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运行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大型32位单片机(MCU)和微处理器(MPU)日益普及。不过,如果使用一个大型单片机处理复杂的应用,可能会在执行小型后台处理任务时遇到CPU资源方面的问题,这些任务虽然并不复杂,但十分耗时。8位和16位MCU等小型器件可用于减轻32位器件的工作负荷。
试想一下这样一个示例:将一个32位MCU用于控制汽车的非安全功能,如娱乐系统、环境照明和空调。此32位器件必须对其资源进行分配,以便处理与这些功能相关的所有任务。这样的任务还包括测量驾驶室内多个点的温度、打开/关闭空调系统、更新图形显示、处理用户输入、调整照明条件和播放音乐。即使对于大型32位器件,这些工作量也过于繁重。
但是,如果32位器件将部分任务负荷转移给几乎不需要监控的子处理器,每个子处理器仅负责处理其中的1或2个任务,那么这些任务会更易于管理。这可以释放主处理器上的CPU资源,从而降低软件的复杂性,同时提高性能并缩短执行时间。
如今,运行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大型32位单片机(MCU)和微处理器(MPU)日益普及。不过,如果使用一个大型单片机处理复杂的应用,可能会在执行小型后台处理任务时遇到CPU资源方面的问题,这些任务虽然并不复杂,但十分耗时。8位和16位MCU等小型器件可用于减轻32位器件的工作负荷。
试想一下这样一个示例:将一个32位MCU用于控制汽车的非安全功能,如娱乐系统、环境照明和空调。此32位器件必须对其资源进行分配,以便处理与这些功能相关的所有任务。这样的任务还包括测量驾驶室内多个点的温度、打开/关闭空调系统、更新图形显示、处理用户输入、调整照明条件和播放音乐。即使对于大型32位器件,这些工作量也过于繁重。
但是,如果32位器件将部分任务负荷转移给几乎不需要监控的子处理器,每个子处理器仅负责处理其中的1或2个任务,那么这些任务会更易于管理。这可以释放主处理器上的CPU资源,从而降低软件的复杂性,同时提高性能并缩短执行时间。
这种解决方案与单片机中的外设有异曲同工之妙。外设是专用硬件的小型模块,可以添加新功能(例如运算放大器或模数转换器),也可以减少执行给定功能时CPU必须承担的工作量。在某些情况下,初始化后,外设可独立于CPU运行。
为了说明外设的优势,我们以产生脉宽调制(PWM)信号为例。要在没有专用外设的情况下产生PWM,只需将I/O线设为高电平,等待一定数量的周期后,将其设为低电平,再等待一段时间,然后重复操作。这会占用大量CPU周期,并且对于某些功能(如RTOS)来说,难以可靠地执行。相比之下,PWM外设允许CPU在执行其他任务的同时设置所需的波形参数。
本文中介绍的第一个示例说明了减轻CPU密集型任务负荷的优势。在该案例中,使用了一个8位MCU来创建I/O扩展器。I/O扩展器并不复杂;然而,由于需要频繁处理中断,因此它们会占用大量的CPU时间。通过使用专用MCU来完成这项任务,大型32位器件可以减少I/O使用和需要处理的中断次数。此外,I/O扩展器的功能集可在软件中设置,因此支持针对应用进行定制和调整。
本文中的第二个示例以创建独立于CPU运行的电压频率(V/F)转换器为例,展示了独立于内核的外设的性能。在这个示例中,CPU的唯一功能是初始化外设并将调试打印消息发送到UART。在大型系统中,当V/F在后台运行时,CPU可以执行另一个简单的任务。
I/O扩展器
使用8位MCU创建I/O扩展器的最大好处是提高灵活性。I/O扩展器ASIC的功能集已嵌入到器件中,而MCU可基于其执行的软件定义其行为。这种灵活性使基于MCU的版本能够满足最终应用的需求。
实现高级I/O扩展器
