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正从技术研发与测试验证阶段向示范应用与大规模商业推广的新阶段进发,很多技术距离大范围的推广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智能网联汽车涉及社会、法规、经济、人和技术五大领域,面临着测试认证的系统性和广义性挑战。充分、规范和全面的测试认证才能进一步推动数据共享、结果互认,真正开启中国高级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化的大门。
电动化、网联化、自动化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已经在业内达成共识,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将为车企带来新的业务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服务+车载技术”的结合,汽车有望成为最大的移动消费智能终端、能源传输工具、数据处理节点。围绕人、车、场的相关服务数据正呈现爆发式增长。虽然数据成为下一阶段车企转型的重要战略资源,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汽车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汽车“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概念的提出,给汽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电动化是指汽车向着以动力电池作为驱动能源的发展模式;智能化是指在汽车上加装毫米波雷达、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硬件设备,搭配软件系统,通过高级辅助系统的加持,实现自动驾驶下的单车智能发展;网联化是指通过物联网等技术,将车与车、车与人、车与交通设施之间信息互联(v2x),从而实现智能网联(车路协同);共享化则是汽车未来发展的一种模式,通过共享与移动出行的模式,提供出行服务,优化交通环境。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投资热度有增无减。但相比早年的投资热,此轮是资本市场相对趋于冷静的选择。自动驾驶处于特定场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前夜,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及人才等问题仍需大量资金支持,而技术、量产、商业化闭环能否打通决定自动驾驶发展的前景以及资本继续追逐的热度。各企业现阶段和之后要面对的考验是全方位的。
在汽车的信息收集上,还将有详细的规范出台。由机器主导的自动驾驶汽车一旦肇事如何界定责任等问题,也有望被破解。汽车行业的各种跨界合作,“至今已不觉新鲜”。恰恰说明产业融合、供应链重塑渐入深水区。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大变革中,汽车正与科技、互联网、通讯、交通甚至家电等行业联手驱动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普及与技术进化,加速生态变革与创新。企业更加注重供应链安全与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新型供应链生态体系将为供应链企业开启新的更大发展空间。
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浪潮正席卷而来,随之网联化的概念也被很多企业提及,智驾最前沿认为,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模式应该并行发展的,甚至网联化会超前于智能化发展,网联化的发展并非仅可以服务于单车智能,对于现阶段以驾驶员为主的交通环境下,也是非常重要的。网联化的发展,对于交通设施设备、其他车辆等路端角色智能性要求进一步提升,且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要求也较高,网联化更侧重于解决安全、节能、环保等问题,优化道路交通环境、完善道路交通架构。
智能网络汽车与传统汽车不同之处诸多,核心区别在于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系统和车联网系统,最显著的特征是智能化、网联化与平台化。智能化即汽车搭载智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感知终端及智能操作系统、人工智能芯片,实现超视距数据采集与自动驾驶;网联化即汽车通过车载单元与人、车、路、云全面互联,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平台化即交通管理、信息服务等涉车业务的实现逐步向云平台迁移。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歌猛进多年后,业界对于其发展趋势的理解,也开始逐渐深入。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这句话引起了诸多同行的认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度日益提高,是否足够,将越发决定一家车企的江湖地位、市场空间,乃至于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