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由半导体行业观察整理自互联网,如您觉得不合适,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上海作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最重要的地区,踏入今年以来推进了很多半导体项目。市经信委公布的数据,上海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已经止住了大幅下滑的势头;今年1月到10月,共完成731亿元,同比增长2.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升了16个百分点。
这样的数据来自于三大项目的支持:
和辉光电270亿投资启动
总投资逾270亿元的和辉光电新型显示制造二期近天正式启动建设。这是过去两个月上海诞生的第三个百亿元级电子信息制造业项目,力度前所未有。在全球日益关注制造业发展的背景下,上海这一波“集中发力”,可以说为实体经济和科创中心建设架起了可靠的支点。
新型显示器件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环节。在由新一代智能终端、VR (虚拟现实)装置、车联网、可穿戴设备等构成的消费电子产品版图中,显示器件与芯片、通信模块、存储、软件系统等一样,都位居核心地位。目前,显示技术正从传统液晶屏向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作历史性过渡,市场需要能让电池更耐用的低功耗屏幕、可以卷曲的柔性屏幕、适合可穿戴设备的异形屏幕。面对这种趋势,AMOLED提供了最可靠、最有前景的技术方案,而和辉光电则是该产业中第一家打破跨国公司垄断的中国企业。
和辉光电2012年在上海创立,主要股东均为国资背景,包括上海联和投资、金山工业区等,主要供应面向手机、智能手表等的中小尺寸AMOLED屏幕组件。从开始打桩到第一块屏幕下线并点亮,和辉光电只花了16个月,打破了由显示行业龙头韩国三星公司保持的世界纪录。投产两年多来,和辉光电已申请专利1000多项,工艺路线越来越成熟,并已赢得小米、步步高等一线消费电子客户。业内公认,和辉光电是目前国内唯一能稳定、批量供应高品质AMOLED屏的企业。
不过,和辉一期的产能仅相当于月产100万片屏幕,而且目前已几乎饱和。为继续扩大在全球显示设备版图中的影响力,和辉需要扩产,也具备了扩产条件。 近日启动的和辉二期项目,总投资272.8亿元,工艺路线从一期的4.5代提升到主流的6代,产能可达年产1亿片,预计年销售额可超过100亿元。根据公布的时间表,24个月后,和辉就将建成一个总面积33万平方米的无尘洁净厂房(规模为上海之最),并开始试生产;一年后,整条生产线就将达到设计产能。届时,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本土化配置能力将有显著提升。
中芯国际上海扩产
中国半导体业在政策的积极扶植下,大肆扩张晶圆厂产能,正兴建中及提出兴建计划就有八座十二寸晶圆工厂。中国最大晶圆代工中芯国际上海新十二寸厂本月动工,拟2018年初投产14纳米制程晶圆、月产能七万片,欲强压全球晶圆代工一哥台积电南京厂同年投产的十六纳米制程晶圆、月产能二万片。
中芯上海新十二寸厂本月动工,月产能七万片,欲强压全球晶圆代工一哥台积电南京厂的二万片。
中芯具有中国半导体业最先进制程,本月于上海动工的新十二寸晶圆厂,初期就瞄准十四纳米制程,产能规划涵盖10和7纳米,估计明年底完工,后年初正式投产,月产能约七万片,明显欲挑战七月在南京动工的台积电十二寸晶圆厂。台积电南京厂预估后年下半年投产16纳米制程,月产能约二万片。
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博士表示,新的12吋生产线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将通过合资方式建设未来每个月可容纳7万片的产能规模。这也是中芯国际的第一条14nm生产线。
目前,中芯国际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意大利拥有生产8寸和12寸的晶圆厂且在过去数年业绩屡创新高。2016年上半年中芯的销售额达到13.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实现连续17个季度盈利,产能利用率也接近满载,未来3至4年预计收入将保持每年20%的高速增长。
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邱慈云博士在仪式上致辞表示,上海新12吋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开工,将标志中芯国际的发展翻开新的一页。
中芯国际2000年成立,目前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意大利都建有或者控股晶圆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跨国经营的集成电路企业。中芯国际上海公司拥有一条大规模8吋的生产线和一条目前国内工艺技术最先进的12吋生产线,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在国内企业和行业内名列前茅。
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博士表示:“中芯国际向全球客户提供0.35微米到28纳米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对于更先进的14nm的工艺制程,我们也在加速研发过程中,力争在2018年底实现突破。新12吋生产线的产品方向主要集中在新一代先进移动通讯和智能终端,结合上海已经有的12吋生产线以及新技术研发公司,有望打造一个国内规模较大、技术较先进的12吋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华力微上海二期项目启动
中国晶圆代工厂上海华力微电子11月9日举行二期12吋生产线启动大会,正式宣布2016年底,在上海蒲东新区康桥工业区再兴建一座12吋晶圆厂,主要从事逻辑芯片生产,投资金额387亿人民币,月产能将在4万片,初期制程规划在28纳米,并强调逐步走到20、14纳米。
华力微为中国第二大晶圆代工厂华虹全资子公司,与中芯国际为中国少数拥有12 吋晶圆厂本土厂商,华力微在上海现有厂房产能为3.5 万片,主要制程技术在55、40 纳米,目前在进行28 纳米试产,而9 日宣布的这项二期计画估计,2016 年底开工、2018 年试产、2020 年前量产,华力微大举开出28 纳米产能,可能是三、四年后的事。
此次建设项目为国家积体电路十三五计画布局的重点项目,包含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总经理丁文武、工信部信息司司长刁石京及上海市政府相关部会首长都出席开幕。据悉,联发科副董事长暨总经理谢清江也是开幕座上宾,并做为客户代表在同日举行的研讨会上致辞。
联发科与华力微近期也展开密切合作,2015 年华力微首颗顺利设计定案的28 纳米芯片就是联发科的手机芯片。
【关于转载】: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半导体行业观察icbank”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 【关于投稿】:欢迎半导体精英投稿,一经录用将署名刊登,红包重谢!来稿邮件请在标题标明“投稿”,并在稿件中注明姓名、电话、单位和职务。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MooreRen001或发邮件到 jyzhang@moore.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