在器件内部,高级I/O扩展器在基于查找表的结构上运行。在读取或写入之前,会发送一个虚拟地址。该地址与单片机上的寄存器无关——仅特定于查找表。这意味着,可以透明地添加不在单片机硬件寄存器中的功能。此外,还可以针对特定用途,轻松地重新排列表格中的条目。这种结构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够向查找表添加权限。例如,要创建一个只读寄存器,只需省略查找表的写条目即可。
高级I/O扩展器的查找表
这种较为复杂的结构也适用于非标准功能。“MEM OP”功能允许MCU将其当前的通用输入和输出(GPIO)配置保存或加载到存储器中。
器件中的存储器存储
MEM OP也可以将GPIO配置重置为编译时设置的参数。
注:并非所有字段均可用于所有操作
MEM OP的功能
此外,也可以选择将单片机设置为在上电时加载保存的设置。如果已使能,单片机会尝试加载配置0中的设置。如果配置执行校验和验证失败,则MCU将恢复为编译时常数。如果不需要,可以在软件中禁用此功能。
该解决方案的要点
基于MCU的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出色的灵活性。与市场上的ASIC不同,我们可以为MCU配置特定于应用场景的非标准功能。此应用程序针对开发。
如需深入了解该实现或想要试用该示例,请参见源资源库中的README文件。此外,还提供带有Arduino的高级I/O扩展器的演示。
源代码、文档和演示:
电压频率(V/F)转换器
通过降低物料清单(BOM)成本,进而减小设计面积,电压频率转换器可改进传统的模拟解决方案。市场上的许多V/F转换器需要配备外部电阻和电容才能运行,而单片机只需使用通用去耦和上拉组件(所有MCU的必备组件)即可运行。
TC9400/TC9401/TC9402 10 Hz至100 kHz V/F转换器的应用原理图
MCU不使用模拟技术进行数字化,而是使用独立于内核的外设和功能的组合。MCU使用内部带计算功能的模数转换器(ADCC)测量输入信号,然后对时钟信号进行分频,以创建可变频率输出。在该示例中,外设已设置为在初始化后独立于CPU运行。这意味着,CPU可以用于最终应用中的其他任务。
对于基于MCU的方案,其挑战在于性能不如模拟解决方案。输出的分辨率本身受到ADCC的限制。表面上看,ADCC为12位,但它会以配置为过采样的14位分辨率运行,具体取决于程序的配置方式。同样,用于合成输出频率的片内数控振荡器(NCO)具有有限的分辨率,并且其输出中可能存在抖动,具体取决于ADC测得的值。
基于MCU的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外设模块——模拟采样模块、输出振荡器模块和占空比发生器。
解决方案框图
模拟采样模块
模拟采样模块实现
模拟采样模块负责执行模数转换。为了在器件的频率限制下实现100 kHz的输出,已将ADCC配置为过采样,然后通过平均值处理获得14位结果。
这种过采样配置有一个缺点,即向结果中增加额外的统计噪声,可采取计算过采样的平均值并增加滞后的方法来补偿噪声。要实现滞后,可使用ADCC的阈值中断功能。(为简单起见,将仅介绍有关此示例如何使用阈值中断功能的细节。)
在ADCC完成过采样的平均值计算后,将得出的值与外设中的设定值寄存器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之差大于或小于设定阈值,则触发中断。CPU可屏蔽此中断且不受影响,然而,此中断会触发直接存储器访问(DMA),将经过平均值处理的过采样结果复制到ADCC的设定值寄存器,从而产生滞后。如果未超过阈值,则不会发生DMA复制,从而不会触发输出振荡器模块的DMA更新。
输出振荡器模块
输出振荡器模块的结构
该解决方案的输出振荡器模块负责以所需输出频率产生时钟信号。该输出信号在内部连接到占空比发生器,该元件将输出频率减半,但会产生50%的占空比输出。因此,输出振荡器模块以输出频率的两倍运行。
输出振荡器模块的核心是数控振荡器(NCO)。NCO外设的工作原理是在输入时钟的上升沿向累加器添加增量值,然后根据累加器溢出导出外设的输出。(有关NCO的完整说明,请参见数据手册。)
