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发布《2022-2023年乘用车毫米波雷达产业研究报告》。
2023年乘用车毫米波雷达产业研究:
2023年毫米波雷达安装量超2000万颗,同比增长35%。
受行泊一体、NOA、L3等多因素驱动,5R方案将在2026年成为市场主流配置方案。
受国内本土厂商销量上涨,智能化内卷等因素影响,国产化替代大势所趋。
4D毫米波雷达实现小规模上车,预计2025-2026年大规模量产上车。
4D毫米波雷达目前以级联方案为主,单芯片方案将成为未来布局重点,预计5-8年内落地。
经纬恒润前向雷达MRR510 BOM分析。
01、2023年毫米波雷达安装量超2000万个,同比增长35%;4D毫米波雷达预计2026年安装量超500万个
根据佐思汽研预测,2023年中国乘用车新车毫米波雷达安装量将达到2002.1万个,预计同比增长21.6%;2026年,中国乘用车新车毫米波雷达安装量将达到3961.8万个。
2023年1-6月,中国乘用车新车4D雷达整体安装量超过11.4万颗,占总雷达安装量的1.3%。就替代顺序来看,4D毫米波雷达将优先完成前向雷达替代,即优先满足智驾中的行车需求,其次顺序替代角雷达,用以更好地满足高阶安全功能要求。预计2026年4D毫米波雷达安装量将达到559.4万个,占总雷达安装量的14.1%。
2023-2026年中国乘用车4D前向雷达安装量预测
来源:佐思汽研《2022-2023年乘用车毫米波雷达产业研究报告》
毫米波雷达安装量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有:
消费端:OEM重点布局NOA功能,其中5R为标配
从OEM的选择来看,领航辅助驾驶(NOA)是各大主机厂都在布局的热点,包括高速NOA、城市NOA、通勤NOA,其中5R的NOA方案是市场主流。
高速NOA(L2.5):2020年底,国内部分车企开始逐渐将导航辅助驾驶应用到高速场景,高速NOA成为布局方向。2022年,高速NOA已集中上车。
城市NOA(L2.9):2022年下半年,小鹏、问界等OEM开始谋划抢跑城市场景,NOA从高速延伸至城区。2023年,大部分拥有智驾业务的头部企业都发布了各自的城市NOA计划,2023年成为城市NOA落地的元年。
通勤NOA:即城市NOA+路线记忆功能,主打卖点为方便上下班通勤,很可能成为继城市NOA之后的又一个新赛道。目前已推出该类型方案的企业有理想、小鹏等。
部分主机厂NOA方案
来源:佐思汽研《2022-2023年乘用车毫米波雷达产业研究报告》
供应端:国内外Tier1供应商行泊一体方案已大量落地,且已发布多种L3方案落地,5R同样为主流配置
安波福、采埃孚、福瑞泰克、知行科技等多家国际及国内Tier1推出的行泊一体解决方案中,5R已经成为大多数中高阶方案的标配。据佐思汽研数据中心统计,2023年1-5月,行泊一体方案量产车型装配量为49.0万套,同比增长138%,装配率达6.7%,较去年同期上升3.8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装配量将达619万套,装配率达30%。
随着L3相关法规日渐成熟,L3的落地已被提上日程,将成为拉动5R方案的另一个驱动力。在博世、安波福、宏景智驾、智驾科技等Tier1推出的L3方案中,5R也同样成为了标配。
部分国内外Tier1行泊一体以及L3解决方案
来源:佐思汽研《2022-2023年乘用车毫米波雷达产业研究报告》
NOA、行泊一体的落地以及未来L3方案的落地,将会直接推动5R方案安装量的上升。根据佐思汽研数据,预计2023年全年5R方案占比为8.15%,较2021年上升5.49个百分点,预计2026年5R方案占比将达到39.6%,成为占比最多的方案。
02、4D毫米波雷达目前以级联方案为主,单芯片方案预计5-8年内落地
毫米波雷达芯片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射频前端加处理器,第二阶段是单芯片SOC加数模结合,第三阶段是小分离SOC到大分离,第四阶段是单芯片能够满足OEM对高阶智驾的需求,该阶段智驾功能应用和场景基本已经固化,主机厂需求也趋于稳定。
就技术路线来看,4D毫米波雷达大致可分为多芯片级联、单芯片集成、虚拟孔径成像、超材料等。目前乘用车已上量或将要上车的多以级联为主,其中主要为二级联和四级联。而单芯片方案成熟后将有性价比/成本优势,预计将成为未来布局重点,预计5-8年内落地。
目前,已确定搭载4D毫米波雷达的车型包括宝马iX、理想L7、飞凡R7等。其中飞凡R7的前向雷达采用采埃孚的FRGen21,四级联12T16R,供应商为TI、赛灵思,角雷达采用海拉的4D毫米波雷达;理想L7 Pro款的前向雷达则采用了森思泰克的STA77-6,二级联6T8R,供应商为TI。
采埃孚FRGen21(左)以及森思泰克STA77-6(右)
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目前,主要的单芯片方案供应商包括TI、Arbe、Uhnder等。
