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3月提出《关键原材料法案》后,近日欧洲议会又为该法案开了绿灯。12月12日,欧洲议会谈判代表与理事会达成了一项非正式协议——通过了《关键原材料法案》。
《关键原材料法案》旨在促进研究、开发替代材料以及更环保的采矿和生产方法,使欧盟更具竞争力和自主权。
该法案将为采矿和回收项目建立经济激励机制和更稳定、更安全的商业框架,并提供更快、更简单的授权程序。这些规则为欧盟到2030年的年度消费量设定了一些基准:
- 欧盟应提供至少10%的原材料
- 欧盟应通过加工生产至少占其战略原材料年消费量的40%
- 通过回收废物,欧盟应该能够生产至少25%的年消费量
此外,欧盟还将:
- 使关键原材料的供应来源多样化,减少对少数非欧盟国家的依赖
- 简化流程,允许更多创新,并增加替代产品在价值链中的作用
- 支持更多小公司,为他们在欧洲投资和生产提供经济激励,以便其开展更多地研究和开发替代材料,以及提供更环保的采矿和生产方法
- 确保与非欧盟国家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以改善知识和技术转让、培训和提高新工作的技能
到2030年,欧盟以外的任何国家都不应以未加工的形式或任何加工阶段提供超过欧盟任何战略原材料年消费量的65%。
虽然欧洲议会就《关键原材料法案》达成共识,但是最终文本仍需得到理事会的正式批准,才能成为法律。
扭转欧盟对进口的依赖
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逆转导致贸易关系紧张,以及受部分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一些应用于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智能手机等产品中,诸如钴、锂等部分关键原材料供应受到波及。同时,随着全球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以及经济和社会的数字化,对一些战略原材料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十年迅速增加。
由于严重依赖单一来源的进口以及供应商数量的减少,使得欧盟在关键原材料供应链上仍面临瓶颈和脆弱性。鉴于此,欧盟为确保其关键原材料供应的多元化和自主可控而制定了《关键原材料法案》。
据欧盟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占据全球稀土产量的86%,而欧盟的重稀土元素完全(100%)从中国进口。此外,欧盟还有98%的硼进口自土耳其,71%的铂进口自南非。
欧盟称,尽管中国仍然是其主要供应国,但一些原材料是从欧盟内部采购。例如,炼焦煤(coking coal)和铜(copper)来自波兰,砷(arsenic)来自比利时,铪(hafnium)来自法国,锶(strontium)来自西班牙,镍(nickel)来自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