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天,慕尼黑车展让中国车企和供应链企业备受关注,欧洲本土更是弥漫着一股“中国车企威胁论”。
与此同时,在慕尼黑车展期间,最近在慢跑中受伤,以一袭独特造型亮相的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还是高调参与了IAA的开幕式,并且宣布了一项价值1100亿欧元的激励计划,用于推进德国工业现代化和气候保护,这一激励计划的目标是到2030年,德国道路上有1500万辆电动汽车和100万个充电站。
德国既要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应对中国车企的威胁,同时,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这也显示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进程,已经进入到深化全球合作阶段。
无论是德国车企、中国车企,还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将成为其中必要的一环。
在为本土汽车产业鼓完劲儿以后,朔尔茨在慕尼黑车展上的参观行程中只有一家中国企业展台——宁德时代。
朔尔茨为什么会关注宁德时代,而不是对德国本土车企造成威胁的中国车企?
这或许可以从此次慕尼黑车展背后折射出的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间碰撞出的微妙又复杂的关系说起。
朔尔茨在慕尼黑开幕式上致辞中,面对来自中国等新兴市场在电动汽车生产方面的竞争时提到,“竞争应该激励我们,而不是吓到我们。”
其实,从此次车展上朔尔茨的发言以及行程来看,一方面,面对慕尼黑车展上来自中国汽车企业的高调,朔尔茨必须给足本土汽车工业信心,比如他说,“德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国际竞争力是毋庸置疑的。我几乎想不出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能拥有如此高的汽车制造技术、如此密集的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
但是另一方面,发展本土汽车产业,国际间的合作也势在必行,朔尔茨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必须紧密关注。
比如,朔尔茨宣布的2030年1500万辆电动车和100万个充电站计划,也意味着德国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将更加庞大。
事实上,德国也是宁德时代最早建厂的欧洲国家,今年1月,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电池工厂正式投产,这也是宁德时代在中国境外开设的第一家工厂。
可以说,在中国车企寻求在欧洲的市场突破时,宁德时代已经开始推进在欧洲本土量产,而且,宁德时代也将是诸如德国等大举发展电动车产业的欧洲国家不可缺少的产业链伙伴。
此次慕尼黑车展,宁德时代发布了刚刚在国内发布不久的采用磷酸铁锂材料的神行超充电池,宁德时代也明确表示,该电池会很快在欧洲本土量产。
这也意味着,在宁德时代开始本土化生产后,欧洲电动车的制造成本也将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欧盟也是推动实现碳中和最为激进的地区,这也为中国汽车产业深入本土化提出了非常大的考验。
今年4月,宁德时代发布了零碳战略,承诺在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在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
通过四大创新体系,宁德时代在五大关键节点进行技术降碳,目前已拥有2家全资、1家合资“零碳工厂”。同时,对电池中所有有价金属进行全回收,宁德时代锂电回收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宁德时代在欧洲的布局可以看作深化全球合作的一个缩影,而朔尔茨对宁德时代展台的驻足,或许也是在思考,中国动力电池进入欧洲,对于欧洲电动车产业改变的深远意义到底是什么。
而此次,趁着IAA的热度,2023世界新能源大会也在慕尼黑召开,这是这一大会首次在中国以外的境外国家举行,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带队,并发表了题为“深化全球合作,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市场化”的演讲。
也就是说,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已经不是将中国新能源汽车卖到欧洲这么简单。如万钢所说,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要系统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商业模式,合作建立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新生态,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一切似乎已经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