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光科技深耕汽车电子、工业及轨道交通领域十余年,为客户提供车规MCU、车规电容、车规电阻、车规晶振、车规电感、车规连接器等车规级产品和汽车电子行业解决方案,成立于2008年的贞光科技是三星、VIKING、紫光芯能、基美、国巨、泰科、3PEAK思瑞浦等国内外40余家原厂的授权代理商。获取更多方案或产品信息可联系我们。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对MCU使用起到决定性作用,从分布式—域融合—集中式的发展路径将更适配软件定义汽车的需要,在保证软件持续迭代能够继续支撑的基础上,车身减重(线束)、软硬件解耦开发、通信带宽都需要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进行不断的变革。从当前各主流OEM厂商的电子电气架构发展路径来看,各家都在进行算力集中化,减少分布式ECU的使用。
汽车MCU紧随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发展,分布式向域控制发展使用量将从当前从30-40颗,逐步提升至70-80颗,但未来随着集中式架构落地,算力向整车计算平台集中,汽车MCU的使用量又将逐步降低至50-60颗左右。
MCU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大芯片(SoC)看系统,小芯片看应用,MCU是一颗应用型的小芯片,根据应用的不同配以不同的功能模块IP集成(芯片定义)实现最优的性价比。从汽车电子的发展有如下的需求产生:
低功耗需求:从前文可看到单车MCU平均用量可达到80余颗,多MCU运营时对整车电池的消耗需要进行综合考虑,超低功耗MCU在消费电子领域已成功批量应用,未来车用MCU低功耗趋势也将跟随。
射频需求:汽车智能化推动了蓝牙、UWB芯片的使用,如蓝牙钥匙、提前开门定位等功能需要车内外进行相关通信。
多核异构:随着计算性能集中化,车规MCU正在经历SoC化,往多核异构大芯片方向迭代。
国产汽车MCU的现状:国产MCU主要替代方向还是集中于功能安全要求在ASIL-B及以下的方向,ASIL-B以上还有待各家量产消息。目前8位MCU是国产首先完成突破的产品,8位车用MCU已有多家累计实现KK级出货量(杰发科技、芯旺微、赛腾微等),但32位国产MCU目前各家普遍在送样测试阶段,期待在未来2-3年的时间内由样品测试到量产的转换,正因为国产芯片的巨大替代前景,车规MCU正是当下各CVC、财务投资机构寄予厚望投资布局的重点方向,以下整理了一些对外宣布有车规MCU产品线的厂商,期待各厂商未来国产化的突破。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用于技术分享与交流,文中观点不代表贞光科技立场,若有涉及版权等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