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观察上周,全球两大电脑厂微软和苹果分别推出新品,包括微软第一台桌上型电脑 Surface Studio,以及苹果的第四代 MacBook Pro。然而产品推出以后,不少媒体也纷纷评论:苹果究竟怎么了?
平凡的新款 MacBook Pro
实际上苹果的第四代 MacBook Pro 严格来说不差,依然很稳定地改进了旧款。尽管它移除了最上列的功能键,改成实用程度不明的 Touch Bar 与蝶式键盘,15 寸机型的独显也只配了 AMD 的 Radeon Pro 450 / 455,或许让“Pro”一词在专业用户心中颇为刺耳。
▲ 新款 MacBook Pro 的核心“Touch Bar”。(Source:苹果)
不上不下的新 MacBook Pro 也大力砍掉了旧型但广泛使用的 USB Type -A 型、MagSafe、HDMI 孔、SD 卡,全面换用支持生态还待成长的 USB Type-C(Thunderbolt 3)。在这种情况下一跃来到 11488元 的起价,除了替未来冗长的 Mac 更新期留下降价空间,也可以让还保有旧型连接埠的老机型,像是已经毫无轻量可言的 MacBook Air,或是第三代 MacBook Pro 来吸引价格敏感的用户,同时刺激用户加价升级的欲望。
▲ 新款 MacBook Pro 尽管有明显的硬件升级,但新的互动方式却无法在第一时间打动人。(Source:苹果)
不过,正与 iPhone 7 一样,虽然摊开功能表一项项列出,许多新功能或设计还是不能随意忽视,然而苹果始终没有为用户带来全新、直觉而有效的 UX,已经让审美体验持平了够久。在 Steve Jobs 过世以后,人们已经给了苹果 5 年的时间,足够让 iPhone 从第一代演进到 iPhone 5。虽然此期间内有 Apple Watch 在内的新品或是 iPhone 6s 的 3D Touch 问世,但感受上,它们尽管是“新”东西,却只是完成现有功能的另一种途径。
苹果甚至连透过发布会与广告营销产品的能力也下滑了,而这正是 Steve Jobs 的拿手功夫。不少人至今仍记得 Jobs 在发布新品的桥段,像是说完“One More Thing”后从口袋拿出 iPod mini,从牛皮纸带拿出初代 MacBook Air,或是在发布初代 iPhone 时让 iPod 与 Safari 图示来回旋转。然而到今天为止,虽然苹果在 Jobs 刚过世时仍有佳作,例如初代 iPad mini 的广告:
然而到了 iPhone 7 却已经退化成意向完全不明的广告作品:
这些衰弱的广告能力,也随着发布会形式的僵化更显无趣。CEO Tim Cook 一贯的“Good Morning”与“Amazing”已经成了讽刺苹果的影片一定有的段子。营销长 Phil Schiller 则像是汽车业务。而苹果黄金时代的产品灵魂 Jony Ive,却比起过去更像是专业配音员,显得毫无存在感。一贯的发布会 SOP 里唯一让人稍感可亲的,可能只剩下满头白发、形象时髦随和的软件工程副总 Craig Federighi。回顾上回的 iPhone 7 发布会,可能还有很多人认为任天堂与宫本茂才是亮点。
微软反而更像是苹果
在苹果的产品力道僵化的同时,微软却更好地引入过往苹果在 Jobs 时期的模式。新的 Surface Studio 设计简约,远比 MacBook Pro 的 Touch Bar 直觉,就可以把产品的重心与美学传达给用户。而这正是以往苹果的强项,毕竟,每次 Jobs 介绍新产品时,其实就只是拿着新品,像个普通用户一样随意操作,就可以让人们从这个过程得知新品的好处。
▲ Surface Studio 屏幕可以下降到类似画板。(Source:微软)
Surface Studio 的“零重力支轴”也是十分苹果风的产品,概念类似苹果的 MagSafe 磁吸充电头,在很细微的地方提供独特方案,并提升用户体验。搭配直觉且颇有新意的 Surface Dial 以及 28 寸大触摸屏幕,Surface Studio 可以将整片屏幕拉平,像个大数码画板一样随意操作,这也是人们从没有在桌上型电脑经历的体验(虽然苹果也有类似的电脑专利,但从未有实品现身)。而这个新体验却显然十分直觉,不像 Apple Watch 或 3D Touch 还需要多一层思考,来让自己换个手法操作。
微软也模仿了苹果的订价策略。Surface Studio 即使是顶规也只提供 Nvidia GTX 980M 的独显,而不是 1060、1070 或 1080,然而 Surface Studio 的售价却是惊人的 2,999 美元起。如今的 Surface 系列一字排开,从 Surface Pro、Surface Book 到 Surface Studio,其实已经有一致的设计语言,可以帮助微软确实地以高价与高设计标准,提供苹果一贯承诺给用户的软硬结合。
微软甚至连广告也拍赢苹果。Surface Studio 的第一支广告没有说上一句话,就能完整地传达新品:
然而,这正是 Steve Jobs 时刻的苹果强项,比如这支初代的 iPhone 广告:
相比之下,新款 MacBook Pro 虽然维持了过去的风格,在整体上却始终平淡,无法道出太多惊喜:
不过,尽管放眼今日,也只有微软有足够的资产,可以在 PC 界做到同样等级的软硬整合,不过微软在软硬整合还需要突破一道产品线,才能建立与苹果同样强悍的生态系,那就是 Surface 移动设备,例如一台高度整合微软生态系的 Surface 手机。此外,在评价上也不能排除,今日对于微软的赞同,是来自微软的快速进步,以及苹果的相对停滞所导致的边际认同。
而对于苹果用户来说,这样的生态系也正是苹果用户留存率的关键。然而,也不过是 5 年之后,Steve Jobs 留给苹果的美学遗产就已经几乎耗尽,让用户必须以功能面来说服自己留用,例如较友善的开发者环境,或是接续互通。回顾当初 Steve Jobs 发布首款全铝合金的苹果笔电 Powerbook G4,曾以“Power + Sex =?”一词来暗示它。而如今的苹果在 Power 与 Sex 还剩下多少优势呢?
- Developers and creative pros are blasting Apple’s new MacBook Pro
- Admit it: Microsoft is now a braver, more innovative company than Apple
- Microsoft is the new Apple
(首图来源:微软)
延伸阅读:
- 挑战 iMac 工作定位,微软推出一体成型桌电 Surface Studio
- 苹果发布新款 MacBook Pro,更轻更薄、加入 Touch Bar、Touch ID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半导体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