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01: 孙晓光坚持每周给TE汽车事业部投简历,几个月后终于如愿,并且两年后就被选中去传感器部门。
02、03: 主动请缨从如日中天的TE汽车事业部来到新成立的“盐碱地”ICT(工业与商业运输事业部),每个人都在说孙晓光选错了,直到ICT中国的业务8年涨了好几倍。而孙晓光最大的收获是如何同国外同事工作,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
04: 回到TE汽车事业部中国区后,“采石矶”项目表面像是一场不得不进行的豪赌,其实是孙晓光多年积累思考的方法学的最佳施展,也让大家见识到了他身上的血性。
05: TE汽车事业部中国区的业务已经走到了一个无人区,孙晓光正在带领团队冲向无人知晓的梦想的方向。
2021年9月,一个名为“采石矶”的攻坚项目在TE汽车事业部中国区(以下简称“TE汽车”)发起,旨在突破新能源领域的高压连接难题。这个名字源于1161年,金兵意图从采石矶南渡以灭宋,宋廷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背水一战。项目的命名者是孙晓光,在那一刻,他和860年前坚定迎战的虞允文有了深深的共鸣。
孙晓光在2023TE汽车事业部中国区年度盛典致辞
2019年,外人眼中一直躺着赚钱的TE汽车开始出现问题。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崛起所带来的变化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这波由中国客户发起的创新更快、更灵活,必须小步快跑才能赶上。而此时,TE汽车还在延续以前的模式,讨论两年后、五年后的产品路线图,而忽视了客户的想法。就这么认认真真自以为是了两年,市场的占有率不断下滑。此时和总部的沟通又出现问题,不得不进行成本控制和裁员。
39岁的孙晓光于2020年10月出任汽车事业部中国区副总裁兼总经理,当时他最棘手的是,原来那支骄傲闪光、无坚不摧的团队不再相信自己还能成功,他急需一场胜利来挽回士气、止住颓势,自己此前十几年的职场储备似乎就是为了打赢这一仗。 01 不安分的年轻人
Bird Zhou至今还记得2006年的那个春日,孙晓光站在上海到苏州的绿皮车厢里吃盒饭,依然像平时一样开心。那时他们每周都要去TE汽车的苏州工厂三、四次,孙晓光是个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的人,他那铁岭人特有的幽默会感染到身边每一个人。
学生时代的孙成绩并不拔尖,最突出的是文艺方面,唯一特别的是每当他一发狠,成绩就能蹿到前面,还总有一帮同学围在他身边。在毕业后短短两年内,他辗转于几家台企,做过模具工程师、产品设计、模具销售,但每次要碰到know how时,内地员工都被禁止参与了。他不甘心读了这么多年书,却做着最不需要动脑子的活儿,“凭啥我的天花板这么低,这次我只挑我要的,不再挑要我的了”。
听人说TE汽车会给内地员工空间,于是他坚持每周投简历,虽然他台企背景、口语一般,但“要不要是你的事,我可以试啊”,几个月后他最终成为TE汽车高级项目工程师。核算产品成本这个别人觉得枯燥的职位,却让他回家兴奋地告诉妻子“这家公司不得了,能让我碰成本,”因为成本代表着公司的真正实力和机密,这让他感觉自己是真的加入到业务的一个环节中了。
孙晓光工作照(拍摄于2006年)
在一个孙晓光没赶上回沪火车的普通日子,他因搭车认识了此前只能仰望的TE汽车中国区销售负责人Thomas Shen。当时Thomas对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太在意,在后来的接触中,才注意到他眼睛特别灵活,似乎一转就有主意,对模具以及工厂流程很熟悉。而且喜欢提问题,不是那种唯唯诺诺的人,很适合做开拓性的工作。2008年传感器业务从零开始导入,孙晓光自告奋勇想接产品线,Thomas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年轻人很会抓机会啊。
此后传感器部门赶上了汽车自动变速箱市场的腾飞,用一年半的时间奠定了业务发展方向,拿下了全国大半的市场份额。孙晓光不但第一次有了一个自己独立的空间,而且悟到了如何与国外同事一起工作。 02 从万亩良田来到盐碱地
2012年的一个周四,孙晓光找一位同事谈事,对方说两三天后就要公布自己去ICT(工业与商业运输事业部,以下简称ICT)做销售负责人了,但自己并没有这个意愿。孙晓光一下子心动了,这个从汽车事业部剥离出来的新部门业务完全空白,从人事、销售、组织架构、工程能力所有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毕业以来他一直所寻找的真正有意义、有挑战、有担当、有责任的地方出现了,显然,ICT的空间更大 。
Thomas被孙晓光的再次自告奋勇弄懵了,直接拒绝,因为他觉得传感器才刚搞到一半,还有很大空间。直到周六的篮球场上他突然想通了,ICT需要的负责人得有极强的生存能力,而这点孙在传感器部门已得到充分验证,同时ICT的业务比传感器大多了,个人发展机会肯定更大。于是,Thomas在送了一句“乱世出枭雄”后放人了,同时也给孙晓光扔下了一句:“将来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得回来!”
