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在印度频遭打压?上汽集团紧急回应

2023-06-28  

国际电子商情28日讯 日前有印媒报道称,印度金达尔西南集团(Jindal Southwest)正试图收购上汽集团在印度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名爵汽车印度有限公司(MG Motor India)部分股权。

在印度被强行收购、丧失控制权?

报道称,JSW集团将持有上汽MG印度公司45%至48%的股份,经销商和印度员工持有5%至8%的股份。若此收购项目取得成功,上汽集团持股将低于50%,将会失去对MG印度公司的控制权,MG印度公司也将成为一家被印度人掌控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桩收购项目,上汽方面最初的开价,是其印度分公司资产按照80—100亿美元进行估值,但在“协商”之后,MG印度的资产估值被缩减到了12—15亿美元。

为此,上汽集团试图通过扩大对印度投资来保住资产。包括计划投资6.11亿美元在印度建设新工厂,同时扩大纯电动汽车的本土化生产制造,但最终上汽的计划没有落地。

对于上述新闻报道,6月26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澄清,“上汽MG印度公司被当地强行低价收购股份,丧失控制权”相关内容严重背离事实。

上汽集团表示,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上汽集团从2007年开始批量出口自主品牌汽车,集团以MG品牌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产品已进入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当地消费者青睐。今年上汽海外市场总销量预计将超过120万辆,并实现规模性盈利。上汽国际经营严格遵守我国以及海外业务所在国家的政策法规,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充分掌握自主权。上汽集团控股MG印度公司。涉及MG印度公司的股权交易需获得我国政府批准,我们会适时公布官方信息。

无独有偶。

最近,印度执法局向小米发出通知,正式指控其“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这份通知意味着,此前小米被扣押的55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8亿元),被印度没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小米在印度的这起纠纷,事发于一年前。当时印度方面表示,小米印度公司以支付版税为名,向三家外国公司支付了555亿卢比,但小米印度公司并没有从这三家公司获得任何服务,向外转移资金涉嫌违反印度的外汇管理法,所以扣押了小米印度公司的555亿卢比。这也是印度历史上资金规模最大的一次扣押。

小米相关人士对媒体回应称,对该案的态度与之前保持一致。此前针对法院驳回申诉的消息,小米方面表示:“正研究该事项,并等待书面判决。在此重申:在印度的业务,符合印度的相关法律和规定。”

印度为何频频对中企“下手”?

“阿富汗是帝国坟场,印度是跨国公司坟场。”——这一句给印度营商环境的评语,被世人熟知。

有分析称,一方面,印度通过优厚政策把海外成功的品牌通过市场红利吸引过去,诱导他们在印度本土建厂生产,发展本国制造业;但另一方面,等到外资企业发展壮大,为了发展其民族制造业品牌,印度政府又会通过查税、反倾销等手段限制外资企业。

据有关统计显示,至少有500家中资企业在印度遭遇了税务及合规性普查,堪称中资企业进入印度以来面临的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系统性危机。

事实上,不仅中国企业,印度其他国家的企业同样会面临这方面的问题。

比如亚马逊今年6月就在投资一家零售集团的交易中,被判定有所隐瞒,并被处以20亿卢比(约1.7亿元人民币)的罚款,又比如日韩不少企业也面临同样的状况。印度税务部门还在去年突袭了富士康,理由同样是隐瞒收入和避税、做假账。此前,印度税务部门还对壳牌、诺基亚、IBM、沃尔玛、凯恩能源等多家外资企业都进行了税务调查并开出了巨额罚单。

印度市场凭何成为“香饽饽”?

既然印度营商环境如此糟糕,为何不少中企纷纷在此投资建厂?

首先,印度庞大的人口数量也为其消费带来了可能性。以汽车为例,2022年印度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5.7%,超过425万辆,印度也赶超日本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市场。

对于上汽集团而言,印度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今年5月,MG在印度市场销售超过5000辆,同比增长25%,市场份额达到2%。上汽集团海外业务相关负责人曾在采访中多次向记者强调,印度市场成长很快,MG车辆在印度市场是“一车难求”的状态。

其次,海外信息的滞后性。根据公开资料,上汽集团在2017年通过收购通用汽车Halol工厂进军印度市场,并独立建设了生产基地。2019年,印度生产基地正式投产,整车年产能为8万辆,上汽集团印度生产基地的产品也统一使用“MG名爵”品牌。

上汽集团作为第一个去印度建厂的中国车企,从进入印度市场、到正式投产,再到今年爆出“遭遇强行收购”的负面消息,跨度过长,风险不易察觉。

再以小米为例,2017年3月28日,印度总理莫迪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他和小米创始人雷军以及时任小米印度总经理马努·杰恩(manu jain)的合照,得到了印度网友广泛的关注与点赞。

莫迪对小米的态度,就差把“欢迎”两字打在公屏上了。但小米近期遭印正式指控其“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态度可谓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最后,全球制造业格局加速调整。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部分跨国企业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印度,促进了印度制造业快速崛起。

但对于未来印度是否还能承接来自世界制造业企业的转移,业者普遍持看衰态度。一方面,也就是上文阐述的,恶劣的营商环境导致印度本身的吸引力就差,这些年印度吸引的外资都是一些热钱,外资往往跑到印度金融市场,进入制造业领域的极少;另一方面,在美国带头搞“美国优先”背景下,全球尤其是欧美国家都在搞产业回归,加之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承接环境本身就比印度要好,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未来承接外国产业链的可能性并不大。

文章来源于:国际电子商情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