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还没有科幻电影代表作
中国目前没有什么特别具有代表性的科幻电影,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电影仅仅只能制作“五毛特效”的缘故。
其实就单单从科幻电影工业的产业链角度来看,CG也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内容而已,诸如布景制作,动作捕捉以及道具制作等等,都是需要专业的从业人员才可以完成。仅仅依靠电脑后期是制作不出一部震撼的科幻电影的。
现在很多观影者认为,只要依靠强大的CG制作能力,在绿幕前就可以拥有炫目的科幻效果,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去看国外的科幻电影拍摄过程就会发现,从摄影到灯光,从道具到布景,这些专业的环节中国都没有人才积累,因此单从硬件技术上讲,中国的确没有准备拍摄科幻电影。
翻看中国的科幻电影,从《霹雳贝贝》到《九层妖塔》,科幻的元素都不是非常的充足。我们目前还没有一部代表作品。
美国好莱坞的代表科幻电影很多 图为《机械公敌》
而在好莱坞科幻电影早就成为类型片的一种,可以数出来的代表也非常的多。有场面宏大的《星球大战》和《黑客帝国》,也有构思精巧的《源代码》和《少数派报告》,甚至仅仅是对于机器人的思考,我们就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诸如《终结者》、《机械公敌》以及《机械姬》。
这些科幻电影固然依靠了好莱坞强大的硬件能力,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其实《源代码》这样的电影并没有依靠硬件能力,其更多的是以科幻核心来讲一个故事,那么为何这样的电影也没有在中国的市场出现呢?
科幻软实力也非常重要
笔者认为这个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就是上文提到的,中国的电影工业能力的确还不够,制作超大场面的科幻电影还没有能力。
之前《三体》要拍成电影时,很多人就指出中国没有办法展现《三体》的宏大场面,星系间的战争以及跨越几百年的争斗,这需要超多的资金投入,同时需要极为专业的团队,放眼全世界,也只有美国好莱坞可以找出这样的团队。
《普罗米修斯》中的布景
此外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国电影市场在软实力方面的差距,类似《源代码》这样构思缜密的电影为何中国市场也没有出现呢?这和中国缺少专业的科幻编剧有着很大的关系。
科幻电影的创造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则,中国的很多编剧对于处理社会学题材得心应手,但是对于未来的想象却并不丰富。
其实这一点从中国的网络文学也可以看出,网上的创造自由度很高,但是我们找到内容更多是“泛武侠”的内容,真的科幻题材非常的少见,因此《三体》出现后,很多人对于这种题材的新颖想象以及逻辑的自洽有着深刻印象。
虽然这部作品也有bug,但是科幻题材重要的不是完美无缺,而是能在一个特定的框架中给予读者冲击,引起思考和共鸣。
《源代码》的导演邓肯?琼斯 中国缺少专业导演、编剧以及制片等人才
最后我们也要注意到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平均水平。
目前国内的电影市场细分还不明显,人们对于电影的要求还不明确,只要有大牌明星和小鲜肉加盟,似乎票房就不是问题。
这种市场反馈导致了电影明星的片酬居高不下,这样就减少了电影制作的经费,而科幻电影恰恰是要钱制作经费十分充裕,因为科幻电影的拍摄就变得困难了。并且由于观众对于普通的故事片就比较买账,市场也不愿意费尽心机冒险去拍摄科幻片。
市场与观众也是博弈的过程
中国没有代表性的科幻电影,总有人认为是出于硬件的原因。其实硬件可以学习,也可以邀请外国的制作团队来帮忙,但是没有精彩的故事,没有好的编剧,没有经验丰富的导演和制作人,这些软因素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科幻片的产出。
中国电影观众对于电影质量太过“宽容”,虽然很多片子骂声一片,但是票房表现却非常的惊艳,这种环境下市场又怎么会铤而走险尝试新的题材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