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由芯谋研究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南沙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论坛(2023 IC NANSHA)在广州南沙开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魏少军出席论坛并发表了“半导体产业的再全球化”主旨讲话。
魏少军提到,逆全球化思潮下,当前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较严峻挑战。他指出,过去十多年来,我们认为中国的芯片制造发展较快,但实际上这个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外资在华企业贡献。魏少军同时强调,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要坚定向前发展,中国的超大芯片市场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中国要重新理解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维护半导体全球供应链的完整性,实现再全球化。
坦言集成电路上市企业效益欠佳
魏少军先从全球半导体产业现状谈起。他表示,当前,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进程正在被中断。今年以来,先是荷兰对华禁售光刻机,再是日本政府出台针对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措施。建立在全球化基础上的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挑战。
魏少军说,过去10年,国产集成电路的销售收入持续增加。在肯定产业进步的同时,他理性地指出,以价值计算,国产芯片占国内市场需求的比例从2013年的13.%提升至2022年的41.4%,与国内市场的需求仍相距甚远。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魏少军 图片来源:承办方供图
他还提供一组数据称,2016年至今,内资半导体制造企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7;但外资企业的增长更快,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0%。外资半导体制造企业对中国半导体制造业增长的贡献是内资企业的2倍。“我们的(半导体)制造业还需要很多的外部支持。另一方面,从中国的角度来讲,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魏少军也对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135家半导体(全产业链)企业进行财务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这135家企业的总市值为30825亿元,尚不及英伟达一半市值。同时,135家企业2022年累计实现营收2821.9亿元,平均毛利率39.1%,毛利率较低。
此外他还对科创板62家芯片设计公司进行统计,它们2022年的平均毛利率为34.2%,比美国半导体企业的62%低了27.8个百分点;但它们的平均研发费用占比为20.8%,比美国半导体企业高3.8个百分点。“这是好事。但如果只看研发费用总量,这62家科创板芯片企业的研发支出约为29.1亿美元。”
我们如何实现半导体产业再全球化?
魏少军表示,中资半导体制造企业工艺技术目前主要在14纳米,同时国内晶圆代工产能严重不足。截至2021年底,中资半导体企业现有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合计约44万片。与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目前每月150万片产能需求相比,差距巨大。
虽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存在挑战,但不能不前进。在魏少军看来,中国的超大芯片市场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中国和世界的依赖度会出现再平衡,但大趋势不会变。
那么,如何推动半导体产业实现再全球化?魏少军提出,具体来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要扬长避短,掌握发展主动权,比如,中国在5G芯片上拥有领先优势;其次,中国要坚持扩大开放,广邀朋友。要重新理解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维护半导体全球供应链的完整性,实现再全球化。“如果说,前20年半导体全球供应链的形成是以分工作为主要特征。那再全球化,一定是更强调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魏少军如是说。他强调,要用好中国超大市场,让半导体全球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共同获利。
最后,中国集成电路还要紧抓新能源汽车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的全新机遇,拓展新空间。“人工智能是不可错过的一场‘盛宴’。发展高算力、低能耗或高能效的人工智能服务器/芯片成为必然,这就是发展方向。”魏少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