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观察念书的好处很多,除了增加词汇与逻辑能力之外,过去 10 年研究证实,看小说能让自己站在书中人物的立场看世界,对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人事物产生同情心。
华尔街日报 (WSJ) 报导,2006 年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家 Keith Oatley 研究显示,阅读小说能增加对他人的敏感度,为了了解读者在一生中会看多少文本,研究人员使用作者识别测验,发现人们阅读越多小说,即愈具有同情心。
但是没人知道是小说驱动同情心,还是同情心使得人们对小说感兴趣,如个性也是影响因素之一。2009 年研究团队重启调查,针对 252 名成人,在控制年纪、性别、智商、英语流畅度、压力、孤独、个性等面向后,评估参与者对沉浸在角色当中,而非以局外人观察叙事发展的倾向。
最后,参与者接受同情心的客观测验,目的是要看阅读小说的时间要多长,才会增加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人意图与情感的直觉能力。研究发现,阅读小说可预测更高层次的同情心,且阅读小说更多的参与者受到他人提供的娱乐或支持更多,社交生活比读较少小说的人更丰富,打破一般人对书呆子的刻板印象。后者研究证实读小说可以增进人们侦测与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在一项 2013 年的实验当中,研究人员试图找出哪种小说类型对同情心影响较大。研究人员让不同受测组读不同故事的小说、文学小说或非小说,有些组别什么书都不念,接着评估参与者的同情心,研究发现阅读非小说,以及阅读恐怖、科幻或爱情小说的组别,对他人的感受与想法没有改变。
只有需要读者依据微妙的线索,去猜测角色发展的文学小说,才会启动同情心。在这些研究当中,阅读非小说不只不能刺激同情心,还会带来孤独与被社会隔绝的感觉,特别是对男性而言。
在最近的研究中,克莱蒙特大学神经科学家 Paul Zak 让参与者看一则感人的影片,如一个小孩有脑癌的父亲,发现影片会激发受测者的催产素,催产素是促进信任、养育、同情的贺尔蒙,且捐助更多款项给慈善机构,若观看一般父子去游乐园的影片则没有这种效果。
显然重点不在于故事真假,而是如果观看者活在自己局限的生命视野当中,当然无法想像他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 Empathy by the Book: How Fiction Affects Behavior
(首图来源:Flickr/Sam Greenhalgh CC BY 2.0)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半导体行业观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