在该示例中,已将NCO2设置为在内部创建所需的输入时钟频率,以通过14位输入获得100 kHz输出。之所以使用14位结果,是因为ADCC本身的12位结果不足以在没有外部时钟源的情况下产生100 kHz输出。
ADC结果 | NCO1输出(翻倍) | 输出频率 |
0x0000 | 0 Hz | 0 Hz |
0x0001 | 12.2 Hz | 6.1 Hz |
0x0100 | 3.1 kHz | 1.6 kHz |
0x1000 | 50 kHz | 25 kHz |
0x3FFF | 200 kHz | 100 kHz |
100 kHz V/F转换器的理想输出(看门狗已关闭)。
如果改变NCO2的输出频率或使用备用源,则输出频率将调整为不同的输出范围。例如,如果NCO2的频率降低到1.28 MHz,则输出最大为10 kHz。
ADC结果 | NCO1输出频率(翻倍) | 输出频率 |
0x0000 | 0 Hz | 0 Hz |
0x0001 | 1.2 Hz | 0.6 Hz |
0x0100 | 312.5 Hz | 156.3 Hz |
0x1000 | 5 kHz | 2.5 kHz |
0x3FFF | 20 kHz | 10 kHz |
10 kHz V/F转换器的理想输出(看门狗已关闭)。
占空比发生器
占空比发生器框图
该解决方案的占空比发生器模块负责创建50%的占空比输出。这是一个可选功能——可以直接使用NCO的输出,但这样做会增加占空比的变化幅度。
该生成器使用一个可配置逻辑单元(CLC)实现。CLC是可配置逻辑的小型模块,类似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一个单元。CLC可用作离散逻辑门(例如AND-OR或OR-XOR),也可以配置为锁存器或触发器。在该解决方案中,CLC实现为带复位功能的J-K触发器。J和K保持在逻辑高电平。输出振荡器模块用作触发器的时钟。每个输入时钟脉冲均会导致输出翻转,从而产生50%的占空比。注意:输出振荡器模块的频率抖动将对占空比产生影响。
Timer 6用作不稳定的“看门狗”定时器。如果输出没有产生边沿(上升沿或下降沿),则定时器将溢出,并将产生的时钟脉冲发送到CLC,这可以控制输出频率范围的下限。输出翻转到定时器频率的一半(输出为6 Hz),而不是达到直流。
该解决方案的要点
该示例表明,要使用硬件外设创建独立于内核的功能,通常必须使用外部集成电路。这种配置的一个最大优势在于,外设操作可在软件中设置,这样便可轻松地根据最终应用调整示例。由于使用了大量外设,因此选择来实现该示例。
有关该示例的更多信息,请参见示例资源库中的README文档。此外,示例资源库还包含频率电压转换器的实现,可与电压频率转换器在同一个器件上实现。
单击以下链接获取源代码和文档:
总结
尽管高性能单片机和微处理器都有一席之地,但在执行小型专门任务时,8位和16位MCU的作用不容小觑。这类任务并不一定十分复杂,但可能十分耗时,或者是时间关键型任务。任务负荷减轻后,32位器件可拥有更简单的实现,从而提高可靠性、减少存储器占用率并降低功耗。
这种解决方案与单片机中的外设有异曲同工之妙。外设是专用硬件的小型模块,可以添加新功能(例如运算放大器或模数转换器),也可以减少执行给定功能时CPU必须承担的工作量。在某些情况下,初始化后,外设可独立于CPU运行。
为了说明外设的优势,我们以产生脉宽调制(PWM)信号为例。要在没有专用外设的情况下产生PWM,只需将I/O线设为高电平,等待一定数量的周期后,将其设为低电平,再等待一段时间,然后重复操作。这会占用大量CPU周期,并且对于某些功能(如RTOS)来说,难以可靠地执行。相比之下,PWM外设允许CPU在执行其他任务的同时设置所需的波形参数。
本文中介绍的第一个示例说明了减轻CPU密集型任务负荷的优势。在该案例中,使用了一个8位MCU来创建I/O扩展器。I/O扩展器并不复杂;然而,由于需要频繁处理中断,因此它们会占用大量的CPU时间。通过使用专用MCU来完成这项任务,大型32位器件可以减少I/O使用和需要处理的中断次数。此外,I/O扩展器的功能集可在软件中设置,因此支持针对应用进行定制和调整。