孙晓光和他的伯乐汽车事业部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 Thomas Shen
很多人都在劝孙晓光,说他选错了。但他有自己的想法,之前的工作经历中他体会到,无论一个人还是组织,从供应链、产品设计、工艺、成本到未来应用趋势、客户潜在需求等,能够调用的资源链条越长,力量也就越强。从这个角度看,ICT更有施展空间。
于是,在那年的阳澄湖销售大会上,孙晓光面对汽车和ICT两个事业部的全体员工,宣告“汽车部门是万亩良田,而我有了自己的盐碱地”。但很快,心中的豪情万丈就被现实打脸,上火牙疼后脸肿得老高。
比缺兵少将更可怕的是士气低落。ICT是从TE汽车分出去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前途未卜。孙晓光自己的团队只有五个销售,其中一个销售直白地跟他说“我是汽车借过来的,说好一年你们就得把我还回去。”还有两位已经拿到offer了,只不过想再看看这里是否值得留下来。屋漏偏逢连阴雨,当孙晓光踌躇满志地告诉自己外招的第一个人:今年业务预计至少涨30%后,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对方的信息,“孙总,您好,我觉得您和我的上家公司一样,就喜欢大跃进、喊口号,我不希望在这里工作。”
大学时期就是宣传部长的孙晓光最在意的就是士气,他认为士气就是让跟着你混的人能看到未来。他盯上了公司年会,于是在2015年,往年抽完奖就跑的ICT团队以Once ICT loves HEMs(当ICT爱上了新能源)炸裂全场,得票数高于第二名十倍,ICT团队一舞成名。这个节目将观赏性、业务、团队精神和创新融为一体,由来自小品之乡的孙晓光亲自操刀。对于初中时就因三句半节目在全县巡演的他来说,舞台就是用来炫的,是让外界知道“ICT团队最优秀”的地方,从那儿之后就圈定了这个可以合法合理PK来拉高团队士气的地方。
ICT 团队在年会上以Once ICT loves HEMs炸裂全场
调动士气只停留在精神层面显然是不够的。曾经一位大家都喜欢的客服经理,因为家庭收入不足以支撑上海的生活而决定离开,她临行前在办公室大哭的一幕深深刺激到了孙晓光,他认为这是自己作为领导者的失败。在传统上,销售有提成,支持部门则是固定工资,而当业务增长时,支持部门往往是最累的。孙晓光就和高管、销售们一起商量出办法,让支持部门的价值得到体现,就这样,财务、客服、HR和产品、工程等各部门都拧成了一股劲儿,大家一起向前冲。
在ICT任职的中后期,孙晓光悟到“虽不是达则兼济天下,但是当你在企业里面能够驱动一定的资源时,要思考如何能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让周边的人得到一些实惠。不仅是员工,还包括客户、供应商等所有的相关者”。 03
盐碱地蹚平了
由于ICT中包含一家被收购的公司,人事比较复杂,孙晓光虽然名义上是一把手,却无法调动销售之外的资源。之后虽然业务节节增长,但却没有得到他想象中的认可和支持。此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孙晓光撑起一把雨伞,来化解各种文化和垂直组织的矛盾,从而给下面的兄弟们更多的发挥空间。撑伞人很痛苦,也很累。但孙晓光清楚,这件事必须得有人坚持,敢于和总部讲清楚情况,这样下面的兄弟姐妹们才会认可你。有了这种认可和信任,反过来就有底气跟总部坚持正确的事情。
2018年TE汽车事业部中国区年会
