厂为华虹宏力,第三季度业绩提升了13.6%。


从市场来看,仅台积电、三星、联华电子、格芯、中芯国际五家晶圆代工厂就已占据晶圆代工89.6%的市场份额,二八定律显著。作为晶圆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以56.1%的份额包揽晶圆代工市场半壁江山,与位居晶圆代工第二、占比15.5%的三星拉开更大距离。


除台积电和华虹宏力外,其他8家晶圆代工厂市场份额皆在第三季度缩水。台积电是苹果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苹果iPhone14系列出货量上涨,对晶圆库存储备有一定需求;华虹宏力营收大涨,得益于下游功率器件、模拟电源、高端MCU芯片需求拉满。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君表示,各大特色工艺平台的市场需求持续饱满,尤其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和功率器件。8英寸晶圆厂和12英寸晶圆厂均保持满载运营,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同比环比均有成长。


3.jpg


台积电:获苹果订单,业绩增长稳固


台积电三季度营收为201.63亿美元,其中5纳米制程晶圆出货量占公司营收的28%,7纳米制程晶圆出货量占26%,与Q2相比,其5纳米制程晶圆营收首次超过7纳米制程晶圆。台积电财报显示,公司智能手机营收占比达41%,同比增长25%,智能手机营收的主要客户来自苹果公司,北美客户收入占总收入的72%,高于二季度的64%。


三星:手机和存储芯片双重打击


三星三季度营收55.84亿美元,其中半导体业务占总营收的30%左右,同比下降14%,高通胀、利率上升、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了消费者决策,而三星的手机、存储芯片业务对市场需求依赖大,前者受消费电子疲软影响,后者价格暴跌,利润遭挤压,这些订单受经济环境影响大,进一步限制了三星的营收增长。第三季度,三星的晶圆代工市场份额降至15.5%。


联电:三季度营收维稳,22/28纳米制程晶圆占比增至25%


联电三季度总营收为24.79亿美元,同比增长34.9%。总经理王石表示,联电营收维稳归功于产品组合优化和汇率利好。从市场来看,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状态持续,但由于公司无线通信领域需求稳定,22/28纳米制程晶圆业务持续扩展,营收占比从二季度的22%提升至25%,晶圆厂产能一如Q2预计得到充分利用。联电的OLED显示驱动芯片具备领先优势,而OLED面板越来越多应用在智能手机和其他终端设备上,这有利于推动联电22/28纳米晶圆技术的增长。此外,联电的汽车业务也在持续增长。


格芯:高端手机产品赢增长,逐步布局汽车电子


格芯三季度营收20.74亿美元,同比增加22%。从终端市场看,手机业务占总收入的46%,同比增长约12%。格芯产品单价提升,且逐渐转向高端细分市场,因而抵消了中低端市场疲软的风险;家庭和工业物联网业务收入占比19%,同比增长约83%,主要受益于出货量增长、ASP提高和产品结构优化;汽车领域占总收入5%,格芯推出新的MCU、安全应用、传感雷达和电源管理产品。由于汽车电子需求的增加,格芯将更多目光转向了汽车业务,正积极调整晶圆产能,计划2023年四季度达到10亿美元的收入目标。


中芯国际:晶圆价升,拉动营收增长


中芯国际三季度营收19.07亿美元,同比增长34.74%。据中芯国际管理层分析,三季度晶圆出货量略有下降,但平均销售单价因产品组合优化小幅上升,收入和上季度持平。按终端市场分,中芯国际智能手机收入三季度环比略增,智能家居和消费电子相对二季度下滑,分别占13.9%和23.3%。由于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去库存缓慢、工控领域增幅有限,中芯国际同样关注汽车市场。


小结


三季度,智能手机、PC端需求回暖情况不及预期,部分晶圆代工厂在消费电子的营收占比下滑。晶圆企业危机意识强,多从两个方向着手:一是在消费电子这条路上坚持走高端细分路线;二是拓展其他营收途径,如布局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的汽车领域。此外,众晶圆代工厂正在为四季度可能的砍单风险进行库存调整准备。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文章来源于:电子元件技术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