本文中的第二个示例以创建独立于CPU运行的电压频率(V/F)转换器为例,展示了独立于内核的外设的性能。在这个示例中,CPU的唯一功能是初始化外设并将调试打印消息发送到UART。在大型系统中,当V/F在后台运行时,CPU可以执行另一个简单的任务。
I/O扩展器
使用8位MCU创建I/O扩展器的最大好处是提高灵活性。I/O扩展器ASIC的功能集已嵌入到器件中,而MCU可基于其执行的软件定义其行为。这种灵活性使基于MCU的版本能够满足最终应用的需求。
实现高级I/O扩展器
在器件内部,高级I/O扩展器在基于查找表的结构上运行。在读取或写入之前,会发送一个虚拟地址。该地址与单片机上的寄存器无关——仅特定于查找表。这意味着,可以透明地添加不在单片机硬件寄存器中的功能。此外,还可以针对特定用途,轻松地重新排列表格中的条目。这种结构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够向查找表添加权限。例如,要创建一个只读寄存器,只需省略查找表的写条目即可。
高级I/O扩展器的查找表
这种较为复杂的结构也适用于非标准功能。“MEM OP”功能允许MCU将其当前的通用输入和输出(GPIO)配置保存或加载到存储器中。
器件中的存储器存储
MEM OP也可以将GPIO配置重置为编译时设置的参数。
注:并非所有字段均可用于所有操作
MEM OP的功能
此外,也可以选择将单片机设置为在上电时加载保存的设置。如果已使能,单片机会尝试加载配置0中的设置。如果配置执行校验和验证失败,则MCU将恢复为编译时常数。如果不需要,可以在软件中禁用此功能。
该解决方案的要点
基于MCU的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出色的灵活性。与市场上的ASIC不同,我们可以为MCU配置特定于应用场景的非标准功能。此应用程序针对开发。
如需深入了解该实现或想要试用该示例,请参见源资源库中的README文件。此外,还提供带有Arduino的高级I/O扩展器的演示。
源代码、文档和演示:
电压频率(V/F)转换器
通过降低物料清单(BOM)成本,进而减小设计面积,电压频率转换器可改进传统的模拟解决方案。市场上的许多V/F转换器需要配备外部电阻和电容才能运行,而单片机只需使用通用去耦和上拉组件(所有MCU的必备组件)即可运行。
TC9400/TC9401/TC9402 10 Hz至100 kHz V/F转换器的应用原理图
MCU不使用模拟技术进行数字化,而是使用独立于内核的外设和功能的组合。MCU使用内部带计算功能的模数转换器(ADCC)测量输入信号,然后对时钟信号进行分频,以创建可变频率输出。在该示例中,外设已设置为在初始化后独立于CPU运行。这意味着,CPU可以用于最终应用中的其他任务。
对于基于MCU的方案,其挑战在于性能不如模拟解决方案。输出的分辨率本身受到ADCC的限制。表面上看,ADCC为12位,但它会以配置为过采样的14位分辨率运行,具体取决于程序的配置方式。同样,用于合成输出频率的片内数控振荡器(NCO)具有有限的分辨率,并且其输出中可能存在抖动,具体取决于ADC测得的值。
基于MCU的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外设模块——模拟采样模块、输出振荡器模块和占空比发生器。
解决方案框图
模拟采样模块
模拟采样模块实现
模拟采样模块负责执行模数转换。为了在器件的频率限制下实现100 kHz的输出,已将ADCC配置为过采样,然后通过平均值处理获得14位结果。
这种过采样配置有一个缺点,即向结果中增加额外的统计噪声,可采取计算过采样的平均值并增加滞后的方法来补偿噪声。要实现滞后,可使用ADCC的阈值中断功能。(为简单起见,将仅介绍有关此示例如何使用阈值中断功能的细节。)