抱怨、争吵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要得到上司的信任。他直接跟上司说“我表达和捕捉英文意思的能力有欠缺,能否每星期给我一小时聊聊,”于是每个星期天,上司在和家人打完高尔夫后,就会和孙晓光开一小时的早会,涉及内容从他的创业故事一直延伸到产品设计的各种细节。四个月后上司直接拉来ICT全球的CFO说“我们在地球这边,孙跟另一个财务老大在地球那边,他们争论的事情不可能每件都到我们这儿来解决。孙在那边儿做的所有决定我负全部责任,就让他做决定吧。”自那之后,孙晓光觉得沟通是解决矛盾的必要条件,办公室里的这些事儿,最重要的还是彼此坦诚,实事求是,极度透明。一方面自己要说到做到,另一个关键点则是把自己360度全方位展现给对方,这样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搭建起信任。
至此,盐碱地算是真正被蹚平了,可以做事了。ICT最初只有销售和客服,孙晓光就“曲线救国”,搭建了一个销售支持部门,产品经理、FAE、项目工程师、定价、成本、业务分析等各职能一应俱全。“他仅有销售领导的头衔,却干着小总经理的工作。在这两者之间没人赋予他权利,但他自己把这个责任给撑大了。”当时TE汽车事业部中国区市场负责人Jenny Liu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到,孙晓光不但能协调自身部门里的所有资源为己所用,而且还“紧紧靠着汽车这棵大树,把汽车的资源用到极致,他能够去吸取所有周边人的帮助和营养。本来我们是两个不同的BU,结果在中国让他弄得都亲如一家。他把我们所有的工程、运营以及苏州工厂的人都搞得定定的,让大家觉得帮ICT责无旁贷。”
其实早在阳澄湖会议上,孙晓光就定下了基调:汽车部门是大船,ICT是小船,小船要紧紧跟随大船。原因很简单,行业内真正懂产品设计、运营的就是这些人,并不是设立一个职位就能招到合适的人。商用车与汽车的产品有很大的相似性,很多时候是针对严苛环境下的一些额外要求造成了技术上的差异。至于运营,行业30%以上的业务高度依赖于人力密集型,而ICT市场波动非常大,所以必须要依托于一个更大的部门来吸收掉人力的上浮和下降。
而ICT之所以能蹭上汽车的资源,孙晓光认为从根本上是因为Thomas“是我见过的最有企业家精神、最把这摊业务当自己孩子的,所以当ICT出去的时候,他压根儿就没有因为组织架构的原因就不管了。”Thomas甚至会跟孙晓光说,“都是同一家公司,不能随随便便就说彻底分家。只要中国的生意能扩大,归谁管并不重要,你尽管用我的资源。”
所以就在ICT全球其他地区和汽车部门逐步分离的同时,孙晓光在中国却紧紧抱紧了汽车这颗大树,行业内专注做商用车的竞争对手没有这个优势,而纯粹做汽车市场的又没有专门的商用车事业部,因此不会有人去思考如何一步步把这块业务做大。ICT中国的业务一骑绝尘,强势的业绩赢得了总部更多的信任和放权。 04
采石矶之战
早在2013年,一位派到中国来的美国人影响了孙晓光的职场轨迹。他看到孙的实际工作已经接近总经理,劝他要争取这个职位。显然主动要求上位并不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他就用自己技校学历、叉车司机出身,一步步走上部门总经理的经历现身说法。这成为后来孙晓光拒绝了让他做ICT全球销售领导的建议、一心想做中国总经理的契机,只是他没想到,实现这个目标的机会来自于和Thomas当年的君子之约。
当孙晓光回到面临困境的TE汽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访客户,接下来则是向各个部门、各个层级的人获取意见。当时,TE汽车原有的产品被对手仿制且成本更低,全球拿过来的产品不接地气,市场颓势之后又进行了调整,所有问题中最大的危机是成本问题。
他的第一板斧就是让大家摒弃傲慢,不要再以为自己什么都是最好的,以成本和功能为基础彻底对比所有竞品。第二板斧是发起降本,将创新更多集中在对成本的管理上。产品设计兼成本管理出身的他坚信降本应该由工程发起,运营要无条件的支持,工程、采购、运营要三位一体。而且通过降本方式得到的内容清单,将作为之后新产品开发和创新的基础。
