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日经中文网,如您觉得不合适,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虽然现在日本成为了创新的代表,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曾经也是靠山寨起家的。而现在的中国则以“山寨”闻名世界,我们来看一下两者的异同:
首先从中国「学习」日本新干线技术的往事说起。2000年代,JR东日本、川崎重工业向中国出口新干线车辆的同时向中方公开了技术。中国吸收了日本的新干线技术,然后利用该技术使高速铁路网遍布中国。同时计划向海外出口高铁,与日本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为了攻占中国市场而与中国企业合作,反而被中国获取技术和业务模式,被迫陷入困境。从这一点来说,AKB和新干线十分相似。尽管日本企业指责中方「山寨」,违反商业伦理,但却被中方反问「日本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诚然,我们不能忘记同样的事情在日美之间也曾发生过。
1950年,丰田汽车的前身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常务丰田英二(后成为社长)和齐藤尚一作为研修人员赴美国福特汽车研修。从普通员工征集创意的提案制度就是齐藤参考福特的制度引入的(出处:丰田官网「丰田汽车75年史」)。丰田构筑了TOYOPET等品牌的多条销售渠道,这也和美国通用汽车的做法如出一辙。
索尼的前身东京通信工业也是从美国获得的技术。1952年,索尼创始人井深大赴美国考察时,听说只要向美国企业支付专利使用费就可以获得晶体管技术,由此引入了美国技术。(出处:索尼宣传官网「Sony History」)此后,索尼在晶体管收音机领域成为全球领先企业。美国方面看到丰田和索尼的崛起应该是五味陈杂吧。正是美国企业将技术和业务模式倾囊相授,出师后的日本企业却成为了自己的对手。
不过,日本企业并未止于模仿美国企业。从1970年前后开始,日本企业创造出了自主技术和商业模式。丰田创造并完善了「看板管理」,精简了过多的零部件库存。索尼则推出Walkman等革命性的数码音乐播放器。
互相学习的日美企业
进入80年代之后,「看板管理」被称为「准时制生产方式(Just In Time)」,成为美国企业必备的经营方式。据悉,美国苹果的创始人贾伯斯也曾研究索尼产品,学习索尼的优点。不再是日本企业一味学习美国企业,美国企业也在反过来向日本企业学习。
如今,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8000美元左右,与1980年的日本相仿。本来中国企业已到了摆脱模仿型经济、创造自主技术和经营模式的时期。但遗憾的是,中国企业仍然缺乏摆脱模仿型经济的意识。长此以往,无论中国的经济规模变得有多大,从经济质量的层面来说仍处于日本50、60年代的水平。
但随着新硬件时代的到来,中国半导体的兴起,希望中国也能学习70年代的日本,实现从模仿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型。
【关于转载】: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半导体行业观察icbank”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
【关于投稿】:欢迎半导体精英投稿,一经录用将署名刊登,红包重谢!来稿邮件请在标题标明“投稿”,并在稿件中注明姓名、电话、单位和职务。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MooreRen001或发邮件到 jyzhang@moore.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