在ADCC完成过采样的平均值计算后,将得出的值与外设中的设定值寄存器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之差大于或小于设定阈值,则触发中断。CPU可屏蔽此中断且不受影响,然而,此中断会触发直接存储器访问(DMA),将经过平均值处理的过采样结果复制到ADCC的设定值寄存器,从而产生滞后。如果未超过阈值,则不会发生DMA复制,从而不会触发输出振荡器模块的DMA更新。
输出振荡器模块
输出振荡器模块的结构
该解决方案的输出振荡器模块负责以所需输出频率产生时钟信号。该输出信号在内部连接到占空比发生器,该元件将输出频率减半,但会产生50%的占空比输出。因此,输出振荡器模块以输出频率的两倍运行。
输出振荡器模块的核心是数控振荡器(NCO)。NCO外设的工作原理是在输入时钟的上升沿向累加器添加增量值,然后根据累加器溢出导出外设的输出。(有关NCO的完整说明,请参见数据手册。)
在该示例中,已将NCO2设置为在内部创建所需的输入时钟频率,以通过14位输入获得100 kHz输出。之所以使用14位结果,是因为ADCC本身的12位结果不足以在没有外部时钟源的情况下产生100 kHz输出。
ADC结果 | NCO1输出(翻倍) | 输出频率 |
0x0000 | 0 Hz | 0 Hz |
0x0001 | 12.2 Hz | 6.1 Hz |
0x0100 | 3.1 kHz | 1.6 kHz |
0x1000 | 50 kHz | 25 kHz |
0x3FFF | 200 kHz | 100 kHz |
100 kHz V/F转换器的理想输出(看门狗已关闭)。
如果改变NCO2的输出频率或使用备用源,则输出频率将调整为不同的输出范围。例如,如果NCO2的频率降低到1.28 MHz,则输出最大为10 kHz。
ADC结果 | NCO1输出频率(翻倍) | 输出频率 |
0x0000 | 0 Hz | 0 Hz |
0x0001 | 1.2 Hz | 0.6 Hz |
0x0100 | 312.5 Hz | 156.3 Hz |
0x1000 | 5 kHz | 2.5 kHz |
0x3FFF | 20 kHz | 10 kHz |
10 kHz V/F转换器的理想输出(看门狗已关闭)。
占空比发生器
占空比发生器框图
该解决方案的占空比发生器模块负责创建50%的占空比输出。这是一个可选功能——可以直接使用NCO的输出,但这样做会增加占空比的变化幅度。
该生成器使用一个可配置逻辑单元(CLC)实现。CLC是可配置逻辑的小型模块,类似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一个单元。CLC可用作离散逻辑门(例如AND-OR或OR-XOR),也可以配置为锁存器或触发器。在该解决方案中,CLC实现为带复位功能的J-K触发器。J和K保持在逻辑高电平。输出振荡器模块用作触发器的时钟。每个输入时钟脉冲均会导致输出翻转,从而产生50%的占空比。注意:输出振荡器模块的频率抖动将对占空比产生影响。
Timer 6用作不稳定的“看门狗”定时器。如果输出没有产生边沿(上升沿或下降沿),则定时器将溢出,并将产生的时钟脉冲发送到CLC,这可以控制输出频率范围的下限。输出翻转到定时器频率的一半(输出为6 Hz),而不是达到直流。
该解决方案的要点
该示例表明,要使用硬件外设创建独立于内核的功能,通常必须使用外部集成电路。这种配置的一个最大优势在于,外设操作可在软件中设置,这样便可轻松地根据最终应用调整示例。由于使用了大量外设,因此选择来实现该示例。
有关该示例的更多信息,请参见示例资源库中的README文档。此外,示例资源库还包含频率电压转换器的实现,可与电压频率转换器在同一个器件上实现。
单击以下链接获取源代码和文档:
总结
尽管高性能单片机和微处理器都有一席之地,但在执行小型专门任务时,8位和16位MCU的作用不容小觑。这类任务并不一定十分复杂,但可能十分耗时,或者是时间关键型任务。任务负荷减轻后,32位器件可拥有更简单的实现,从而提高可靠性、减少存储器占用率并降低功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