第三板斧则是推出接地气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孙晓光发现,公司对于市场应用的理解相当到位,但判断不出该何时定制化、何时平台化。早期的中国汽车市场是组装的年代,那时候依靠广泛的产品线、人无我有的产品,TE汽车就轻松实现了快速增长。之后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增长,相应地,TE汽车从2006年开始着力于搭建从生产到运营的本土能力,但由于所有的产品都是基于国际车厂的需求,所以只能通过提升运营效率、控制成本取胜。2020年后,当中国的新能源车厂崛起,行业从由客户拉动变成了产品拉动时,规则变得很简单:你的产品有竞争力,客户就都用你的,赌错了方向,就什么都没有。平台化需要投入巨资,失败了就必须有人担责。
面对这样一个体系性的变化,显然仅靠产品经理无法应对,需要总经理押上自己的职业前途。当时如果什么都不做,业绩下滑形成惯性的力道会越来越大。“采石矶”项目更像是一场不得不进行的赌博中,所选择的那个突破口。
孙晓光思考了多年的方法学有了施展之地,他尝试着把销售、产品经理往工程方向推,同时把工程又往产品经理方向推。工程部的KY Zhu站在产品经理的位置时,他看到的是遍地黄金。当把销售、运营、工程三个部门打通,大家彼此完全信任、不分你我地融合在一起做事之后,团队所能发挥的能力就上了一个新台阶。前端找到客户潜在需求,中间进行产品的概念设计,不同的概念设计从性能、成本、质量管控、投资、本土供应链、先进材料、先进工艺进行侧面辅助,最后再拉到整个成本和回报,这是一条孙晓光之前梦寐以求的、有史以来拉起的最长,同时能量也最大的链条。他曾一天见了六家供应商,就是为了保证这个产品一经推出,就是最成功、量最大的,因此必须要找到坚信它能成功、能给予最好支持的供应商。
“采石矶之战”喊出去之后,“虽然事情还是同样的事情,但有这么个口号在,大家感到特别受到鼓舞,愿意为这件事去拼。”Kate Zhou观察到的这点,Eric Zheng也注意到了,“他会用自己特定的方式造势,让所有的人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都感觉到自己在目标里面有一份贡献。大领导讲套话很容易,但他说的都是别人听得懂的,让别人做能够参与进来的事”。
4个月后,以“采石矶”拼音缩写命名的CSJ高压连接系列产品成功问世,而在过去,这样一个系列产品的开发往往需要2-3年。该产品使得TE汽车在中国乃至全球的高压新能源上占领了产品制高点。同时团队士气高涨,三维作战的模式被植入到了每一个小团队的DNA里,并且以此为模板,成功开发了一系列产品。自此TE汽车完成了业务模式的转变,依靠自身的工程创新来引领市场,而非跟随别人。
“对产品、对市场的理解,这才是决定公司未来走多远的关键。在对产品的理解上,孙晓光有些观点非常新颖,比很多同层次的人要高出不少,我都要向他学习,”Thomas没有看错人。
“这三年的确做了历史上从没干过的事儿。” 当时,一个春节就有70套模具开下去,孙晓光现在回想起来真替当初害怕,“我现在批单子手软了,但当时,带着兄弟们冲锋陷阵时,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才能把事儿做好,而不是失败的责任。“自己就是一个铁岭小县城普通家庭的孩子,郑州大学的本科学历,做过上门推销和翻黄页打电话,踩着钢丝进入TE汽车,“我没有什么可输的。拥有这么一个实现价值的机会要远大于保住所谓来之不易的位置,而且这个位置自始至终都是靠我自己打过来的”。 05
无人区的路
“我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地把团队里面的key talent激活了,他们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采石矶“项目的成功不仅限于产品本身,还推动了汽车事业部的轮岗。大家看到:一个人在深度之外,广度也同样重要,视野打开后,才能螺旋式上升。“当很多人在转型中遇到困难时,他能够很好地激励大家。而且他不只是督促大家干活,还会带领大家一起玩”,Jenny说。
