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数/模转换器的概念(A/D)

2023-03-14  

前言

模数转换可以说是单片机最重要的功能了,应用场合也非常多。这篇文章主要是对其基本概念做个解释。


文中涉及的模数电概念我都链接了百科知识,不明白的可以直接跳转观看。


正文

首先这里的模数指的是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也就是analog和digital,模/数转换就是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反之亦然)


这里主要是说下模数转换,因为对于控制算法开发,比如智能车或者无人机,经常需要对外部电压进行测量。但是电压是不断变化的,并不是固定的数值。开发者如果想知道具体的电压大小,就需要通过代码进行运算,而运算的参数都得是数字量。这就涉及到怎么把电压转为数值。


这就用到了模数转换器,而模数转换简单的原理就是对电压高低进行量化,这里有个模拟量和数字量的概念。

原始的模拟量是连续的,每个点都有数据,经过AD转换之后变成了离散的数字量,相对于对原始的模拟信号进行了等间隔的抽样。


但是这个等间隔,因为是单片机运行也是有时钟周期的,所以再快也是有时间的。所以也就没办法做到真正的量化,因此,一般就认为只要采样的密度足够高,能表征原有信号的一些特点就好。


这里就引出了采样密度多大合适的问题?

理论上当然是越快越好,因为越快采样点就越密集,也就越接近原始的模拟信号。但是实际过快的采样频率会消耗处理时间,增加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因此,有一个最低采样密度的标准,也就是香农采样定理,也称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香农采样定理提出,为了不失真的恢复模拟信号,采样频率应该不小于模拟信号频谱中最高频率的两倍,就是最低采样密度标准。比如220V交流电最快频率为50Hz,那么理论上最低采样频率就是100Hz。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采样频率至少应该是最低采样频率的5到10倍才行。


说回ADC模块,目前常见的ADC有以下几种:

具体解释可以参见文章:AD转换器的种类

目前在单片机应用比较多的,例如stm32主要是逐次逼近型ADC。

逐次逼近的过程其实就和天平秤东西的过程很像。先放最重的砝码,如果还轻,则砝码保留,否则移去。在加第二重砝码,以此类推,直到加到最轻的砝码。所有留下的砝码相加就是该物体的重量。


对应ADC的话,就是将输入的模拟信号与不同的参考电压做多次比较,使转换所得的数字量在数值上逐次逼近输入模拟量的对应值。

逐次比较型AD由一个比较器和DA转换器通过逐次比较逻辑构成,从MSB开始,顺序地对每一位将输入电压与内置DA转换器输出进行比较,经n次比较而输出数字值。其电路规模属于中等。其优点是速度较高、功耗低,在低分辩率(<12位)时价格便宜,但高精度(>12位)时价格很高。


文章来源于:电子工程世界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