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Base基类**
首先看time.h文件,它定义了一个叫TimeBase的类。注释中说,TimeBase是个基类,定义了两个成员变量uint32_t sec, nsec,还重载了+ ++、− -−、< < >>、= ==等运算符。
成员变量uint32_t sec, nsec其实就是时间的秒和纳秒两部分,它们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时刻。
至于为啥要分成两部分而不是用一个来定义,可能是考虑到整数表示精度的问题。
因为32位整数最大表示的数字是2147483647。如果我们要用纳秒这个范围估计是不够的。
你可能会问,系统怎么会使用到纳秒这么的时间分辨率,毕竟的最高精度可能也只能到微秒?
如果你做过项目,有使用过GPS和激光雷达的经验,就会发现GPS的精度就是纳秒级的,它可以同步激光雷达每个激光点的时间戳。
还有,为什么定义TimeBase这个基类,原因大家很容易就能猜到。
因为在程序里,时间本质上就是一个数字而已,数字系统的序关系(能比较大小)和运算(加减乘除)也同样适用于时间这个东西。
当然,这里只有加减没有乘除,因为时间的乘除没有意义。
Time类
紧接着TimeBase类的是Time类,它是TimeBase的子类。我们做机器人应用程序开发时用不到TimeBase基类,但是Time类会经常使用。
now()函数
Time类比TimeBase类多了now()函数,它是我们的老熟人了。在开发应用的时候,我们直接用下面的代码就能得到当前的时间戳:
::Time begin = ros::Time::now(); //获取当前时间
now()函数的定义在rostimesrctime.cpp里,因为它很常用很重要,笔者就把代码粘贴在这里,如下。
函数很简单,可以看到,如果定义了使用时间(g_use__time为true),那就使用仿真时间,否则就使用墙上时间。
Time Time::now()
{
if (!g_initialized)
throw TimeNotInitializedException();
if (g_use_sim_time)
{
boost::mux::scoped_lock lock(g_sim_time_mutex);
Time t = g_sim_time;
return t;
}
Time t;
ros_walltime(t.sec, t.nsec);
return t;
}
在ROS里,时间分成两类,一种叫仿真时间,一种叫墙上时间。
顾名思义,墙上时间就是实际的客观世界的时间,它一秒一秒地流逝,谁都不能改变它,让它快一点慢一点都不可能,除非你有超能力。
仿真时间则是可以由你控制的,让它快它就快。之所以多了一个仿真时间,是因为有时我们在仿真机器人希望可以自己控制时间,例如为了提高验证的效率,让它按我们的期望速度推进。
在使用墙上时间的情况下,now()函数调用了ros_walltime函数,这个函数也在rostimesrctime.cpp里。
剥开层层洋葱皮,最后发现,这个ros_walltime函数才是真正调用时间函数的地方,而且它还是个跨平台的实现(Windows和)。
如果操作系统是Linux,那它会使用clock_gettime函数,在笔者使用的Ubuntu 18.04系统中这个函数在usrinclude路径下。
但是万一缺少这个函数,那么ROS会使用gettimeofday函数,但是gettimeofday没有clock_gettime精确,clock_gettime能提供纳秒的精确度。
如果操作系统是Windows,那它会使用标准库STL的chrono库获取当前的时刻,要用这个库只需要引用它的头文件,所以在time.cpp中引用了#include。
具体使用的函数就是
std::chrono::system_clock::now().time_since_epoch()。
当然,时间得是秒和纳秒的形式,所以用了count方法:
uint64_t now_ns = std::chrono::duration_cast< std::chrono::nanoseconds >
(std::chrono::system_clock::now().time_since_epoch()).count();
WallTime类
后面又接着声明了WallTime类和SteyTime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