孙晓光和Jenny、Bird 一起乘风破浪
孙晓光在发现人才、激励人才方面似乎一直是有天赋的。Jason Cheng最初是他的客户,被他在传感器部门时挖过来做自己的下属。一开始Jason是拒绝的,但“他似乎能一下子找到我心中的那团火,知道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2008年就认识孙晓光的Eric,最终在2020年11月选择加入了TE汽车,理由很简单,“是因为看到他这么多年一直在进步,而且这么多年来依然保持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这份选择是正确的,“他还是那么有激情,那么有担当,对业务的把控游刃有余。两年半中我们一起打了许多硬仗。他一直在往前走,所以我也一直在跟随”。
2023年TE汽车事业部中国区再攀新顶峰
从几十个人的ICT来到几千名员工的TE汽车,管理的方式、难度一下子都变了。就好比之前如果脸上起个包,直接抠掉就可以了。而现在往往当你看到这个包时,背后一定会有更多问题,需要用中医的方式来调理。
组织架构大了之后,很多东西要靠自己的心态来解决。“总经理得到的信息都是人家希望你得到的”,所以孙晓光一直都很喜欢找人聊天,只是到了总经理这个位置上,找他聊天的人越来越少,他就请同事为他安排定期跟员工沟通。
在Kate眼中,”好像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永远都是乐呵呵的。”但其实孙晓光也是一个普通人,位置越高,遇到的问题就越棘手。他会找Thomas求助,找Jenny聊天,也会找Jason喝酒,只是不愿意带着一丁点儿负能量来面对员工。Jenny记得孙晓光说过这么一句话“多硬的骨头都能咽得下去”,想快速增长就必须走一条有挑战的路,很多公司在成功之前都经历过极度黑暗的时刻。
孙晓光觉得自己是被工作、被公司按照模具抠出来的一个人,虽然别人眼中,是他在不断改模具。他最骄傲的是,在过去的17年间,他没有浪费自己的经历,即使是之前看似失败的前两年,都对现在的工作有帮助。就好像《武状元苏乞儿》中,将过去17年的17掌贯穿到降龙十八掌的最后一掌中。“从职场的第一天我就坚持见到谁都说皇帝没穿衣服,这种实话实说的人设终于树立起来了,我比较幸运地选择了一条越走越顺、但前期不容易活下来的路。”
未来汽车的技术大变革在硬件方面会趋缓,这意味着TE汽车的领先优势会缩小。但孙晓光相信还是大有机会,要拉开与对手的距离,短期靠精益制造,长期靠突破性思维。所谓突破性思维就是打破现有的游戏规则,比如从先进材料、先进工艺入手,这些以前在中国都很少考虑。而一切颠覆性的设计都要回归原理性,“目前我们的业务已经走到了一个无人区,”未来汽车的连接器将如何发展,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孙晓光说无人区的指南针就是逻辑,要有清晰的逻辑,化繁为简。如何让团队继续认为跟着孙晓光带领的管理层团队就能一路能成功?这些都需要孙晓光去想。
2023年TE汽车事业部中国区参加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我们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找了一位这么年轻的中国人,还这么成功。我们做HR的,就是要看到这些人能成长起来。他很为我们中国人争光,他未来的发展一定前途无量!”,Jenny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