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东发力,集成电路重大项目来袭

发布时间:2025-02-08  

近期,北京和广东纷纷发布重点工程计划,加速推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北京的“3个100”重点工程计划和广东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均将半导体项目列为重点,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01北京重点工程计划发布,北电集成、DRAM存储器、盛吉盛等半导体项目上榜

近日,北京市2025年“3个100”重点工程计划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正式发布。该计划涵盖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总投资约1.4万亿元。

其中,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包括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项目22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3项、未来产业项目15项、现代服务业项目34项、文旅融合发展项目6项。

据全球半导体观察不完全统计,上榜的集成电路类项目包括DRAM存储器技术示范线项目、北电集成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光电子芯片及器件制造基地项目、盛吉盛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衬底产业化基地建设(二期) 项目等。

其中,北电集成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30亿元,规划总产能5万片/月,产品主要面向显示驱动、数模混合、嵌入式MCU等领域。该项目于2024年启动,计划2025年四季度启动设备搬入,2026年底实现量产。

DRAM存储器技术示范线项目由长鑫集电(北京)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旨在建设12英寸DRAM存储器生产线,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光电子芯片及器件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约4000万元人民币,旨在填补我国在高速VCSEL和DFB光电子芯片的供应短板,实现国产替代。目前尚未明确具体投产时间,但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12月底前竣工投产。据悉,光电子芯片及器件制造基地项目项目占地面积约25335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厂房、研发中心等设施,用于光电子芯片及器件的制造。项目将建设多条生产线,用于生产调制器(含强度调制器)、薄膜调制器、调制器芯片、SLD产线、探测器组件等产品。

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衬底产业化基地建设(二期)项目总投资约19.92亿元,预计于2025年12月建成投产。该项目由北京天科合达负责实施,将新建6-8英寸碳化硅衬底生产线及研发中心,投产后将实现年产约37.1万片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其中6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23.6万片,8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13.5万片。2024年11月12日,该项目正式开工。

盛吉盛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总投资约21亿元人民币,由盛吉盛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负责实施。该项目前期投资5亿元,围绕其核心设备建设国际领先的半导体装备研发、生产及销售中心,力争3年内实现销售订单100台以上产能。截至2024年8月2日,项目主体已封顶,预计2025年3月完工。

02广东加快半导体项目建设,补齐产业链短板

与此同时,广东也在加速推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2月5日,广东省重磅发布《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 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了到 2025 年初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届时,广东省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升级,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大幅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更重要地位。

在重点任务方面,首先是全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突破,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攻克芯片设计、制造工艺等关键核心技术,提升集成电路自主可控水平,为电子信息产业筑牢根基。同时,大力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将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引领产业未来发展潮流。

该计划还特别提到,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加快华润微、方正微、粤芯、增芯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能“爬坡”,补齐集成电路制造、先进封测等短板,大力发展材料及装备产业,谋划建设光芯片产业创新平台,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深入实施“广东强芯”重大科技工程,在关键材料、器件、软件、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公开资料显示,上述四大项目近期均有最新进展。

公开资料显示,华润微电子深圳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湾区芯城。该项目自2022年10月开工,历经两年多的建设,于2024年12月31日顺利实现通线投产。项目将主要生产40-90nm工艺的功率IC和MCU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射频通信等多个领域。

粤芯半导体三期项目也已于今年的1月2日正式通线,标志着在技术创新、产能建设等多方面取得坚实进展。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62.5亿元,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采用180-90nm制程技术,新增月产能4万片晶圆,达产产值约40亿元。

广州增芯科技12英寸晶圆制造产线从动工到通线仅用时18个月,创下了广东大体量项目建设的“芯”速度。该项目一期投资70亿元,未来五年内计划总投资370亿元,建设两座智能化晶圆厂,总产能将达到12万片/月。2024年12月31日,增芯科技12英寸晶圆制造产线投产,首批产品良率达99.7%。

公开资料显示方正微电子8英寸碳化硅产线Fab2此前预计于2024年底通线,规划产能每月6万片;其Fab1产能6英寸碳化硅晶圆9000片每月,此前2024年底目标:产能提升至1.4万片每月,2025年目标是具备年产16.8万片车规级碳化硅MOS的生产能力。

03 结 语

总体来看,北京和广东的半导体项目均聚焦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的项目重点在于完善集成电路创新生态,而广东则着重于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整体竞争力。两地的协同发展将为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注入强大动力,助力我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封面图片来源:拍信网

文章来源于:全球半导体观察    原文链接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我们与500+贴片厂合作,完美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为品牌提供定制化的推广方案、专属产品特色页,多渠道推广,SEM/SEO精准营销以及与公众号的联合推广...详细>>

利用葫芦芯平台的卓越技术服务和新产品推广能力,原厂代理能轻松打入消费物联网(IOT)、信息与通信(ICT)、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及工业物联网、装备及功率电子...详细>>

充分利用其强大的电子元器件采购流量,创新性地为这些物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我们的高效数字营销技术,不仅可以助你轻松识别与连接到需求方,更能够极大地提高“闲置物料”的处理能力,通过葫芦芯平台...详细>>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半导体产业生态系统。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互联网生态公司。目前,我们已成功打造了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大健康医疗、机器人和材料等五大生态领域。更为重要的是...详细>>

我们深知加工与定制类服务商的价值和重要性,因此,我们倾力为您提供最顶尖的营销资源。在我们的平台上,您可以直接接触到100万的研发工程师和采购工程师,以及10万的活跃客户群体...详细>>

凭借我们强大的专业流量和尖端的互联网数字营销技术,我们承诺为原厂提供免费的产品资料推广服务。无论是最新的资讯、技术动态还是创新产品,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迅速传达给目标客户...详细>>

我们不止于将线索转化为潜在客户。葫芦芯平台致力于形成业务闭环,从引流、宣传到最终销售,全程跟进,确保每一个potential lead都得到妥善处理,从而大幅提高转化率。不仅如此...详细>>