其中TI的AWR2944,2022年1月发布,是TI的第二代毫米波雷达单芯片。相较前一代产品AWR1843,AWR2944采用4T4R方案,比AWR1843多一个发射通道,可以提高角度估计的性能。MCU从R4F升级到双核锁步的R5F,DSP从C67x升级到C66x。HWA(雷达算法加速器)版本从1.0升级到2.0,支持基2和基3点的FFT,CFAR-OS,数据压缩。目前基于该芯片的4D雷达包括森思泰克的前向雷达STA77-5S、复睿智行的前向雷达哥伦布系列等。
TI单芯片产品对比
来源:TI官网
部分4D雷达方案及上游供应商
来源:佐思汽研《2022-2023年乘用车毫米波雷达产业研究报告》
03、受国内本土厂商销量上涨,智能化内卷等因素影响,国产化替代大势所趋
在智能驾驶起步的初始阶段,传统主机厂选择供应商时会优先考虑安全、质量、智驾系统融合等方面,因此会优先选择成熟品牌,其中以大陆、博世等国外Tier1为代表,它们在汽车领域有足够多的积累,能够保证汽车软硬件的车规级标准。所以国外企业在拥有时间先发以及行业影响力的优势下,占据国内毫米波雷达市场90%以上的份额。
2022年及2023年1-6月,中国市场毫米波雷达供应商中,国外企业占比均达到95%以上,其中博世为最大的前向雷达供应商,2023年1-6月占比达到50.6%;海拉为最大的角雷达供应商,2023年1-6月占比达到49.8%。
2023年1-6月国内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TOP3
来源:佐思汽研《2022-2023年乘用车毫米波雷达产业研究报告》
对国内毫米波雷达供应商来说,追平及赶超国外厂商重点在于技术沉淀、 资质取得、 量产经验等,因此技术雄厚以及具有一定量产经验的毫米波雷达厂商更具先发优势。
如纳瓦电子,2014年开始研发毫米波雷达,2018年推出第一款角雷达产品。目前产品已覆盖前向雷达(包括4D雷达)、角雷达、座舱雷达等。当前主要产品包括前向雷达NOVA77GF-B PLUS(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量产)、角雷达NOVA77GB-C(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量产)、角雷达NOVA77GB-C Pro(2022年2月量产)、角雷达NOVA77GB-T(2022年量产)、4D成像雷达(2023年推出,目前已获3家主机厂前装定点)等。
森思泰克,2015年成立,2016年角雷达已实现少量供货,2018年角雷达STA24-1落地于猎豹旗下迈途等两款车型。目前产品已覆盖前向雷达(包括4D雷达)、角雷达、座舱雷达、侧向雷达、尾门雷达等。当前主要产品包括前向雷达STA77-5(2021年量产)、4D前向雷达STA77-6(2023年落地理想L7 Pro款以及深蓝SL03)、4D前向雷达STA77-8(2022年已与国内一线主机厂达成基于该产品的定制化开发合作)等。
楚航科技,2018年成立,2019年12月推出第一款角雷达产品ARC1。目前产品已覆盖前向雷达(包括4D雷达)、角雷达、座舱雷达、隐形雷达(创新产品)等。当前主要产品包括前向雷达ARF(2022年落地哪吒、零跑、江淮汽车)、角雷达ARC(2022年落地海马汽车、零跑)、4D前向雷达6发8收款(2023年落地苇渡科技、某自主新能源车企)、4D前向雷达12发16收等。
未来,随着技术成熟,智驾方案也向着降本增效、配套服务、落地、本地化交付方向发展,届时,国产毫米波供应商的优势将会凸显。如华为、百度等本土供应商,其市场策略相较国外Tier1更为灵活。以华为为例,其ADS2.0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相较ADS1.0,在硬件做减法的同时实现了智驾功能的提升,实现了降本增效。ADS2.0目前已落地于阿维塔11、问界M5等车型,其中问界M5 2022年-2023年6月总销量达到了6.9万辆,带来了20.7万颗的毫米波雷达安装量。而易航远智的行泊一体及全场景方案也实现了大幅的降本,相较市面上其他的NOA方案,成本可降低50%左右。
部分国内智驾方案供应商
来源:佐思汽研《2022-2023年乘用车毫米波雷达产业研究报告》
04、经纬恒润前向雷达MRR510 BOM分析
MRR510是经纬恒润2022年发布的77GHz前向雷达。测距0.5-190m,测距精度±0.1m;视场角HFOV90°,VFOV18°,侧角精度±0.5°;测速精度±0.05m/s。落地于上汽、江淮、江铃福特等品牌。芯片方案为单片3发4收,上游供应商包括英飞凌、TI、NXP等。参考市场价格,MRR510已知部分的物料成本约为35.827美元。
经纬恒润MRR510部分物料成本
来源:佐思汽研《2022-2023年乘用车毫米波雷达产业研究报告》
经纬恒润MRR510拆解图
来源:公开资料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